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诸暨知县姚启圣

潮新闻客户端 田渭法
图片
春节前后,女儿田甜提醒我,姚启圣这个清代名臣可以写写,姚启圣任过诸暨知县,还和施琅联手收复了台湾。我点点头,查了不少资料,确实姚启圣是清代著名的军事家和名臣,今年是纪念他诞生400周年的日子,值得写!
康熙十七年,也就是1667年初夏,一辆马车吱吱呀呀地从诸暨出发来到绍兴马山姚家埭。车上的人来到一个台门,进去见到一位长者,扑通下跪:“你是诸暨知县姚启圣吧,你要收复台湾国土,我捐,我要捐钱!”
姚启圣被眼前一幕惊了,“你是?”
来人说:“我也是姓姚,人家叫我姚员外,那一年你刚来诸暨,因水灾我家被淹200亩,你以知县的名义补偿了我100银,那年紫琅山匪患,被抢去的家财你又如数还我,我认为你是好人,今天听说你要做大事收复台湾,特来向你捐银800两!”
姚启圣有点记起来了,4年前,也就是1663年,他任诸暨知县时确有此事,可是对姚员外的相貌却早就忘了。
确实,姚启圣这次是来筹钱的。康熙皇帝命他为福建总督,他为不负皇恩,回老家绍兴变卖祖产私产,再向亲朋好友筹捐,因为“平台计划”,哪条措施不用钱啊!今天诸暨姚员外又捐800两,已满5万两了。
去年,他向康熙皇帝呈上了平台方案。
姚启圣上任伊始即向康熙奏请自己的战略部署,提出以“剿抚并用”的方式,一边攻取收复失地,一边招抚敌方不坚定的盟军将领。这一策略正适合清初国情,很快被康熙采纳。
一是招抚郑军。姚启圣以从郑氏集团内部分化瓦解,逐渐削弱敌方势力的方式智取郑军。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漳州设置“修来馆”,以高官厚禄招降郑经部属,先后有陈士恺、郑奇烈、朱天贵等名将携所属官兵近五万人投诚,可谓成效显著。
二是壮大水师。清朝初年,朝廷没有强大水师,对于占据海岛的郑军久无良策。姚启圣担任福建总督期间奏请朝廷委派重臣专职水师提督, 重视水师事务。康熙于是调拨万人,从江浙选战船百余艘,从湖广拨发新式西洋火炮,增强福建水师的力量。
三是恢复经济。姚启圣收复金厦后,上书恳请诸岛终止移民,最大限度恢复因连年征战、清廷“迁界禁海”政策而遭受严重破坏的地方经济,保护了百姓的利益。
四是荐举贤良。姚启圣与大学士李光地,共同保举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为平台选将作出关键性决策。说起为推举施琅,当时在议事殿康熙问姚启圣,施琅是郑经的叛将,为什么信任他?姚启圣说我观察长久,他是忠心的。康熙反问拿什么做保证,姚启圣双膝跪地说:我以我家八十多号人口的性命做担保。康熙这才频频点头,连声说好。
图片
对姚启圣来说,诸暨是一块福地。在这里,他尽显杰出的军事才能。康熙十二年,也就是1673年,闽浙“三藩”乱起,福建耿精忠部反判,执福建总督的范承被杀之,又攻皖、赣、浙、陷温州,危及台、处两州。朝廷派遣康亲王杰书平叛。在杰书危急之时,姚启圣以家财募兵三百,赴康亲王部军前效力。而当任了诸暨知县后,诸暨境内紫琅山土匪山寇作乱,姚启圣策马亲自指挥,打了三天三夜,消灭了这支土匪山寇。其实,姚启圣任诸暨知县只一年时间,经康亲王的推举下,他提升温州、处州佥事。次年他收云和、温州,十月,挥师浙闽咽喉仙霞领关,荡平了浙江境内判军。后又打仗到了福建。真可谓打仗节节胜,官位日日升。
陶元藻评价说:“迨台湾之乱,冲锋陷阵,虽施琅功,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应时以输军饷,重犒以收士心,俾琅用兵多寡,出师缓急,靡不如意者,皆少保(即姚启圣)之力也。刘国轩败,澎湖凯旋,琅于海道奏捷,七日而抵京师,少保遣飞骑由内地驰报,迟琅二日,琅已先封靖海侯矣!”
郑观应评价说:“国初海寇内犯,而姚启圣、施琅、蓝理、李之芳之将才出;三藩同叛,而岳乐,穆占、赵良栋、梁化凤、王进宝之将才出;准噶内闯,而超勇亲王策凌之将才出;四部犂庭,而兆惠、明瑞之将才出;金种捣穴,而阿萨、海兰察之将才出;川楚征剿,而额勒登保、德楞泰、杨遇春、杨芳之将才出;发,捻等逆纵横扰乱,而向、张、江、塔、罗、李诸帅之将才出。”
收复台湾时姚启圣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从这场收复的战争看,姚启圣是一个收复台湾的总设计师。朝廷缺钱,他设法垫上。他实施的四项收复措施,着实而有效。施琅作为攻台第一将,出谋划策的是姚启圣等同僚们。
姚启圣是个传奇人物,我们把他履历表晒一晒,不难看出他的勇敢、忠诚,对朝廷和国家的热爱。
姚启圣为明朝诸生。清顺治初年,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求自效。任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而归。
顺治二年,便官居福建巡抚之职,郑成功收台时,因资助粮草,颇有微功。
康熙二年(1663)中举,八旗乡试第一,授广东香山知县。前任因负课数万下狱,启圣代为偿还。后以擅开海禁,被劾罢官。
康熙五年(1666),姚启圣再被裁撤,赛到盛京郊区一个马场任九品司厩。
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于闽叛清,兵入浙江境内,陷温州,及台、处州诸属县。康熙命康亲王杰书统兵进讨,启圣与子仪募健卒数百,赴亲王幕下效力。署诸暨知县,剿平紫琅山土寇。
十四年,康亲王疏陈启圣劳绩,超擢浙江温处道佥事。从都统拉哈达剿平松阳、宣平县叛兵。
十五年,偕同副都统沃申、总兵陈世凯等协剿耿军,攻打石塘,焚其木城,斩获甚众,乘胜收复云和县。十月,启圣父子随康 亲王军合战精忠,师入仙霞关,趋福建,精忠降。擢启圣为福建布政使。时郑成功子锦踞漳州、泉州、兴化,清军进讨。吴三桂将韩大任骁勇善战,世称小淮阴侯,自赣入汀谋与锦合。启圣说之降,得其部卒死士3000人以为亲军。
十六年,从康 亲王克复邵武、兴化,尽取漳、泉之地,锦逃回厦门。
十七年五月,总督郎廷佐奏启圣与子仪屡著战功,其赡兵、购马、制械,先后用银50000余两,皆出己资,得旨嘉奖,晋升福建总督。上平海十疏,尽言用兵之策。七月,启圣偕海澄公黄芳度由永福进兵,收复平和、漳平二县。锦将刘国轩等进逼泉州,立营于蜈蚣岭,启圣率壮士出战,将军赉塔、都统沃申等夹击,连破其寨,斩其部将郑英、刘正玺等十余人,国轩兵败逃遁海澄,启圣乘胜克复长泰县。因功授正一品。九月,复遣其子仪进兵同安,敌弃城遁。十月,偕副都统吉勒塔布、提督杨捷等攻海澄,败国轩于江东桥,又败之于潮沟。
十八年,国轩等欲断江东桥以攻长泰。启圣偕赉塔、杨捷及巡抚吴兴祚协力追歼,大败锦军,先后招降官吏400余名,兵14000余人。
十九年二月,启圣与赉塔及总兵赵得寿、黄大来等分兵7路合击,破敌19寨;另遣将渡海,拔金门、厦门,招降朱天贵、杨彪等。进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二十一年二月,叙克海澄、金门、厦门功,予骑都尉世袭,加一云骑尉。时锦已卒,子克爽袭位,称延平王,愿称臣入贡。启圣以奏,不许,促水师提督施琅进攻。八月,琅定台湾,启圣还福州。十一月卒,年虚岁六十。
1683年六月,部属施琅不听调派,先行领军攻台,占领台湾,俱夺战功。施能先行点兵出征,显见康熙有密令授予施琅,并无全信任姚。姚闷闷不乐,至斯年年底故逝。
从姻亲和军事历史背景上看,福建总督姚启圣的妹夫为清东阁大学士(宰相)署兵部事的潘湖叟黄锡衮;而黄锡衮的妹夫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
在攻打台湾时,姚启圣、黄锡衮和施琅三人是珠联璧合的姻亲、千载难逢的合作对象。
据陶元藻《全浙诗话》:“迨台湾之乱,冲锋陷阵,虽施琅功,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应时以输军饷,重犒以收士心,俾琅用兵多寡,出师缓急,靡不如意者,皆少保(即姚启圣)之力也。刘国轩败,澎湖凯旋,琅于海道奏捷,七日而抵京师,少保遣飞骑由内地驰报,迟琅二日,琅已先封靖海侯矣!”
1683年,姚启圣是得“发背”去世的,用现代医学解释,他的背部得了一个“蜂窝组织炎”,福建天气比较热,他感染了,变成了“脓毒血症”“败血症”,最后去世了。
父亲姚启圣去世后,儿子姚仪用马车拉着他来到绍兴姚家台门。因为没钱,儿子向亲朋们借钱安葬。
姚启圣安葬于浙江绍兴柯桥区漓渚的一处山岙。2015年漓渚镇对姚启圣墓进行了修复,建起纪念亭和墓碑。姚启圣纪念亭用石料砌成,古朴而庄重。墓碑有一人高左右,正面刻着“姚公启圣之墓”六个大字,遒劲有力。墓碑的背面刻着姚启圣的生平事迹。
姚启圣故居,位于浙江绍兴市区龙山后街6号,现称姚家台门。台门坐北朝南,门厅及主轴线上所有建筑均已无,仅余基石。门厅西侧存朝东石门框,主轴两侧房屋尚有存留。现为绍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是纪念姚启圣400周年的日子,撰文以纪念。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