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19项重大成果

“最亮的光”、朱雀二号液氧甲烷火箭、超大规模集成的光量子芯片……4月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4个板块,发布了19项重大成果。
图片
△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
怀柔科学城产出丰硕国际先进成果
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主要聚焦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目前,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阶段,涌现出一批国际先进的原创成果。此次发布会上,“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系列国际先进成果”成功上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板块,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增强器出束、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自旋超固态及其巨磁卡效应的发现、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CAS-ESM2.0开源发布。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板块重大成果发布
其中,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由北京大学国际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研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航天飞行过程中解析航天员皮肤细胞结构和代谢成分等信息,为未来利用中国空间站平台开展航天医学和脑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最亮的光”到底有多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正在加快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这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其二级加速器——增强器已经建设完成,并成功出束,距离发出“最亮的光”越来越近。
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地球系统模式CAS-ESM2.0,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反演地球的过去、观察地球的现在、预测地球的未来,为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提供决策依据。
解码“生命天书”守卫健康
图片
时空组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带来产业变革。
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板块发布的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由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是一种原位全景式空间组学技术,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研究细胞及分子在组织中的定位和功能,将认识生命空间的分辨率提高到了500 纳米的亚细胞层级,视野最大可达13厘米x13厘米,被誉为“超广角百亿像素生命照相机”。作为人类重新认知器官结构、生命发育、物种演化和定义疾病的底层工具,迄今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位顶尖科学家自发组成国际时空组学联盟,运用这一工具携手解码“生命天书”。
底盘细胞是生物制造的关键“芯片”,是实现化学品和材料高效低碳合成的核心技术共性平台。清华大学和北京衍微科技团队在国际上率先阐明红球菌高抗逆机理,成功开发高抗逆高表达红球菌底盘细胞,为食品、医药、日化、能源等领域高值化学品提供全新的生物合成方案。
图片
△译大脑密码的钥匙——通用型神经肽荧光探针工具包
此外,北京大学的2项脑科学相关成果对脑病诊断和病理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其中,新一代原子磁强计脑磁图仪大大增强了脑磁信号的捕捉能力,实现了国际首例无线脑磁检测;通用型神经肽荧光探针工具包可在细胞、组织和动物活体上对神经肽浓度变化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动态监测,为研究神经肽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释放、调控和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储希豪
(中关村论坛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