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石而致世界:清艺博“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

图片
咱们国家的文化源远流长,这都离不开几代文物人的辛勤耕耘。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在这悠长的历史进程当中,不但积淀下浩若烟海的文献典籍,还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古代器物。研究这些古代留下来的器物源于人类对过去的好奇和兴趣,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现象,到了宋代,中国传统学术到达了一个高峰,当时的学者开始系统性的研究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上更加古老的文字,通过著录和考证来实现“证经补史”的目的,形成了金石学。到了清代,受到了历史学、古文字学进步的推动,以及墨拓和印刷术进步的影响,擅长金石学的硕学名儒不断涌现,著述众多,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述这么一位多才多艺的金石学家。
姚华(1876-1930),字重光,别字一鄂,号茫父,别署莲华盦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
图片
《汲古阁本西厢记》批校抄本
1910-1911
姚华
21岁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举人,28岁考中进士,可以说在传统学术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他十来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段玉裁注释的《说文解字》,逐渐对古文字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踏入金石学的门径。他撰写了《小学答问》《说文三例表》等金石学专著,前者明晰汉字源流、演变、用法,从古文今文学派之争,对字的形、声进行了分析;后者是对经书中常用字,罕见的半俗字,不入经书的俗字,分类归纳,列举出处,而且还开始讲学授徒。
图片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批注本
1918-1919
姚华
以金石学为基础,他还对刻铜文房,也就是是指上面镌刻有图案、文字的铜质文房用品,比如刻铜墨盒、刻铜镇尺进行了认真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金石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和灵感来源。
图片
梅尧臣诗意山水铜盒
1927
姚华写 淳菁阁制
青铜器的铭文也好、碑刻上的文字也罢,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魅力,会影响到研究者自己的书法风格。姚华也概莫能外,他的书法作品涵盖了楷书、行书、篆书、隶书、草书等多种形式,显示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广泛涉猎和深厚功底,但从数量来说,主要以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为主,而绝少涉及草书,这不得不说是金石学潜移默化之功。特别是他对饱满蕴力的颜体推崇备至,认为学习颜体可以通达各种书体,这种审美方式可能也受到了金石学的影响。
图片
《栟榈乐府》抄本
1926
邓肃著 姚华抄录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究“诗书画同源”,所以书法好的人,绘画、诗词也太多不差。在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姚华与陈师曾并称为“姚陈”,两人共同引领了中国画的发展方向,被誉为当时的“画坛领袖”。姚华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当时国内文化界的一致公认,他的作品自有一种臻于化境的境界,这不仅体现在他的书画作品中,也体现在他对艺术教育的贡献上。
图片
临尤求仕女图
1917
纸本水墨设色
姚华
1918年,民国政府创设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时,姚华成为首批教员之一,主要讲授书法,显示了他在当时艺术界的重要地位。姚华的诗词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诗风清新流畅、声律稳帖严谨,特别是在诗词中对自然美的描绘、对情感的丰富表达,都表现出他深厚的文化内涵。
图片
游天宁寺图
1921
纸本水墨
姚华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姚华被誉为民国时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巨匠,是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书画家和戏曲理论家,被誉为一代通人,在颖拓、刻铜、笺纸等艺术形式上都有着特别的贡献,被鲁迅、郑振铎、陈叔通、郭沫若等人所盛赞,不过他可不是一位思想保守的传统儒生。
图片
《汲古阁本西厢记》批校抄本
1910-1911
姚华
考中进士之后不久,他就留学去了日本,攻读法律、银行及新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归国,由工部改派邮传部任主事、科长,撰写了《财政学》《银行学》等专著。入民国后,几度当选国会议员,参政议政并参与中华民国首部宪法编纂。后来他对当时腐败灰暗的政治局面彻底失望,于是弃政从学,先后任教清华学堂、朝阳大学、高等师范、国立美专等校,次第执掌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和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他的作品和理论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图片
《寿姚茫父五十》诗稿
1925
梁启超
姚华除了是贵州近现代十分重要的文化先贤,也是清华大学初创时期清华学堂的国文教员。在喜迎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之际,“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于4月23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姚华孙女姚厥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姚华绘画作品《游天宁寺图》,也成为展览的一大亮点。展览旨在通过200余件珍贵的书画、文献、碑拓、刻铜、笺纸等实物,比较全面地呈现姚华在诗词、书法、绘画、考据、篆刻、写铜画笺等领域的杰出才能与贡献,以重现一位才艺出众、立体饱满的茫父先生。
图片
展览海报
作者 | 杨逸尘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