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大关:一片撂荒老茶地 十张绿色食品证

  近年来,大关县与西南林业大学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通过培育立体复合栽培,坚持生态优先,创新种植模式,打造多物种并存的古茶树生态环境,全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
  4月下旬,走进昭通市大关县董峰山下的一片森林茶园,新芽吐绿,茶香四溢,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鲜嫩的茶叶。
图片
  “这个茶园里边,保留了很多的不同树种的乔木,使得茶树得到的阳光是一个散射光,特别适合茶树生长,所形成的茶叶品质也就更优秀。借助古茶树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的原理,把它打造成森林茶园,可以为优质的产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片森林茶园大约2000亩,曾是一片长期撂荒的老茶园,是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专家蓝增全发现其特有的生态优势。
  2018年开始,西南林业大学在这片老茶园里建立古茶树研究中心示范基地,开始以《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等为标准,仿照古茶树生态环境,对茶园进行改造与管护,严格采摘质量,帮助茶农不断改进茶叶加工工艺,茶叶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图片
  放眼茶园,植被非常丰富,有珍贵而古老的树种红豆杉、常绿灌木桂花树、火红的映山红、防止水土肥流失的绿肥等,非常生态。
  “蓝教授教会我们森林生态茶的管理、加工等技术。一直以来,我们也坚持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除草剂,坚持种植、培育森林生态茶。”大关县虹阳茶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助理欧阳书品介绍,古茶树生态茶园建设以来,合作社一直在坚持蓝教授建立茶园的初衷。
  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更加优质的茶叶原材料,茶园逐渐有了收入,大关县虹阳茶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又陆续开发出“金丝红茶”“白毫银针绿茶”等茶产品。
  今年2月,该合作社的十个茶产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一次性取得十张“绿色食品证书”。
  自春茶采收以来,茶园的绿茶、红茶已远销北京、广东、江苏等地,单价和销量比去年均增长了三、四成,每天到茶园采茶的当地农民务工收入也有了明显增长。
图片
  “带小孩就没有再外出务工,能在这里摘茶叶,一天有100多元钱,也算是一笔收入。”就近在茶园务工的天星镇青杠村村民邓再桂非常满足。
  据了解,大关县共有茶园面积5.2万亩,其中连片采摘面积2万亩。近年来,大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要求,把“绿色食品牌”建设当成农业产业发展助推器,抓住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保姆式服务的机遇,帮助企业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让优质农特产品能走出大关,走上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富农的好路子。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大关融媒 陈绍金 何桂花 唐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