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峁上的新农人

图片
位于环县河连湾的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历史陈列馆。人民网记者 高翔摄
图片
环县环州故城夜景。人民网记者 高翔摄
图片
环县环州故城皮影馆正在进行皮影表演。人民网记者 高翔摄
图片
环县洪德镇耿塬畔村庄子峁乡愁纪念馆。人民网记者 高翔摄
图片
环县洪德镇耿塬畔村庄子峁配套建设的九德书苑。人民网记者 高翔摄
图片
环县道情皮影“守艺人”张治文正在环州故城皮影馆内雕刻皮影。人民网记者 高翔摄
人民网兰州4月29日电 (记者高翔)“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河连湾村。环县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历史陈列馆内,讲解员陈希祥向游客讲述着发生在环县大地上的红色故事。
屋外春雨绵绵,陈列馆内暖意融融。听到游客对《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十分感兴趣,陈希祥抽空抿了一口水,带领大家重温红色记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多次来到河连湾,将他在这里的见闻记录在《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一书中……”
红色,永远是环县最鲜亮的底色。
“赓续红色基因,新时代的环县深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已经走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快车道上。不信大家可以到我们的环州故城转转,看看我们的生态农庄,尝尝我们的羊羔肉、黄米酒、荞剁面、燕面柔柔等地方特色小吃。”说起如今的生活,陈希祥幸福感满满。
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近2000毫米。自古以来,环县农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面对“靠天吃饭”的困境,这里的农民不得不另寻脱贫致富的新出路。
庄子峁位于环县县城20多公里外的洪德镇耿塬畔村的一个山梁上。“2019年,我们村的致富能人杨清艳联合农庄20多户群众发展传统农家手艺,通过‘旅游内销+网络外销’的方式,延伸产业链,让农产品增值。”环县洪德镇耿塬畔村庄子峁组村民杨志熙告诉记者,在杨清艳的带动下,仅仅三年时间,庄子峁便以“一户一品、自主经营、人人参与、分类指导”的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了如今集生态旅游、绿色采摘、特色产业、休闲康养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打卡地”。庄子峁上的22户人家也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农人”。
为啥庄子峁能够立足资源优势做大产业文章,为群众找到致富新渠道?
“想留住游客,仅靠几样农产品肯定不行。游客进入农庄买东西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要有体验感。”杨清艳说,思路决定了庄子峁人的出路。
之后的日子里,土炕、石磨……这些即将消失的老物件被庄子峁人搬进了“乡愁记忆馆”。一传十十传百,客人就来了。有研学的,有考察的,更多的是前来游玩的。
有了人气,庄子峁人拿出了代代相传的老手艺,办起了手工酱醋、糜子黄酒、石碾辣子等小作坊,建起了放养鸡、采摘园等生态小庄园,在家门口就尝到致富的甜头。他们还在县城开设了专卖店,同时上网销售。用老手艺做出乡土味道,庄子峁人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如今的庄子峁人打造了庄子峁生态农庄的品牌,建起管委会、合作社,注册了“庄子峁”商标专利。2023年,到庄子峁旅游的游客超过五万人次,半数农户家庭年收入突破10万元。
在环县,像庄子峁这样的生态农庄和乡村旅游康养地还有很多。随着环县农文旅融合步伐加快,环县各个乡镇凭借其特色美食的魅力,带动当地旅游产业逐年“升温”。
环县还将红色元素融入文旅康养产业。据环县文体和广电旅游局局长杨鲜明介绍,通过积极推行“历史文化+”“红色旅游+”“产业文化+”等多重融合发展路子,环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环县旅游人数231.3万人,同比增长132%,旅游综合收入6.96亿,同比增长139%。
记者了解到,今年“五一”假期期间,环县将以“寻味之旅·在环之州”为主题,推出“千年诗韵·文明环州”环县诗会、“成人之始·厚德敏行”宋制成人礼、“乐享故城·共赴环州”演唱会、“吴桥献技·跃动故城”杂技表演等多项文旅“套餐”,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届时游客不仅可以在环州故城皮影馆内欣赏道情皮影戏,还可品尝各种环县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