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继承房产都不需公证,现5万存款也不需了,还应该持续扩大?

亲人去世后,家属继承遗产,在我国规定还是比较繁琐的。其中最繁琐的就是如何证明“亲属有权利继承遗产?”,一般来说,遗产主要就是房子、存款、国债等等资产。各个部门,例如房产管理部门、银行等机构为了妥善起见,都要求民众办理继承人公证,持公证书来办理。
图片
但是办理公证,也会遇到如何证明“亲属有权利继承遗产?”的问题,需要开设大量的证明和跑各个单位,同时办理遗产公证收费可是不低的。目前的公证费用是,最高按遗产数额的2%收取,最低200元,证明土地使用权出让,按标的额不同,在0.3-0.01之间收取,证明其他经济合同的,按照1%-0.05%收取。大家愿意出这笔这么大的费用吗?
其实为了便于继承遗产,降低亲属的继承费用,各部门也是在简化手续,早在2016年,也就是8年前,《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就发布了,继承或接受遗赠房屋,申请办理房产产权登记时,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房产登记机关不应再强行要求办理继承权公证,未办理继承权公证不应成为房管部门拒绝办理房屋产权登记的理由。
图片
在实务操作时,亲人过世进行房屋所有人更名之时,可以使用公证书进行改名,也可以将有权继承人汇聚一起,不需要公证书,在房屋交易中心签署文件,承诺对自己的签字负责,就可以进行房屋产权过户。住建部门只承担见证义务,未来产生纠纷,由遗产继承人自行到法院起诉。
房产的价值那么巨大,都可以不用公证书就可以办理过户,但是在银行的存款和国债等金融资产,之前却一定需要公证书,这也让很多民众不满。其实在2021年,原银保监会也发过《简化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相关事宜的通知》,当时是确定取款去世亲属1万元以下的存款,不需要公证书了。但是对于取款去世亲属5万元以下的存款,各家银行可以自己掌握。
但是在实务操作时,很多银行仍然坚守着上个世纪的《储蓄管理条例》的老规定。这导致遗产继承人流程非常麻烦,不论账户内是有着几千元还是几万元,甚至更多都需要去到公证处做公证。那么做公证的过程也是相当繁琐的,需要将有财产继承资格的亲属聚齐,然后还要去公安部门调出各种档案文件,之后公证书才能完成。
图片
即使在2021年新规之后,不少银行避免未来出现其他遗产继承人起诉银行的情况,仍然从严执行,也就是说只要取款1万元之上,仍然坚守过去的老规定,要求提取存款的亲属提交公证书。也就是说1万元以上的金融资产手续提取仍然非常麻烦。
终于在2024年4月26日,央行、金管局正式发布新规,将存款、理财产品以及国债全部纳入,如果有亲属去银行提取已故亲人5万元以下的这些金融产品,不再要求公证书。大家可以将此认定为简化提取已故亲人金融遗产的流程。此次央行和金管局明确了,未来各家银行应该宽松了吧?
其实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而银行存款的客户群体大部分又是老年人,这个新规可能对于继承人是一个福音。但是未来是不是银行等金融部门还可以持续的简化提取手续呢?
房地产交易部门已经做出了尝试,针对这么大价值的房产过户都放松了,房屋遗产继承多年的“公证”环节已不再成为必需,那么针对存款提取,为何不能更宽松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