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菲部署堤丰是“古巴导弹危机”吗?神雕无人机和长剑100能反制吗?

图片
4月7日,美国空军第62空运联队的C-17A运输机,将美国陆军第1多域特遣部队第3野战炮兵团第5营C连的堤丰中程导弹武器系统,从华盛顿州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运抵菲律宾。随后在4月11日,该系统部署于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并参与为期两周的“坚盾-24”联合演习。吕宋岛北边就是巴士海峡,而该海峡是中国海空力量前出岛链进入西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图片
4月19日,印度空军的C-17运输机又把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运抵菲律宾,该导弹最大飞行速度为3马赫,射程为450至500公里,菲律宾海军陆战队将在沿海地区部署3套“布拉莫斯”。
图片
这不仅是自冷战以来美国首次在亚洲部署中程导弹系统,更是美军按照既定规划稳步推进对华战争部署,无异于就是把利剑悬到了中国家门口。五角大楼此举旨在对抗中国在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方面的压倒性优势,摧毁或降级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使联合部队能够实现机动和行动自由。事实上,美军已经在推动所谓”火力环“的陆基导弹打击战略,以中国领土为核心,在岛链上系统性部署近、中、远程导弹。美国陆军宣布接收首批“精确打击导弹”,射程为500千米,改进型超过800千米,将逐步取代ATACMS战术导弹成为美国陆军主要的机动战术打击火力。此外,美国陆军研制中的“暗鹰”中远程高超音速导弹打击范围超过2700公里,采用双锥体弹头,虽然美国的潘兴2导弹是双锥体弹头的祖师,但暗鹰的研制还是挫折重重,首次全要素实弹发射测试一拖再拖。不过美国陆军还是硬着头皮按原计划在2023年9月部署第一批暗鹰发射装置,不过无法配置实弹,只有用以训练的配重块。
图片
堤丰中程导弹武器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堤丰”是古希腊神话中大地之母盖亚之子,是双目喷火的残暴蛇形巨人,可见美国陆军对其火力打击能力的高度期待。堤丰实现了攻防一体,将陆基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6导弹的发射装置集成到半挂式卡车上,每个导弹连包括一个操作中心、四辆发射车以及改装拖车。该系统与美海军的垂直导弹发射系统类似,每个发射器配备4单元MK41垂直发射系统,每个连装备8枚战斧和8枚标准6。战斧的射程超过2000千米,覆盖中国东南沿海地带、敏感的南海及台湾海峡区域。
图片
战斧导弹研制于20世纪70年代。自从1987年美国和苏联签署《中导条约》以来,所有射程在500千米至5500千米之间的陆基常规导弹和核导弹均被禁止开发和部署,这个距离上的打击任务基本由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所承担。2018年10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由于其认为俄罗斯长期不遵守条约,以及拥有大量中程导弹的中国不是条约签署国,因此美国将退出《中程导弹条约》,该条约导致中国成了冷战末期全球唯一能出口该类型导弹的国家,并直接导致1988年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达成目前唯一一笔中程导弹国际贸易。美国遂开始全面研发包括堤丰在内的新型中程导弹,现在的战斧性能早已是今非昔比,称得上是老而不朽。
图片
最新的第五批次战斧换装了具有反干扰能力的GPS接收器,加装双波段卫星UHF数据链,具备更加灵活的路径规划能力,能在飞行中途更改攻击目标。其中BLOCK 5A战斧,增加了相控阵末端主动雷达,可用于打击水面舰艇,尤其是对付航母、两栖攻击舰、驱逐舰等大型水面战舰的能力,射程超过1600千米,替代了老旧的鱼叉反舰导弹,一跃成为美军的主力远程反舰导弹。
图片
BLOCK 5B增加联合多效应战斗部,提升对陆地硬目标、深埋目标和一体化防空系统打击能力,射程延长至2800千米。战斧还增设一部电视摄影机,在目标区飞行时可将影像传至指挥部作为前一波攻击战果评估,战术型战斧可算是巡航导弹与侦察用UAV的结合。新战斧的整体结构与系统配置都重新设计,减少了35%的零件,大幅度简化结构与生产程序,单枚组装工时由原先610小时降为193小时,采用了优化后的更廉价的涡喷发动机代替原来的涡扇发动机,制造成本大为降低,可靠性也大大提高,号称15年内免修,单价仅为57万5千美元,约为以往战斧的1/3,甚至比重型反坦克导弹和近程空空导弹的价格还低。作为对比,射程相近的东风21D中程弹道反舰导弹制造成本就需要2000万美元,而射程翻倍的东风26的造价约为3000万美元,中国目前仅装备不到300枚。
图片
显然战斧导弹属于能真正大量装备,用于饱和攻击的战术导弹,雷声公司将分批把美军现役4000多枚战斧BLOCK 4巡航导弹升级为BLOCK 5,日本也采购了400枚战斧导弹,将于2026年正式部署。
图片
作为美军的老牌巡航导弹,战斧导弹在战场上备受器重,至今仍是美军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主力。
1991年海湾战争是战斧导弹的处女秀,美国海军使用包括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洛杉矶级核潜艇等舰艇发射了291枚战斧导弹,发射成功率是95%,命中率是85%。1998年的沙漠狐狸行动中,美国动用325枚战斧,其中292枚命中预定目标。1999年科索沃冲突期间发射了238枚战斧,其中198枚命中目标。2017年4月6日,美国为报复叙利亚阿赛德政权,发射59枚战斧导弹攻击巴沙尔·阿萨德部队的“沙伊拉特”空军基地,全部命中目标。
图片
在战斧导弹的带动下,各国纷纷掀起研制巡航导弹的热潮。
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开始研制3M-10导弹。到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3M-10导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口径”导弹。经过多年发展,“口径”导弹衍生出一个型号多样的庞大家族。其隐蔽性、杀伤力、射程等性能基本与战斧导弹相当,实战表现甚至更强。2015年,俄海军使用“口径”导弹精准命中叙利亚境内目标,完成战场首秀。Kh-55则是苏联和俄罗斯的空射巡航导弹,由MKB彩虹设计局设计,射程为3000公里。1995年中国借由乌克兰获得Kh-55,制造出非常类似的巡航导弹长剑10。
20世纪90年代末,英、法、意三国开始合作研制隐形巡航导弹“风暴之影”,在实战中的打击精度和火力强度并不亚于战斧导弹。2003年,英国空军在一场空袭行动中首次发射“风暴之影”导弹,成功摧毁伊拉克巴格达的地下指挥所。德国和瑞典则联合设计出“金牛座”导弹;印度凭借“无畏”导弹,拉开了研制巡航导弹的序幕。
图片
美军在装备BLOCK 5战斧导弹后,在西太平洋的反舰能力和对地打击能力将获得巨大提升,而堤丰陆基导弹系统对于舰艇数量持续下降的美军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冷战时机,美军并不重视陆基机动导弹发射平台,《中导条约》进一步限制了陆基中程导弹的发展,所以其中远程打击更多依赖海基和空基平台。但是发生重大战略冲突时,美军和其盟国在第一岛链的机场,港口,固定雷达和反导阵地都将面临毁灭性打击,美军的航母编队也将远离中国海岸至2500公里外。在中国日益完善的反隐形雷达体系网络下,甚至隐形轰炸机都未必能成功突防。美军内部已经达成共识,即使是使用防区外的弹药,空基和海基平台也越来越容易受到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的攻击。此时,采用机动部署模式的陆基导弹可以在高风险战区持续存在,分散布置于第一、第二岛链的诸多岛屿上,借助森林和地形的掩护,不易被侦测,符合美军提出的“分布式杀伤”战略概念。
图片
正如冷战时期,苏联部署了12组“青年”号导弹列车,能够大幅度提升陆基洲际导弹生存能力,当时即使天基侦察卫星也无法甄别和跟踪导弹列车,为此美国才不惜耗费巨资,研发能够执行穿透型攻击任务的B2轰炸机,以便超低空深入苏联领土搜索并攻击导弹列车。再比如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军多达25%的各种战机执行反辐射任务,以随时发现和摧毁防空导弹系统,南斯拉夫武装力量第250防空导弹旅开战后就不断战术机动,保证了萨姆3防空导弹的完好无损,其搜索雷达每次开机时间不超过20秒,最终发现了投弹时失去隐形的F117,用了不到17秒发射两枚萨姆导弹将其一举击落。
图片
所以美军也要向苏联和南斯拉夫武装力量学习,保证堤丰导弹不断机动以生存下来,然后伺机发射战斧反舰导弹,妄想撕开解放军水面防空一个口子,后续饱和攻击下,对解放军的舰艇和陆上目标的攻击成功率就会提高。
战斧有其显著的缺点,飞行速度慢,全程亚音速,没有进行隐身修形和红外隐身处理,一般战斗机用空空导弹、甚至机炮就能轻易将其击落,更不要说红旗9、红旗16这样的中远程防空导弹,点防空导弹红旗7和末端防御1130近防炮、陆盾3000对战斧也有很好的毁伤效果。
图片
比如2018年4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悍然下令对叙利亚实施导弹打击,美国空军的B-1B战略轰炸机发射了AGM-158联合空地隐身巡航导弹、位于红海的“拉本”驱逐舰和“蒙特雷”巡洋舰,位于波斯湾的“希金斯”驱逐舰,位于地中海的“约翰·沃纳”核潜艇,异地分时发射了合计66枚战斧导弹,英国空军的狂风战斗机发射了“风暴之影”巡航导弹,法国的阵风战斗机则使用SCALP空基巡航导弹。在俄罗斯多方位的前置预警的支持下,叙利亚装备的“铠甲”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和“山毛榉”地空导弹拦截了70%的战斧导弹,一洗2017年被59枚战斧全部命中之耻。
所以对付超低空飞行的战斧首要原则就是提前预警,否则不管是舰载雷达还是陆基雷达,对于战斧这种低、慢、小,多普勒效应不明显的目标的发现距离十分有限,仅为37千米左右,留给反制的时间窗口自然极为狭窄,甚至高海况强海杂波情况下可能无法发现。
比如在两伊战争期间,战争打到第七年,两伊之间的“袭船战”达到巅峰,在波斯湾肆意攻击过往油轮,打断对手的石油出口路线、抬高国际油价。美国海军向波斯湾增派了当时最先进的“佩里”级导弹护卫舰“斯塔克”号,装有先进的AN/SPS-49远程对空警戒雷达,作用距离高达400千米,还装有SPS-49对海警戒雷达,以发现低空掠海飞行目标。1987年5月17日,“斯塔克”号护卫舰在波斯湾执行巡逻警戒任务,由于附近几十海里处还有多艘美国战舰,所以“斯塔克”号舰长布林德尔心情十分轻松。当晚21点02分,从伊拉克空军位于巴士拉的基地起飞一架“幻影”F-1战斗机,飞往波斯湾。当时美国和伊拉克是盟友关系,但伊拉克的飞行员将美军战舰当做了油轮,直扑过来。“斯塔克”号护卫舰上的对空警戒雷达锁定并跟踪了伊拉克战机,但对海警戒雷达并未发现其射出的两枚飞鱼反舰导弹,导弹逼近护卫舰时才被舰上值班的瞭望员用肉眼发现,距离仅不到10千米,标准3防空导弹、密集阵和SLQ-32电子战设备自然都来不及启动,两枚导弹先后命中军舰左舷,舰上37名水兵死亡。最后,华盛顿接受了萨达姆的误击道歉,解除了布林德尔舰长的职务并勒令其提前退役。
图片
显然只有高空飞行的预警机才有把握在几百千米外发现掠海飞行的战斧。空警500服役数量估计已经有50架,加上空警2000和空警200,在役预警机数量约为70架,随着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空警600和无人预警机的不断服役,解放军将构建全球最大规模的预警机编队。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在主要边境线上用有人预警机做24小时无缝隙预警。要实现对西太平洋海域全时无死角监测,必须大量装备大型无人预警机。
图片
沈飞研发的“神雕”无人机,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预警机,作为战略级侦查预警引导无人机,神雕的批量服役是中国推动“智能化战争”作战概念的标志性事件。神雕”是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采用了双体结构,翼展达到50米,长度约25米,要知道,波音737的翼展才28米,世界上最大的客机波音777的翼展也才65米,而曾经的巨无霸无人机美国的“全球鹰”的翼展是35米,长13米。神雕的典型巡航高度为2万至2万5千米,大部分防空导弹不易打击,滞空时间也是以天来计算。
图片
神雕庞大的机体装有分布式大孔径的共形数字阵列雷达,可以提供360度无死角的早期预警,采用X波段和UHF波段工作,X波段可以提供精确的火控信息,UHF波段是典型的机载反隐身波段,还具备优秀的过滤海杂波的能力。此外,神雕还装备合成孔径雷达,因此可以用于侦察地面目标。机载动目标显示能根据雷达载机的实时速度调整滤波器,可有效抑制箔条云团或地物等这些处于慢动或静止状态的干扰物的杂波。同时地面移动目标指示+合成孔径雷达可以生成实时对地监测数据。所以神雕无人机可以实现海陆空复杂环境,尤其是复杂地形环境的综合预警。
图片
神雕必须实现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才能有效定位堤丰并进行火控引导,这是极具挑战的。我们知道,传统SAR只能获取二维图像,在地形变化陡峭和环境复杂的区域,三维目标在二维图像上会产生严重混叠,导致目标无法分辨。SAR三维成像可以直接获得目标的三维电磁散射结构,消除SAR图像中由于成像机理导致的收缩、叠掩、顶底倒置等现象。
中国早在2015年就研制成功国际上第一部阵列干涉三维SAR系统。该雷达可以进行安全的远距离侧视成像,工作于KU波段,测绘带更宽,利用跨航向的阵列天线,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虚拟多个天线等效相位中心,通过接收地物回波获取多通道相干SAR图像,一次飞行即可得到多角度观测数据,距离向分辨率更佳,重建点云密度高。神雕庞大的机载SAR天线,可以采集高分辨率三维成像数据,再根据连续地形叠掩场景的特点采用基于曲线模型约束的超分辨方法,分辨率再提升10~20倍。
图片
同时阵列干涉SAR对相位精度要求高,需要阵列天线相对形变小于1毫米,而在航空条件下,受到飞机震颤以及侧风等影响,大型分布式阵列天线柔性形变量达到厘米级,导致多通道信号之间的相参性被破坏。可以采用小尺度刚性天线和大尺度柔性天线组合的柔性基线测量和补偿方法,再利用多基线干涉模型精确反演出每个阵列节点的柔性形变量,最终能够实现优于1毫米的天线形变测量和补偿。
如果辅助于P波段的SAR,还能穿透树木丛林,堤丰根本无处遁形。
图片
神雕可以前出更远的位置执行侦察任务,大幅度提升解放军的战略防御纵深,盘旋于2万米高空,不间断监控在第一,第二岛链的岛屿上进行机动的堤丰导弹系统。在战斧发射之前就定位堤丰导弹系统,引导解放军发射导弹进行打击。考虑到堤丰能够发射标准6防空导弹,其作战范围可达400千米,飞行速度达3.5马赫,引导战斗机进入堤丰防区进行攻击风险较大,而长剑10A、空射版长剑20和长剑100三款巡航导弹能够实施防区外远程对地打击。
图片
不过长剑10A和长剑20属于传统巡航导弹,有很大概率被标准6导弹拦截,而且不能打击运动目标。而长剑100是中国第一款陆基超音速巡航导弹,全长约9米,弹径约0.7米,弹头载荷超过500公斤。弹体采用了添加碳化硅的增强碳纤维,还覆盖了吸波涂层。采用惯性制导、地形匹配制导、景象匹配制导、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等组成的复合制导系统,还可由预警机提供中继制导,可以打击慢速运动目标,打击精度精确到米级,被喻为可打击”法国人法棍上的苍蝇“。长剑100可自3万米以上的临近空间实施4马赫超音速突击,射程超过2000千米。是火箭军远程战略打击模式和作战能力的新突破,担负精打要害、克敌制胜的使命任务,效费比远超中程弹道导弹。
图片
长剑100是如何解决射程和速度兼备这一难题的呢?
我们知道,现役的巡航导弹多采用火箭发动机助推起飞,涡扇发动机亚音速巡航的两级结构。长剑100采用了独特的三级结构,首先固体火箭发动机助推升空,不过尚不足以加速到3马赫,助推分离后,再通过4个小型助推火箭进一步加速到3马赫,并爬升到3万米空气稀薄的高空。中段采用亚燃冲压发动机,其在3马赫来流下才能启动,高空空气阻力极小,可以长时间保持3~3.5马赫的经济巡航速度。末端通过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实现机动俯冲,攻击速度可达4马赫。
图片
亚燃冲压发动机比涡喷发动机结构简单得多,固态燃料的冲压发动机甚至连唯一活动结构燃料泵都省却了,可靠性大大提高,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冲压是利用迎面气流进入发动机后减速、提高静压的过程。这一过程不需要高速旋转的复杂压气机,也是冲压喷气发动机最大的优势所在。进气速度为3倍音速时,理论上可使空气压力提高37倍,效率最高,大幅度超过涡喷发动机。高速气流经扩张减速,气压和温度升高后,进入燃烧室与燃油混合燃烧。燃烧后温度为2000~2200℃,甚至更高,经膨胀加速由喷口高速排出,无需透平机构,直接产生推力。
图片
但气流速度一旦达到了5马赫的高超音速以上时,气流减速增压所带来的高压强高温度会超过发动机材料承受极限。所以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高超音速吸气后经过燃烧后马上高超音速喷出。这样发动机内滞留的静压静温就不会威胁发动机正常运作,而这就是用于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了。在高雷诺数湍流流动和高马赫数燃烧下,高超音速燃烧的流场变得异常复杂,产生包括激波、膨胀波等现象,还要涉及到高温高压、材料热膨胀、热结构耦合等复杂的工况,所以全世界范围内超然冲压发动机尚未完全实用化。
图片
亚燃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原始概念都是法国人勒内·洛林于1913年同时提出的。亚燃冲压发动机进展顺利,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入工程应用阶段。典型代表有美国“波马克.B”地对空导弹、“黄铜骑士”舰空导弹、英国“警犬”地空导弹、“海标枪”舰空导弹、前苏联SA-4地空导弹等,这些导弹均采用液体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工作于2~3马赫。
图片
中国冲压发动机事业在钱学森的倡导下,于1957年组建了冲压发动机研究室,即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的前身,开始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工作。长剑100采用优化的冲压发动机,最高速度为4马赫,虽然没有达到高超音速的5马赫,但突防能力在巡航导弹中已经无出其右了,足以对堤丰进行远程精确打击。
根据美国的所谓”火力环“陆基导弹打击战略,韩国媒体也爆料,美国可能向韩国提出在韩国部署"堤丰"系统的建议。这些韩媒自鸣得意地声称,"韩国方面可以借机实现韩国国际地位的大飞跃"。韩媒还毫不掩饰地声称:如果在韩国乌山、群山、平泽这些地方驻韩美军基地部署堤丰系统,不但可以随时对北面的平壤进行打击,它的18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驻韩美军在”有事“的时候可以对北京进行攻击。韩国首都首尔到北京的距离也只有945公里,可见美军如果在韩国部署"堤丰"系统,对中国的危害有多大。
图片
我们知道,在60多年前,美国和英国分别在西欧地区和英国部署大量中程导弹,对苏联形成威胁。作为反制,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如果美国在韩国部署“堤丰”系统,将比韩国部署“萨德”要严重得多,就是韩国的“古巴危机”事件。
图片
美国反而在渲染中国与古巴非同一般的关系。古巴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1960年9月28日两国建交。同年11月,切·格瓦拉访问中国,成为首名访华的古巴领导人。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中国多次声援支持古巴。1995年12月,卡斯特罗首次访问中国。似乎是作为美国在菲律宾部署堤丰的回应,2024年4月21日,古巴中央机关报《格拉玛报》刊登驻古巴大使马辉的署名文章《携手共建中古命运共同体》,文章写道:中国和古巴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古巴当好社会主义的同路人、共同发展的好伙伴、战略协作的好战友,携手共建中古命运共同体。
图片
美国还宣称中国在古巴运行着4个军事情报站,距离佛罗里达州仅160公里,足以监听美国东南地区的电子信号,那里有美军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基地,比如联合情报行动协调中心、美国南方司令部等。古巴附近还有位于坦帕的美国中央司令部,以及位于巴哈马群岛的大西洋水下测试鉴定中心,用于潜艇噪声测量、新型水中兵器试验及反潜战研究等。
图片
中国不止一次地强调,太平洋同时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我们奉行的是防御性国防政策,没有兴趣和任何国家比拼军力,美国所渲染的“中国威胁”根本站不住脚,如果美方执意在中国“家门口”挑衅,中国不会坐视不管,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