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走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城路径”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9日讯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2023年,济宁市任城区三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120亿元,58家产改重点企业营收突破百亿。高企总量突破160家,新增省市级创新平台24家、产业紧缺人才302人、高技能人才2209人,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这些,都给足了任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气。
2024年,任城区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列为制造强区建设“六大行动”之一,助推科技产业动能释放、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向“新”进击
新兴产业抢位成长
总部位于济宁市任城区海能电商产业园的山东恒旺集团,是一家以做工程机械电子商务起步的企业。“畅通线上贸易不能没有线下产业基础。我们通过向头部企业学习,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如今已拥有10余项发明专利和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与山东大学合作,在降低机器发动机噪音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集团总经理刘小伟说。
图片
海能电商产业园
就这样,3名“85后”创业青年立足实业,将集团业务布局在海外,在印尼、俄罗斯设立海外分公司,在南非、肯尼亚、俄罗斯、印尼设有海外仓,还逐步建立起全球物流网络和零配件供应体系,并带动了30多家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今年第一季度,恒旺集团营业额同比增长39%。
在任城区大唐科技大厦的潘多拉饮食集团总部,这个由6名“85后”创业青年组成的“年轻公司”,颠覆传统食堂模式,把食堂做成集美食、休闲、消费、文化等元素于一体的集成化平台。不仅连续多年为华为“团餐”服务,还争取到阿里、网易、百度、京东等头部高科技互联网企业的业务,近年来更是实现了向东南亚国家的辐射,成为国内领先的创新食堂运营商。
“2023年,集团整体营收近10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济宁市业务同比增长107%,未来计划登陆港股主板市场。”潘多拉集团总裁办主任由玥宝说。
创新,既有以新技术赋能传统行业,还有以新概念做好新兴产业。山东医安康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将“医”“护”结合,培育医疗辅助、陪护、康养方面的专业人才,打造一站式智慧陪护中心、居家养老指挥中心,既提高了居家养老的质量,降低了医疗机构的用工风险,还为40至50岁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公司成立5年来,以济宁为中心,辐射济南、枣庄、德州、临沂等周边地市和省外11家医院,2023年营业额同比增长超10倍。”山东医安康医疗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华说。
楼宇经济是助力新质生产力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创新型企业的聚集,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任城区仙营街道这个不足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汇聚了山东恒旺集团、潘多拉、医安康在内的近4000家服务业企业。
近年来,任城区立足电子信息和金融保险产业发展优势,制定了“一带两核多点”的楼宇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打造高质量的楼宇经济集聚平台,吸引更多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入驻,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项目支撑
高端智能绿色发展
全自动场桥、无人集卡、磁钉定位导航……在龙拱港,自动化、绿色化的设备随处可见,作为全国、全省第一批交通强国试点,龙拱港打造了近零排放示范港,是全国第一家实现无人智能运输常态化运行的内河港口。
2022年以来,龙拱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8万标箱,已开通济宁至武汉、重庆、长沙等航线21条,为周边企业提供低成本物流运输服务。
图片
龙拱港
2023年12月,龙拱港设立了山东省首个内河水路运输海关监管场所,外贸集装箱可在家门口报关“出海”。此外,龙拱港9.23公里的铁路专用线也将于今年6月建成通车,从而实现向西对接“一带一路”、向东连接青岛港和日照港、向南连接长江以及长三角地区的运输格局,为龙拱港打造北方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内河港口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山东恒圣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颇具雏形的石英坩埚在高温炉中被烧得通红,随后经过熔制、冷却、毛坯、检验等一系列工序,一只杂质少、纯度高、质量好的40寸石英坩埚成品顺利出炉,生产出来大尺寸石英坩埚是制造半导体单晶硅和光伏单晶硅必不可少的耗材。
新材料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恒圣新材料项目是已纳入2024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总投资22亿元,建筑面积6.8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有研发中心、智能仓储空间等。项目一期石英坩埚生产线、提纯车间现已顺利投产,二期以光伏电池用石墨复合材料深加工为主。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利润8亿元,税收2亿元,新增就业300余人。
建设“工业强区”,项目是强力引擎。任城区树立“项目为王”工作理念,全力以赴拼经济、抓招商、扩开放。2023年,该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5个,总投资额332.9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实际使用外资完成8479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0.15亿元,增幅34.1%,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均取得新提升。
2024年春季该区集中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108.94亿元,涉及高端装备、新能源、基础设施“七网”、社会民生等领域。其中,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3个,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3个,过10亿元项目4个,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产改”赋能
人才优势加速释放
在山东海纳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器事业部内,一间全透明开放式的技术创新工作室十分醒目。玻璃房外的自动化车间,是创新工作室团队的“练兵场”,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高端电器新产品,是创新工作室的落地成果。
“自搬进车间以来,工作室已成功研发出5大系列高端新产品并投放市场,推进公司由传统制造向高新技术制造的转变。”工作室带头人王华东笑着介绍。
图片
山东海纳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有生力量。近年来,任城区以“产改”为抓手,为产业工人的成长成才、职业发展、生活幸福铺设了“宽广跑道”,产业工人由“工”变“匠”步伐加速推进,走出了一条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的新路子。
除了面向生产一线开展“产改”,任城区还积极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组织全区5所民办技工学校、15家优秀企业加入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高端化工、医养健康五条重点产业链,精准培养符合产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在“产改”过程中,为鼓励和引导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城区实施“运河工匠”培育工程,联合全区44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等成立了跨区域、跨行业的“运河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引导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去年以来,共培育选树创新创效优秀企业、班组、职工、成果260多个,全区企业“师徒结对”450多对,发放“名师带徒”、创新创效奖励金90多万元。
去年11月,海纳科技创新工作室也加入了任城区“运河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按照科研规划路径,工作室将结合模拟仿真、性能试验完成技术优化与突破,打通创新转化成果的‘最后一公里’。”谈及项目发展,王华东信心满满。
武猛是山东新起航技工学校有限公司的职工,前不久,他凭借着在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的申报资格。“没想到参加劳动竞赛,还能拿到这么高的荣誉!”武猛忍不住感慨道。
为更好释放“产改”活力,赋能产业工人成才成匠,任城区以建设运河工匠学院为抓手,先后培育选树全国技术能手1人,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27人,“齐鲁工匠”“济宁工匠”“运河工匠”等高技能人才82人。
如今在任城,以“产改”为抓手,产业工人由“工”变“匠”,生产力向“新”而行。碳素集团获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尚核电力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港航产业强势崛起,龙拱港解决了自动化港口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建成了全国内河首家全流程自动化集装箱港口;跃进港、龙拱港两大港区集装箱运量突破18万标箱,港口年吞吐量超过1200万吨,产值突破180亿元。
闪电新闻记者 杜宗浞  通讯员 袁进 王琴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