诗歌是生活的一部分——余秀华新诗集《后山开花》面世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在经历了长达8年的创作与沉淀后,备受瞩目的诗人余秀华携新诗集《后山开花》回归文坛。余秀华曾用真诚炙热的文字震撼诗坛,《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收获众多读者青睐,累计销量突破百万册,创造了近20年来国内诗集出版的“现象级纪录”。《后山开花》是余秀华的第四部诗集,收录近年来创作的诗歌150余首,诗句中的故乡、爱情、欲望、生活,更显厚重,余味绵长,但依然充盈着热烈坦诚、触击心弦的生命力量,也多了对生活本质更深层面的思考。4月26日她携新作亮相广西南宁“八桂书香节”,并于26日下午以腾讯会议形式接受了全国媒体的群访。余秀华表示,这8年她一直在写作,诗歌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图片
>>>诗歌是生活的一部分
写小情小爱,是对生活的赞美
记者:您的上一本诗集是8年前,中间还出了别的诗,这8年您一直在坚持写诗吗?
余秀华:对,一直在写,有时候写得多一点,有时候写得少一点,但每一年都写。这是我个人的一种爱好,不可能不写。
记者:您说这本诗集写的是小情小爱,生活情感经历会不会给您带来很多灵感?
余秀华:小情小爱是我谦虚的说法,一个人是要谦虚的,总不能说我写的是大情大爱。我觉得很多诗人可能写的都是小情小爱,也不是说一定是小情小爱,诗歌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如此和平的环境里写小情小爱,是一种对生活的赞美,对盛世的赞美。大情怀我也有,以后我会写。
图片
记者:您的创作给很多人带来了治愈,您觉得爱情是必要的吗?
余秀华:我可能让很多女性朋友有感同身受的感觉,因为我写的很多诗是关于爱情的,可能很多女生和我一样,要不爱而不得,要不遇到渣男。可能很多人对爱情的思考跟我是一样的,因为人们对爱情的思考、对生命或者幸福的思考,会有一个基本的同理心。在我看来,爱情过去是必要的,现在没什么必要了,可有可无。爱情是锦上添花的事,绝对不是雪中送炭。
记者:拜读您以前的作品,我觉得您在感情方面是内心很强大的一个人。您怎样做到对爱情既充满怀疑,但是又相信爱情并且向往爱情的?
余秀华:你有点误解我。我对爱情从始至终都持有怀疑的态度,我以前之所以固执地追求所谓的爱情,只是想证明一件事:爱情是纯粹的,是不以人的外表和身体条件而限制的东西。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我的这个观点或者寻求爱情的过程是错的。如果说爱情是有条件的话,年轻人、男女之间也是交换,他要你的美貌,你要他的经济情况,如果这样来交换,爱情是不存在的。
图片
记者:您笔下的诗句极致浪漫,而且触动灵魂。您之前对爱情是理想化的吗?
余秀华:我对爱情自始至终没有理想化,在我最恋爱脑的时候,如果真的让我和一个人结婚,我是会衡量的。真的会衡量,我不是那么傻的一个女人。爱情是爱情,婚姻是婚姻,为了一个人的爱情而走进婚姻,我觉得很多时候是不划算的。
记者:您的新诗集里,爱情依然是很重要的主题,想问您的爱情观是怎样的?您是否觉得您在爱情里是勇敢的人?
余秀华:我不知道爱情还有什么爱情观,难道你还按照你的爱情观来求偶吗?爱情是不可以存在观念的。我以前爱过的人有好看的,有难看的,有品德好的,有品德坏的,不管什么爱情观,我不知道,我没有。我也算不上勇敢。我觉得每个人做事的风格和行为都和他(她)的性格有关。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问题,我的问题是我是余秀华,是余秀华就是对的。
图片
>>>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不变的是对生活的热爱
记者:暌违八年带着新诗集回归,您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余秀华:变老了。其次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我想有点私生活都没有可能性。
心理改变没有很多,我也不觉得我出了几本书就怎么样,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女人,和大家一样,是在生活里忙碌的、世俗的一个人。至于心理改变,我觉得人还是需要多读书,因为你读的书越多,你会发现认知的局限性或者自己知识的浅薄之处。世界之大,需要我们去见识,然后反观内心,自省自己的浅薄之处。
记者:您8年后的新作品与之前几本相比有什么变化?有什么是一贯不变的?
余秀华:我希望你们认真去读,每个人的体验不一样,我觉得变化是写得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更加优秀了。对爱情的歌颂,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世界的赞美,这是唯一不变的。
图片
记者:您在序言中说:灵魂向高贵靠近应该是一个人的自觉。您是怎样理解的?
余秀华:对于高贵的追求是我个人的觉悟,有些人可能没有这个觉悟,这也是一个人的天赋,不是所有人最后都能变得高贵。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人的生命状态应该是一直往上走的,而不应该往下走。
记者:您的诗歌里有澎湃的激情,这些激情是源于哪里?在受到生活的苦难之后,是怎么做到对生活依然满怀激情和热爱?
余秀华:我倒不觉得我有什么特别的激情,我的诗歌很多时候就是当下发生的事,我有点感触,就把它稍微虚幻了一下而已。
这几年我在网上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狗皮膏药都有。我觉得以前的生活环境非常单纯,我没有受到特别多的鞭打,这两年受到鞭打比较多。但我觉得,若因社会或者人情对你的鞭打而消沉下去,这不符合我的性格。我不是为别人活着,我是为自己活着的。
图片
>>>要多读书,读好书
打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脚步
记者:当下快餐化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创作灵感或怎样一种动力让您坚持写作?
余秀华:创作对我来说是一种天生的东西,它与灵感的关系不是很大,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当我需要的时候它就会出现,我不觉得在一个快餐化的时代就不会有诗歌。当然,我也在快餐文化里,我是抖音的忠实用户,但不否认我坚持阅读和写诗歌。写诗歌是自我反思的一个过程,人是需要反思、需要沉淀的。所以人不能太浮躁,这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净化。
记者:您的作品被翻译成法文和英文,以前有没有想过作品会传播到国外?
余秀华:翻译成外文很寻常,在中文出版以后翻译成外文,我觉得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很牛。翻译我觉得这挺好的,顺其自然。不翻译,我的书卖得那么多也可以了,我是这样想的。
图片
记者:您参加舞台剧《万吨月色》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能分享一下具体参与了哪些环节吗?参与舞台剧和写诗相比,体验的异同有哪些方面?
余秀华:这个舞台剧现在还没有定型,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改进的过程。跳舞和写诗歌不一样,跳舞是体力行为,写诗是脑力行为。当然舞蹈和诗歌都是艺术,艺术都是相通的,我觉得任何音乐和舞蹈都可以表现诗歌,诗歌也可以写出舞蹈或音乐,我觉得艺术是相通的。
记者:您在网络上直言不讳,常常引起网友热议,您如何看待网友的评价?您在意网友的评价吗?
余秀华:我原来很在意,现在看多了,觉得无所谓了。现在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有时候在网上怼人也是我教育网民的一个途径。所以人们不可以欺负我。
记者:有什么话想对读者说?
余秀华:要多读书、读好书。我觉得读书不仅是吸收别人的经验、思想和眼界,更是打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脚步的过程,是提升自我思辨能力的过程。好书有很多,我觉得作为读者,不管什么书都应该有所涉猎,哲学、文学、物理、化学都应该多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