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陈彪:民谣综艺破圈 用音乐记录生活

民谣综艺破圈 用音乐记录生活
——评《我们民谣2022》
文/陈彪
新活力“鹳雀飞何处”
《我们民谣2022》由爱奇艺出品,鱼子酱、欣喜文化联合出品,节目以随处可见的麻雀作为载体,营造民谣与生活烟火的关联性和陪伴感。29组老中青三代民谣音乐人齐聚长沙,共同打造五场民谣音乐盛会,节目中的29组民谣音乐人人形立牌落地长沙地标打卡,呈现了一个“烟火长沙”历史与新潮的交融。湖湘文化与现代气息相互融合,白墙青瓦马头墙,绿水青山蔚蓝天,自然之景与古建筑完美融合,“29组民谣音乐人人形立牌”款步网红长沙的街头,感受繁华和古老的沉淀,谛听历史与新潮的交融。
而节目slogan“唱生活的歌”想表达的专属民谣的烟火气质也在长沙这座城市中得以体现。湘江水面闪烁粼粼波光时,“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长沙”,打开爆款综艺“坡子街”,一起守护“解放西路”。属于这座城市的记忆“西长街”岁月厮磨几十载旧貌换新颜,行走于老街里,幽深的巷道,青砖磁瓦“都正街”,历史街巷浓缩着长沙这座城市独特的民风、民俗、民情,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湘江畔的“杜甫江阁” 依如昔年景象繁华,东望岳麓山,俯瞰橘子洲,西揽长沙风光。而“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造型宛如一朵芙蓉花,盛开在梅溪湖畔,与之媲美的“国金中心”更是商业繁茂,其七层平台最吸引人,两个玩偶就坐在平台一侧的围墙上,在黄兴路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个巨型公仔,一篮一灰,十分醒目,正是把“烟火长沙”的印象在《我们民谣2022》落地生根,让我们看到今日之长沙,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流走在湘江河岸,为流光溢彩的新时代增添了新的生机,带来一丝清新和幽香。
《我们民谣2022》在出演中,除了陈粒、陈鸿宇、房东的猫等民谣圈“顶流”之外,水木年华万晓利周云蓬等一众民谣“老炮儿”的亮相也让人倍感惊喜,尤其是手握《一生有你》《在他乡》《启程》《完美世界》等传唱名曲怀旧的温暖;也可以一起感受流行趋势里的温柔力量。民谣是生活也是故事,几代人曾在水木年华的歌声里达成情绪共振,在《一生有你》的伴奏中迎过寒来暑往岁月变迁,水木年华三人组在民谣新节目中带领观众重回白衣飘飘的青葱年代。
新风潮“国韵潮流美学”
谈创意和创新,就不得不看我们的爱奇艺。没想到小文化的“民歌”,也可以作为大音乐流派的表现。这个优质的中文栏目《我们民谣2022》可以说是新风潮。陈粒、丢火车、房东的猫、好妹妹这些唱作人熟悉的陪伴;更能看到年轻新生代独具风格的民谣新解——风子、蒋先贵、昨夜派对L. N Party、鹿京周等带来的新鲜触动。
歌手在节目中的低吟浅唱,唱出了时光中的平淡美好,也让无数观众被治愈,找回属于自己的初心,重新燃起了对“诗和远方”的渴望。以传统文化为骨,以新锐科技为墨、以青春潮流为韵,是《我们民谣2022》做好“网红长沙”和“民谣综艺”的历史与新潮交融之国韵潮流美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的创制之匙。
“麻雀”文化综艺破圈
《我们民谣2022》近日发布了概念海报,节目以随处可见的“麻雀”作为载体。“麻雀”的微观图示视觉冲击,海报上的两只麻雀妥妥体现了民谣气质,也传达了节目概念,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麻雀,everybody歌单中隐藏的民谣,都是被我们忽略的生活情调,两只麻雀配上一首生活的歌。《我们民谣2022》敏锐的洞察到我们日常的喜怒哀乐,将民谣转化为情绪接口,以民谣人作为故事的诉说者,用以唱代讲的方式,展现了以小见大的“麻雀”民谣文化综艺。
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这两年,有一个词变得越来越流行,那就是“文化综艺破圈”。可以说,彰显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国潮类文化产品和视听节目,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文化类综艺节目获得观众与市场的认可,除了融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当下流行的网红元素和怀旧风格之外,还离不开前沿科技对舞美技术的加持,强化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打破时空界限、引发共鸣。
陈彪,艺名“古乔文艺”,曾获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授予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2018“年度达人”称号,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班代表、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电影评论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联络委员会委员、长沙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长沙市开福区文联委员、区作家协会新媒体总监、长沙市望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