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自信中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

原标题:在文化自信中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新时代新征程,要在坚定文化自信中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坚定文化自信,持续巩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为文化自信的生成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心的体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得以生成的坚实基础,赋予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充足底气。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拥有坚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借鉴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和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只有不断以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实践中深刻彰显时代精神,不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巍然屹立、稳步前进。
坚持“两个结合”,深入筑牢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是文化主体性巩固的文明发展历程。百余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生命,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引和强大精神动力。“两个结合”筑牢了文化主体性的现实根基和基因根脉。中国具体实际始终是文化主体性的现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文化主体性的基因根脉。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精神旗帜,其在思想文化层面的显著特质就是不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以这种“结合”的思想成果指导整个现代化进程,推动和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以“两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要推进“根脉”与“魂脉”的结合融通。“魂”没有“根”就不能落地生根,“根”没有“魂”就不能枝繁叶茂,要把握好“魂脉”和“根脉”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来源不同,但彼此相互契合、相互成就。“魂脉”与“根脉”的融通,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并造就了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要坚持推进“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相互成就。
创造现代化文化新形态,不断焕新文化主体性。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文化主体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形态,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现代化进程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旧邦新命的实践形态,必将推动中华文明焕发新的荣光。因此,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化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相裨益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融通古今中外,通过“结合”造就的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要坚持文化自信自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深入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在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彰显中华文化优势特色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
(代安琼 秦豫晋 任捷雅,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