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人帮衬带娃的家庭,爸爸容易隐形,这4件事,老人最好别帮

我儿子的幼儿园要开亲子运动会,要求每家派出一个家长陪同参与,之前因为口罩的原因,小中班的运动会一直被搁置,现在临近幼儿园毕业,终于举办了三年来唯一一次的运动会。
这么重要的运动会,孩子自然是希望爸爸妈妈来参加。
估计大部分父母也都会想办法请假、换班亲自参加,不论如何,妈妈和爸爸之间肯定会有一个人到场。
然而,朋友却因此大闹了一场。
她的领导没有给她批假,爷爷奶奶要出去旅游,于是她就想着让孩子爸爸请假去参加。
但是这个想法被爷爷奶奶否决了,他们觉得儿子肯定不好请假,就让邻居阿姨代替孩子爸爸去参加运动会。
这个安排激怒了朋友,她质问孩子爷爷:娃儿是没有爸爸吗?
经过一番斗争,最终,还是孩子爸爸请假去参加运动会了。
运动会当天我观察了一下,到场的几乎全是爸爸妈妈,老人非常少,有的父母还报名了志愿者、摄影师,这样就可以争取2个到场名额。
我非常理解朋友生气的点,本该孩子爸爸承担的责任,爷爷奶奶却让一个毫无瓜葛的邻居来承担。
图片
老人做得越多,爸爸就越容易隐形
在老人帮忙带娃的家庭里,几乎都会出现一个现象:老人代替自己儿子做爸爸。
照顾孩子吃喝拉撒、日常教育、辅导作业、接送上下学、兴趣班、家务活等一系列家庭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是妈妈和老人。
很多孩子爸爸只需要做2件事情:按时起床上班,下班回家休息。
其实老人带娃是很辛苦的,既出钱又出力,这一切都是出于对晚辈的爱,尽管退休了,也要尽全力去托举另一个小家庭。
能做的,老人都会伸手做了,只为给小家庭减轻负担。
但多做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原本属于孩子爸爸该做的一些事情,老人尽量不要替他去做。
这样做一方面会引起孩子妈妈的不满,看到原本应该和自己并肩作战的丈夫是个需要被精心呵护的巨婴,不免对婚姻产生绝望。
另一方面,也会阻碍孩子爸爸的成长,无法顺利融入“爸爸-妈妈-孩子”这个小家庭模式中。
身边抱怨诈尸式育儿、丧偶式育儿的妈妈比比皆是。
在《父爱缺席》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隐形爸爸”,其典型表现是:
全程不参与孩子的养育,甚至经常不回家
回到家也只顾着自己玩,不照顾孩子不承担家务
如果有老人帮衬,这样的表现可能会更加突出,因为孩子爸爸知道,自己不做没关系,父母会顶上去。
久而久之,孩子爸爸就心安理得的游离在小家庭之外,成为完美家庭里的“隐形爸爸”。
图片
在这4个事情上,老人不要代替儿子
男性只有在亲力亲为的过程中才能理解丈夫与父亲的责任。
尤其是在以下几个重要时期,老人一定不能越俎代庖,完全替代儿子行使义务。
1、妈妈怀孕生产及坐月子期间
我是剖腹产,产后第二天早晨我妈来医院看我,刚好碰到我老公从病房里出发去上班,我妈问我:他昨晚在你这睡觉的?你这有月嫂、还有护士、你婆婆和我也都在,就别让他在这守夜伺候你了,他上班很累的,让他回家好好休息。
听完我妈说得这个话,我当即爆炸!
我怒吼了一句:他上班累?我生娃不累?照顾产妇和宝宝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
我妈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她们这代妇女习惯了男人只需要挣钱就行的观点,并身体力行的为这个观点服务。
女性怀孕生娃及之后的带娃,都默认是女性一个人的责任。
有的老人溺爱儿子,觉得儿子照顾产妇、照顾婴儿、还要上班实在太累,于是将所有的活计都替儿子做了。
有的老人是觉得儿子笨手笨脚,根本没有照顾婴儿、产妇的能力,硬是剥夺了儿子练习当爸爸的学习机会。
妻子怀孕生产、坐月子、照顾婴儿,是小家庭成长的第一道关口,如果孩子爸爸能够全程参与下来,夫妻之间才会同心同力。
孩子爸爸有陪产假,有休息日,有法定节假日,这些时间都可以用来履行照顾产妇、照顾宝宝的责任。
这个时候,老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把孩子交给夫妻俩,自己回家休息放松。
只要老人不在,孩子爸爸就没有依靠,他自然而然就会行动起来。
妈妈也能高枕无忧的使唤爸爸,而不是一叫爸爸干个啥,老人立刻站出来抢活。
图片
2、宝宝频繁夜醒、吃夜奶等特殊阶段
我现在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让老公半夜起来哄睡频繁夜醒的儿子,一次都没有。
以至于到现在他都不明白我怎么总说睡不好,不知道我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没有睡过一个连续的整觉。
因为没有经历过频繁夜醒的折磨,所以无法共情因为长期睡眠不足导致情绪暴躁的我。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会在周五、周六的晚上,把儿子扔给他。
让他感受一下一个小时醒来一次,在黑暗中抱着睁大眼睛不睡的儿子边摇边走的痛苦。
现实生活中,给宝宝喂夜奶、半夜哄睡的爸爸一定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但如果爸爸能主动承担起半夜照顾宝宝的责任,妈妈的情绪一定会非常稳定,妈妈与爸爸之间的情感也会更加亲密。
因为爸爸能看到妈妈的不容易,妈妈也会感谢爸爸的分担。
老人千万不要以孩子爸爸次日要上班为由而代替他半夜爬起来,这个苦,孩子爸爸是一定要吃的。
工作日晚上做不到,那就休息日晚上起来做。
让职场爸爸全部承担肯定不现实,但在能承担的日子里半夜爬起来哄睡、喂夜奶、换尿不湿,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图片
3、孩子生病,半夜跑医院时
我儿子之前得了急性喉炎,半夜一点多,我和老公带他跑医院挂急诊输液,一直折腾到凌晨4点多才回家,等到晚上10点多,再继续去医院输液。
奶奶知道后,就提出她和我带孩子去医院,让我老公在家睡觉,她担心我老公第二天上班疲劳驾驶,开车出意外。
我果断拒绝了她的提议,说:医院大厅里都是爸爸妈妈带着孩子熬夜看病的,这些爸爸第二天都不用上班吗?开不了车就不开,要么请假,要么居家办公,要么打车去公司,总之有各种办法解决熬夜这个困难。
儿子在医院熬夜输液,爸爸在家里安稳睡大觉,这岂不是笑话?
老人在这个时候要搞清楚边界,明白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在孩子遇到困难、生病这些事情上,应该让父母冲到第一线,如果父母自己完全有能力解决,老人就不用非要帮忙。
只有在这些事情上,才能锻炼出一个有责任感、能扛事的强大的爸爸。
一旦男性结婚生子,他的身份应该由儿子转向丈夫和父亲,爷爷奶奶们就不应该再把他当做没有长大的儿子那样百般呵护了。
图片
4、孩子的家长会、运动会等重要活动
我们小区里有一对爷爷奶奶非常有分寸,他们和儿子儿媳、孙子住在一起,白天儿子媳妇去上班,他们负责带娃。
下午放学后,只要儿子媳妇回来的早,就把孩子交接了,他们再不插手。
碰到家长会、运动会等重要活动的时候,儿子媳妇就会轮流请假参加,爷爷奶奶从没有说因为害怕耽误儿子工作而代替他。
相反,他们认为儿子必须要亲自参与这些事情。
当然确实有很多父母工作性质特殊,无法出席这些重要活动,老人代替去做也是情有可原的。
家长会这类活动一年半载才会有一次,父母请假真不是多大的难事,只要父母足够重视这个事情,就会排除困难去参加。
老人不要总想着给孩子爸爸制造便利,在养孩子这个事情上,任何父母都需要付出精力和体力,坐等着摘果子是不可能的。
爸爸的职责当然不止这些内容,还有辅导作业、上兴趣班、社交、外出游玩、阅读等诸多琐碎的事情。
每一件事情,爸爸都应该像妈妈一样,挤出时间、打起精神,能做多少就多少。
而作为帮衬小夫妻的老人,就少替儿子做一些。
图片
《家有幼儿》一书中讲到隔代养育需要建立一个基本原则:
老人的角色定位是帮手,帮手要有帮手的态度,边界要清晰,不要干预父亲带孩子,别让爸爸脱离孩子的生活。
因为孩子需要父亲这一个角色。
一旦老人能够掌握这个原则,爸爸妈妈孩子组成的小家庭就会完整、顺利的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