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人命引发的思考,遥遥领先的智驾和安全哪个重要?

4月26日,问界M7高速追尾洒水车后起火,导致三人丧生的新闻登上了热搜。事故太过于惨烈,而且出事的车辆还是以智能驾驶著称的华为问界,于是各种声音,各种节奏都来了。这起事故中,品牌方有多大的责任?我们是否应该口诛笔伐?
图片
一、问界没保护好自己的车主。
在现行法规之下,L2级别的智能驾驶,事故的责任人肯定还是驾驶者。AEB只是锦上添花,并不能作为安全的最后保障。至少法律层面是这样的。
不过作为一家车企,一个品牌,既然以主被动安全和智能驾驶作为主要宣传的卖点,那么它就有义务保护好车内成员。碰撞测试的标准是60km/h,那只是车辆安全的下限——是给5-10万的廉价车作为参考的。一辆车卖到了20万,30万,安全标准也应当提高。很显然,这次真实事故中,问界M7的表现是不合格的。
图片
至于说碰撞后起火,包括车辆没有解锁,车门打不开,具体原因我们看后续的调查结果。不过目前也可以给一个初步结论:车辆碰撞后应该自动解锁,而且至少有一个车门能打开,显然这辆问界M7并没有做到,猜测可能是车辆严重变形导致。(也有可能是撞击导致断电,无法自动解锁,不过据说气囊弹出,那么应该可以排除这种情况)
车辆起火部位在车头,并非电池起火,应该是发动机(增程器)起火点燃全车。
图片
这两点问题是车企应该注意的,但是这大概率并不是车内成员死亡的原因。根据遇难者家属马女士爆料:开车的是马女士的弟弟,她的丈夫和儿子坐在后排,她的丈夫被救援出来,依旧没能幸免遇难,也就是说在碰撞发生时,车上成员就已经受到了严重伤害,甚至已经死亡。即便车辆不起火,车门可以打开,恐怕也无济于事。
如果车上三人都系了安全带的话,那么M7的被动安全确实无法让人满意。
二、和新能源安全无关,别被带节奏
图片
事故发生之后,我个人就刷到了不少别有用心之人,说什么新能源汽车不能买,省油不省名之类的言论,节奏带的很让人恶心。本次事故并非是电池起火,反而是发动机舱先烧起来的。如果这是一辆纯电车,没有发动机和相应油路的话,或许反而不会起火。我们对电池安全已经足够重视了,目前看至少在这起事故中,电池并没有成为车辆安全的短板,相反,是发动机、汽油燃烧导致了整车燃烧。
另外,此前丰田雷克萨斯LM也发生了类似事故导致人员死亡,起火部位同样是车头。雷克萨斯LM可不是新能源车,而且售价是问界M7的十倍。
图片
三、关于智能驾驶的思考
车企总是给我们演示智驾系统有多先进,可是出了事故,却要驾驶员、消费者来负责。这就很矛盾,不是应该谁开车,谁负责吗?
所谓的自动驾驶,现在分为L1到L5有5个等级,L1不用说了,就是替你匀速踩油门,也就是定速巡航,开车的还是你。L5级是完全自动驾驶,开车的是车不是人,甚至有没有方向盘都无所谓了。L4是有条件的全自动驾驶,比如说在特定路段,或者特种车辆,人也无需介入。而L2和L3之间的界限就没那么清晰了,可以简单理解为L2以人为主,L3以车为主,但是特殊情况人需要接管。
图片
这样问题就来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属于又开车又不负责,基本上已经不用人接管了,可是出了问题时,系统又可以光明正大的甩锅。
另外,又有谁知道,你的车究竟智能到什么级别?听说特斯拉智能驾驶厉害,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特斯拉的FSD在中国不能用。都说华为的智驾厉害,可是华为鸿蒙智行只有搭载激光雷达的智驾MAX版才是完全体。仰望U8做到了最高130km/h自动刹停,它是不是每次都能刹停?如果100次只能做到99次的话,那最后一次我不希望车上有我。
图片
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所谓智能,同样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在一个命运的十字路口,“智能”过去了,毫不拖泥带水,遥遥领先,身后一片赞美之声。而安全选择驻足观望,显得相对笨拙。这条路上,我希望车企一步一个脚印,技术上可以突飞猛进,可是安全方面还得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