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丨国乒一代代,凭啥惹人爱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李睿 沈听雨
图片
乒乓球被誉为“国球”。记者 李睿 摄
5月1日,2024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沙特大满贯拉开帷幕。中国乒乓球队的12位运动员又将奔赴新的赛场。
进入奥运年,国乒比赛接踵而至。春节以来,无论是国际乒联的釜山团体世乒赛、澳门单打世界杯,还是WTT的新加坡大满贯赛、仁川冠军赛,国乒的每次比赛,都能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一波热潮。
就拿不久前刚结束的澳门单打世界杯来说,比赛门票开售后,仅2.24秒,半决赛和决赛门票便被抢购一空。开赛后,相关词条更是高居微博热搜榜,央5收视率一度超过黄金时段热播剧。
特别是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与王曼昱的决赛中,陷入困境的孙颖莎在比赛间隙,面对观众,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如入无人之境的场景,被反复热播,余音不绝。
国乒已经火了几十年,不仅热度不减,反而吸引了更多年轻人。
图片
4月21日,2024年澳门国际乒联女子世界杯决赛间隙,孙颖莎面对观众,如入无人之境。图源《中国体育》
传奇
国乒的传奇先要往前溯源。
位于上海市的中国乒乓球博物馆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七大项目的奖杯在展厅中央缓缓旋转。仔细观察每座奖杯上镌刻的姓名与国籍,只见一排齐刷刷的“CHINA”。满满当当,都是国乒打下的江山。
据中国乒协官网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有117人成为世界冠军,共获得262枚金牌,其中奥运会金牌32枚,世乒赛金牌158枚,世界杯金牌72枚。加上4月下旬刚刚收获的两枚世界杯金牌,国乒囊获的金牌数达到264枚。
图片
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展厅内的七座世乒赛奖杯。记者 李睿 摄
中国乒乓,是世界公认的传奇。这枚小白球,被誉为“国球”,也不是徒有虚名。
走进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小球馆,“乒乒乓乓”的击球声不绝于耳,一群比球桌没高多少的孩子,正你一拍我一拍地训练中。
这里,球的数量单位以“盆”来计。“每天大概练五六盆,得打近千板。”20岁的浙江省乒乓球队队员祝佳祺,年前结束了为期十个月的国家乒乓球青年队的生活。
“在中国,乒乓球其实是一项淘汰率高、成才率低的运动。”他说,要成为顶尖运动员,得经过从少体校到省队再到国家队,一级级的大浪淘沙。最后能在国际大赛上冒头的机会,不到万分之一。
“真正练到‘极致’,太难了。”恰也因此,那些能做到“极致”的人,都是传奇
图片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小球馆内,队员正在训练。记者 李睿 摄
马龙,是祝佳祺眼中的传奇。
4月21日晚,2024年澳门国际乒联单打世界杯男单决赛,马龙在落后三局的情况下,绝地反击、连赢四局,摘得男单冠军。拿到最后一分的马龙,松掉了手里的球拍,双手指天庆祝。
屏幕前观赛的祝佳祺,同样振臂高呼。作为乒乓球运动员,他明白这块金牌对于一名35岁老将的份量。
祝佳祺记得马龙的所有高光:2012年秋天,马龙在利物浦男子单打世界杯中“零封”波尔,运动生涯首夺“三大赛”单打冠军;12年后,已有“双满贯”头衔的马龙,第三次登上世界杯最高领奖台。
“像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但就是有人可以做到。”祝佳祺深刻理解了他微信签名里留的那句马龙“名言”: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
图片
4月21日,2024年澳门国际乒联男子世界杯决赛中,马龙庆祝夺冠。图源新华社
在他看来,从“鞍山小马”到国乒领军人,马龙一直保持着低姿态和高要求。
而这两种状态,在很多国乒队队员身上,都能感受到。他们看上去“内向”,但对乒乓球始终坚定,会把每一板球练到“极致”。
乒乓球女单大满贯得主邓亚萍曾在节目上说,有人问她怎样才能成为冠军?她的回答是,肯吃苦、要热爱。
六个字的背后,是她每天比其他人多练40分钟。她说,有了这些,站在球场上才更有底气,“我比你付出更多,凭什么不能赢你。”
遥遥领先,亦或是逆风翻盘,是天赋、是热爱、是信念,更多的还是天道酬勤。任何领域,做到极致方能成就冠军
70后陆利华是国乒的老粉,他见证了国乒队几代人的交接,不变的是这支队伍一直拥有心怀热爱书写传奇的力量。“现在的年轻球员有了更多机会和选择,但国乒队这股拼搏精神、不服输的劲儿和追求极致的态度,始终没变。”
被强者折服,见证传奇续写,这是我们爱国乒的理由之一。
图片
祝佳祺在2023年WTT支线赛曼谷站比赛中。图源WTT
不易
祝佳祺至今仍记得去年9月,代表国家队征战2023年WTT支线赛曼谷站时,身穿中国队服的荣誉感,“路人看到都会投来钦慕的目光。”
骄傲的同时,他又倍感压力,“代表中国参加乒乓球比赛,绝不能输。”
诚然,长胜的传奇,常常让人忽略,最初的国乒也曾历经艰难的起步。
在1953年的第20届世乒赛中,国家队最好的成绩是世界甲级队第10,距离冠军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由失败到胜利,由弱小到强大,一代代运动员的付出,才换来今天的成绩。
图片
2月24日,2024年国际乒联釜山世乒赛男子团体半决赛中,樊振东战胜对手后庆祝。图源新华社
90后黄婧“入坑”乒乓,是在东京奥运会。那时,她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男单半决赛前,樊振东戴着口罩坐在椅子上,低头看着手中的乒乓板。
“那是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和马龙会师决赛前,每场比赛都打到决胜局才分出胜负,可想而知其中的压力。”黄婧说,这张照片让她意识到,一个肩负责任的人,是什么样子。
而赛后,樊振东也用“责任”一词总结自己的首次奥运之旅。他说:“感受到自己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责任,也感受到无论单打还是团体自己上场比赛的责任。”
登顶不易,雄踞更不易。
日本乒乓球员张本智和赢过,也输过,他知道,乒乓球从来没有应该,不是你能赢1号(选手)就不会输给5号6号,也不是你输给5号6号就赢不了1号。
今年3月,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我们一直在夺取冠军,但在世界大赛中,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读懂其中的压力,再看国乒的胜利,尤为动人——
去年底成都国际乒联混团世界杯,场上运动员的每一分精彩球,都会换来身后两排身穿“中国红”队友整齐的振臂高呼;今年初釜山世乒赛女团决赛中,中国队遭遇日本队前所未有的冲击,在1:2的比分逆势下,孙颖莎和陈梦力挽狂澜,成功续写国乒女团六连冠的辉煌。
“为什么中国乒乓球队能长盛不衰?因为关键时刻总有人能站出来。”国乒主教练李隼如是说。
“这团魂,坚定啊。”这是黄婧一次次为国乒着迷的原因。众多如她一般的中国年轻人,在国乒队员身上,找到了“坚定”的载体。
在关键时刻站出来,需要舍我其谁的勇气,需要横扫一切的必胜信念。黄婧说,就像那句常说的话:“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乒乓球队!”
图片
2月24日,2024年国际乒联釜山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女子团体决赛,陈梦(左)和孙颖莎夺冠后庆祝。图源新华社
共鸣
杭州亚运会,让不少杭州球迷更加关注和热爱国乒。95后薛灵兰是其中之一。
经典名场面包括但不限于,混采区男队离场速度赶上赢球速度;“大头”王楚钦在马龙采访结束后丢下一句“跟龙哥一样”转身就撤;孙颖莎和王曼昱互相让话筒,请对方回答问题……
“场上的凶悍,与场下的可爱,打造了‘国乒喜剧人’,反差萌让我觉得,他们就像身边的朋友一样生动、真实。”
薛灵兰说,社交平台上流传的有趣短视频,她刷了一遍又一遍,“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解国乒的一扇门。”
而她真正爱上国乒,是一次无意间刷到一段孙颖莎赛后得知主管教练要离队红着双眼接受采访的视频。
“考古”后薛灵兰发现,原来这位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的“小魔王”,走到如今的世界第一,并非一帆风顺。她曾距离梦寐以求的金牌只差毫厘;又经历主管教练离队,赛前一个人练球,赛后一个人等待尿检,走过了一段孤独的旅程……
“你喜欢的莎莎,靠着热爱和梦想顶过了困境。”80后韩超告诉记者,他经常这样鼓励女儿。
他的女儿韩佳轩,11岁,从小爱打乒乓球。自打东京奥运会成了孙颖莎的粉丝后,对小白球的热爱更甚。今年年初成功进入浙江省乒乓球队,走上了职业的道路。
图片
韩佳轩在训练中。记者 李睿 摄
这位长相是张怡宁和孙颖莎结合体的女孩,被浙江省队主教练王建军认为是“颇有天赋的苗子之一”。
问及以后是否想当世界冠军,小姑娘眨巴着大眼睛,用力点点头,“国家队回来的姐姐告诉我,好好打到国家队,带我去认识孙颖莎。”所以,小佳轩的目标就是打进国家队。
“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韩超告诉记者,因此小佳轩比同龄孩子的内心承受力更强。他说,“女儿长这么大没离开过我们,但她去省队住校,从来没有因为想家哭过。”
韩超认为,这是乒乓球送给小佳轩的成长礼物
而对更多人来说, “你总能在爱上国乒的路上,遇见一些与生活连接的时刻。”薛灵兰说。
当年轻人面对考公还是考研的上岸选择,职场上躺不赢又卷不动的迷茫……这时,与“传奇”的相遇,是对自我人生的一次重新雕刻。国乒的执着与纯粹,带来“正中眉心”般的共鸣。
生活可以曲曲折折,但每个人都必须有一枚自己的“小白球”。如同混双比赛中,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王楚钦会对孙颖莎说:“坚定呵,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