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亚东图书馆旧址命运引关注,汪家后人发声力保历史遗迹

图片
大皖新闻讯     4月28日,大皖新闻刊发了题为“觉醒年代”中的亚东图书馆旧址亟待保护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对此,亚东图书馆的汪氏后人、研究亚东图书馆的学者以及绩溪县文物所(博物馆)等相关方也积极向大皖新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图片
温州路27号
汪氏家族后人:希望旧址遗迹得到保护 不应被遗忘
4月28日晚,汪氏家族后人、汪乃刚的曾外孙女朱莉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对亚东图书馆旧址即将面临的拆建表达了深深的担忧。她直言:“旧址遗迹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新文化运动历史的保存,不应该被遗忘。”朱莉的奶奶是亚东图书馆创办人汪孟邹的侄孙女,汪原放的侄女,从小听长辈们讲述关于“亚东”的故事,对亚东图书馆有着深厚的情感。考入北大后,朱莉专门去图书馆完整阅读了汪原放的回忆录,对亚东图书馆逐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层次的认识。
图片
寄给亚东编辑所的信件留下的地址是温州路27号
朱莉提到,亚东图书馆的编辑中,有很多都是汪孟邹的亲戚,如他的侄子汪原放、汪乃刚等。她告诉记者,由于朋友陈思航收藏了汪乃刚的多封往来书信,其中一封汪乃刚妹妹汪协如的来信上显示的地址是“温州路27号”。于是,朱莉与陈思航、卜净等人一起展开了寻访之旅。然而,考证工作并非易事。朱莉解释说,亚东图书馆有编辑所和发行所,其中编辑所更是前后搬了5处,多年来大家一直认为这些旧址都已随城市建设而消失。但令人惊喜的是,2023年初,他们意外地发现还有2处编辑所旧址尚未被拆除。为了确认这一发现,他们多次前往现场,采用多种考据和验证方式,并得到了文史专家、学者和历史爱好者的帮助。
在确认温州路27号这处遗迹后,朱莉等人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希望将其保护下来。她表示:“亚东图书馆的历史地位使其旧址遗迹值得被关注和保护。若这处遗迹能够原地保存,将更具意义。”此前,由于这处遗迹的门牌号突然消失,朱莉感到十分难过和担忧。现在,她希望能够尽快采取措施,让这处具有历史意义的遗迹得到妥善保护。
学者声音:
林英 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出版家·汪孟邹》作者
汪孟邹的安徽地缘关系与亚东图书馆之间互相成就
4月28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出版家·汪孟邹》一书的作者林英。在谈及亚东图书馆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意义时,林英强调了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并表示:“亚东图书馆是新文化运动中最重要的出版机构。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并未迅速响应,而亚东图书馆和汪孟邹则整个参与其中。”
林英进一步指出,亚东图书馆在推动白话文运动和新式标点普及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本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就是由亚东图书馆出版的。同时,标点白话小说的出版也极大地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发展。”
关于亚东图书馆旧址的保护问题,林英表示学界正在讨论是原址保存还是迁移至绩溪保存,林英认为“首选还是原址保存。如果原址保存存在难度,那么将其放在绩溪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林英还曾在《地缘与出版:以亚东图书馆为考察中心》一文中探讨了汪孟邹的地缘关系与亚东图书馆之间的紧密联系。在采访中,林英再次强调了安徽与亚东图书馆之间的深厚渊源,指出“做出版需要联系很多文化资源,汪孟邹最能仰仗的就是安徽的地缘关系,正好近现代安徽的文化人物特别的不同凡响,汪孟邹与他们的关系又特别的近。”
对于安徽籍作者与亚东图书馆的关系,林英认为这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表示“不仅是陈独秀、胡适,还有高语罕等安徽籍的作者为亚东图书馆做出了贡献,同时亚东图书馆也为他们提供了出版平台,助力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亚东图书馆作为出版基地大力推动,胡适、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可能也无法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叶新 北京印刷学院教授
亚东精神是“徽骆驼精神”在出版方面的反映
4月28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北京印刷学院的叶新教授,就亚东图书馆旧址的拆建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叶新教授提出了四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一是原址保留;二是将旧址移至相关博物馆,如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或上海近现代出版博物馆;三是搬回绩溪;四是拍摄照片并详细记录尺寸,以备将来根据这些资料重建。不过,叶教授特别提到:“从徽州人的角度来说,还是希望旧址能放回绩溪,这样或许能更好地展现亚东图书馆的物质形态。”
记者注意到,叶新教授对亚东图书馆及其精神有着高度的关注。他曾在2023年7月在安徽绩溪主持了“亚东图书馆创立110周年暨《中国出版家·汪孟邹》出版学术研讨会”。他解释说,亚东精神实际上就是“徽骆驼精神”在出版领域的体现。他引述胡适先生的话:“要努力做徽骆驼”,这种精神体现了吃苦耐劳和创新。叶教授认为,亚东图书馆之所以能在出版界崭露头角,正是因为它出版了大量创新性的诗集,并对古典文学进行了标点整理。
谈及亚东图书馆在出版史上的意义,叶新教授指出,作为出版社,亚东图书馆在出版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并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引领作用。他详细阐述了亚东图书馆的三大贡献:首先是出版了大量文学和新文学方面的书籍;其次是对古典文学书籍进行了整理和标点,包括《红楼梦》等经典作品;最后是出版了一些思想方面的著作,如《胡适文存》等,这些都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章玉政 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博士 
亚东图书馆编辑所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值得被保存下来
4月29日晚,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博士章玉政。他认为,亚东图书馆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策源地,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关键阵地。其前身芜湖的科学图书社,曾创办了安徽省首份宣传新思想的报纸《安徽俗话报》。在陈独秀、柏文蔚等人的支持下,汪孟邹在上海创立了亚东图书馆,出版了众多带有新文化标识的进步书籍,成为全国文化界和出版界的典范。胡适与陈独秀的相识与携手推动新文化运动,亚东图书馆的汪孟邹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亚东图书馆的物质遗存已经变得极为稀少。上海温州路27号这处编辑所,作为亚东图书馆推动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无法估量的文化价值,因此急需被保存下来。
对于保存的方式,章玉政提出了两种建议。首先,最优的选择是原址修复保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现场和文化情境,让后人能够亲身感受到亚东图书馆曾经的辉煌与贡献。然而,如果原址保护存在困难,另一种可行的方案是将编辑所整体拆除,然后迁回汪孟邹的故乡安徽绩溪。在那里,可以整体规划并建设汪孟邹纪念馆或亚东文史馆,以此形式来保存和传承亚东图书馆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绩溪文物所:已去现场采集影像资料 希望可以将砖雕门楼迁回    
在这次采访中,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陈思航和朱莉曾在2023年10月联系上海相关部门,呼吁保护亚东图书馆旧址。当月,他们收到了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的回复。回复中提到,温州路27号和长沙路149弄正贤坊28栋涉及的地块位于南京东路街道的009街坊和010街坊。这两处旧址被认定为一般历史建筑,但尚未列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海市红色资源名录(第一批)》。目前,规划部门按照一般历史建筑的标准进行了相关规划安排。
对于将拆下的部分建筑运回绩溪的建议,房管部门经过综合评估表示可以配合进行拱门建筑的拆卸工作。然而,鉴于房屋墙体老化,拆卸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所需经费也会较高。相关部门表示将会持续关注这两个街坊的规划建设进展情况,并加强史料研究工作。
亚东图书馆的创办人汪孟邹的老家在安徽绩溪,因此上海亚东图书馆旧址遗迹的拆建问题也引起了绩溪文物部门的关注。4月29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到绩溪县文物所(博物馆)的一位负责人。他介绍,一周前,在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后,他亲自前往上海市温州路27号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返回绩溪后提交了相关情况的报告。
图片
砖雕门楼
这位负责人表示,在现场他们发现了刻有“安且吉兮”字样的砖雕门楼,这与史料文献能够相互印证。他们不仅测量了砖雕门楼的尺寸,还采集了整栋建筑的影像资料,以便未来能够复刻1:1的模型,在博物馆中“还原”这座砖雕门楼。
他强调说:“亚东图书馆的旧址是历史的见证。”他们非常希望能够将这座砖雕门楼运回汪孟邹的故乡安徽绩溪,让更多的人了解亚东图书馆以及那段历史。然而,他也提到拆除和运输工作的难度都较大,他们会继续与上海方面进行沟通和联系。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魏鑫鑫  摄影报道
编辑  张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