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和法塔赫被曝在北京会谈,布林肯七赴中东,有何目的?

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官方消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4月29号至4月30号访问沙特,并会见中东地区的美国合作伙伴,讨论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和释放以色列人质等等议题。
图片
从去年10月7号,哈马斯用火箭弹大规模袭击以色列,引爆此轮巴以冲突之后,这已经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第七次出访中东了。
尤为特殊的是,这次布林肯访问中东之前,刚刚来过中国。那么,布林肯访华之后又立刻访问中东,这中间有没有什么关联呢?
首先,从美国和中东的关系来看,自从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在中东一直奉行的是霸权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之中,支持以色列,对整个伊斯兰世界分而治之,分化拉拢,就是美国最主要的策略。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美国以霸权手段操控中东,忽视中东地区国家的利益诉求,使得中东诸国敢怒不敢言。这种霸道的作风,虽然维持了表面的所谓“秩序”,但实际上只是把矛盾累积掩盖了起来。
叙利亚内战、伊拉克战争,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矛盾,包括最核心的巴以冲突问题,都是美国这种霸权秩序所造成的结果。
而如今,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全球实力相对下降,过去这些积攒下来的矛盾,再也镇压不住了,开始集中爆发。偏偏这个时候的美国,为了跟中国竞争在中东的影响力,再加上自己的确分身乏力,所以只能从威逼朝着利诱的方向转变。
现在布林肯一趟一趟的往中东跑,正是这种霸权乏力,无法以武力强压中东,却又不敢失去中东,只能尽力周旋的表现。说的通俗一点,美国现在对于中东诸国变得这么怀柔,一趟一趟的往中东跑,想要拉拢阿拉伯国家,正是因为中国的崛起,迫使他们不敢也不能直接用军事手段压服这些国家了,所以才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图片
其次,从当前的巴以局势来看,前段时间美西方媒体曾报道说,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组织,和控制约旦河西岸巴基斯坦领土的法塔赫组织,在中国进行了会谈。这一消息虽然没有得到中方的明确承认,但通过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回应记者提问时,没有直接否认相关消息的表态来看,它大概率是真的。
换句话说,在当前巴以局势愈演愈烈,以色列执意要在加沙地带继续实施军事行动的背景之下,美国影响力已经受到动摇,巴勒斯坦和整个中东,开始转而让中国帮忙,尝试用中国的办法,来解决中东的问题了。
对于美国来说,在中国已经成功斡旋了沙特和伊朗外交关系的背景之下,如果再让中国成功斡旋巴勒斯坦内部的哈马斯组织和法塔赫组织的矛盾,成功的凝聚起巴勒斯坦的力量,形成一个团结统一、能够完全代表巴勒斯坦的政权,那么,势必要让美国在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的策略提前走向失败。
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美国想“垄断”调解巴以冲突的权利,这是事实。因为只有垄断了调解巴以冲突的权利,美国才能按照自己的利益和立场,继续宰割中东利益,拿捏中东诸国,让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按照美国希望的方向发展。
而现在巴勒斯坦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明显更加亲近中国,在对美国失望之后,开始尝试请教中国,以中国的方式来应对中东变局,解决巴以冲突了,这对美国来说,堪称是灭顶之灾。
图片
因为中国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基于事实,客观公正独立的解决问题。具体一点来看,就是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从而彻底的一劳永逸的解决巴以矛盾。这跟美国虽然嘴上也说支持两国方案,但实际行动上却偏袒以色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很显然,如果按照中国的办法来解决中东问题,那么,不管是以色列这个中东小霸王,还是美国这个全球霸主,肯定就都无法在中东作威作福了。因为中国向来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尊重小国、弱国的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布林肯在访华之后匆匆访问中东,显然还是不想让出这个“调解巴以冲突”的主导权,想要再争取一下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但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美国根本管不住以色列,阿拉伯世界又如何肯再相信美国呢?
最后,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看,其实中东的问题,说破天去顶多是美国和中东的关系,以及中国和中东的关系,理论上讲,它跟中美关系并没有太过紧密的耦合度。事实上,中美关系是否向好发展,还得看双方各自采取的外交政策。但现在美国显然是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
直白点说,就是感觉中国做什么都是为了对付他们,美国显然是患上“被迫害妄想症”了。巴以冲突本身是一个中美关系之外的全球地缘冲突焦点,作为大国,中美完全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合作解决问题。
可美国偏偏生搬硬套,错误地把中国跟中东任何国家之间的正常往来,都看作是要取代他们在中东的影响力,尤其是此轮巴以冲突升级之后,美国自己选择一边倒地支持以色列,从而引起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不满,但他们却总是认为是中国保持中立和公道“错了”。
现在布林肯在访华之后,匆匆的访问中东,寻求拉拢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多少有点为了跟中国较劲而较劲的意思。实际上美国也清楚,在他们如此偏袒以色列的背景下,一些阿拉伯国家不可能听美国的,去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但既然中国现在也在帮助中东解决问题,美国就多少要“表示”一下,体现一下他们跟中国的区别出来。归根到底,这还是所谓的跟中国“全面竞争”的错误心态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