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骥达:刑侦线上的反诈尖兵,永远在路上的无声守护者

图片
所谓的非接触类案件,核心概念就是看不见、摸不着。和传统的偷抢、伤害案件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后者的嫌疑人都在本区域内或本市犯案。
而在周骥达接触的诈骗领域的嫌疑人几乎都在外省或者境外,“为什么?钱洗干净了,钱都吸到国外去了或者通过换汇的形式出去了。”因此,这构成了他们办案最大的难点和痛点。
在处理这类案件时,研判周期往往会被拉得很长。“国内目前的诈骗手法,总结下来就是跨区域网络化,手法上面则是搞基础对抗。”周骥达解释,“基础对抗就是他用其他人的手机号充当引流工具,进行物理隔离,让你查不到他。侦查过程相当复杂,加上他们人在外面,所以整个研判周期很长。”
这是一个极度考验民警们耐心和信心的过程,在这个特殊的领域里时间流逝的方式并不以“天”和“周”来感知,甚至也不是“月”,而经常要被拉长至“年”。
而破局的征兆,通常只是一根很小的线头。但这根小小的线头就像阿里阿德涅留下的那团线,帮助忒修斯找到走出迷宫的路。
去年,周骥达和他的队员们“打”了一个案子。行业里的人会习惯性用“打”,而不是“办”或者“破”。“这是境外回流的一个团伙,明确的嫌疑人是70多个。”周骥达回忆,“这是2021年的案子,我们跟了2年,2023年才抓到。开始只是一个4个人的线头,他们可能挣到钱了,所以在2023年春节回来了。当时我们出动了十几个人,把他们抓回来,一个个进行交代。慢慢地,明确了一整个团伙的框架,这个团伙一共有70多个人。所以,这就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深知,必须不断加强信息研判能力,因为信息研判始终是案件侦破的生命线。今年在队内,他成立了综合研判攻坚探组,并制定了“重特大案件研判指引”、“涉诈团伙研判打击指引”等机制规范。一方面探索团伙的研判和打击机制,一方面不断研究新型非接触类案件犯罪规律,确保精准研判,精准打击,高效审理。
虽然反诈民警的工作更接近于润物细无声,但周骥达说,他们也有自己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去年年底,分局调集315名警力,由他们牵头兵发沈阳,在当地警方支持配合下,抓回215名犯罪嫌疑人。“我们从去年4月陆续开始打,4月、5月、6月都有收团伙。最后12月,在沈阳打掉一个,一共抓了215个。今年2月达到起诉标准的有180个。”他说,“其实对我们而言,这些人能抓得到、诉得掉,就很值得欣慰。”
他回忆,在这次的沈阳行动前,自己的团队曾经进行过思想斗争。究竟要不要打?或者更确切地说,要不要这个时间打?这是个问题。
图片
“我们12月把人带回来,2月过年,中间会有30天的审理消化过程。就是把他们的证据材料再固定然后要移送给检察院,那这个过程中还牵涉到与检察院的沟通。因为这样一个时间点,再加上现在的犯罪手法又在变化,大家到底没有信心去打?我们坐下来商量,其实有人当时心里是打了退堂鼓的。”
但是大家商量多时,最终决定还是要打。“在分局领导支持下,我们最终调派了315名警力。当时,去沈阳的机票都被我们买空了。”
虽然前期已经历一番波折,但当周骥达登上前往沈阳的航班时,他意识到一切其实才刚开始。
“我们要在当地抓人,所以当地的配合程度很关键,需要沟通协调。还有,所有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安排妥当。因为整个案子是我部门牵头,我把每个探长、每个参战人员都分了块,就像分战区一样。大家都在想办法,都在做方案。有了A方案,还要预设B方案。包括抓到人以后,到当地看守所审讯的过程怎么协调。这么多人吃饭怎么解决?审讯要审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事先做在方案里。”
他因此感慨,这也是自己最累的一次出差。
周骥达出生于1990年,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以来,始终深耕在反诈工作的第一线。在他的印象里,近年来传统的案件发生率已经越来越低,与之成反比的,则是非接触的案件发案率越来越高。“这是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决定的,现在入室盗窃和大马路上偷钱包的人少了,因为钱都在大家手机里了,而手机都被拿在手里。”
周骥达从事反诈工作近10年,自觉这两年宣传力度尤其大,这两年,反诈中心的建设也都如火如荼,分了很多的精力去做防范的工作,“以前我们叫反诈反侵团队,人数不多。现在我们整个反诈团队有40多个人,其中将近一半的人在搞防范、搞劝阻,做防范这一块的工作。”
公安同行们都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诈的宣传,包括个人的朋友圈。周骥达所在的松江区也做了不少工作,“比如用热敏纸提醒,就是贴在快递上的标语;还制作横幅,一些商场会有投影灯打出提醒。”
他们还将防范分成了精准宣传和普通宣传,“我们所想达到的目的就是入脑入心,让老百姓形成条件反射,比如提到给陌生人转账就自动联想到诈骗。但还是有人被骗,所以这个过程我觉得很长。”
去年,周骥达还参与开发了一个“云天反诈”小程序,“我们把所有的我们知道的诈骗案例都收集起来了,当你输入关键词以后,就会有诈骗的案例、宣传的海报显示出来。”
图片
周骥达说,设计初衷除了宣传和防范,还要给一线负责反诈劝阻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现在有街镇反诈中心了,可能相对来说,这些人群对反诈知识也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没有掌握那么多案件,所以我们把反诈素材做成了库,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易懂。”
他觉得,反诈的关键还是在于民众自身的意识,“诈骗分子会采用不同的心理战术去接近你,有可能是利用你急于投资、想挣大钱快钱的心态,或者是利用你畏惧权力的心态。对待陌生人要谨慎,你自己先要有这个意识才是最根本的。”
周骥达举例,“就算公安机关找你,那也是可以核实的。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你爱钱,但钱不是那么好赚的,很浅显的一个道理,却又是诈骗的整个环节里面最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