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地心挺进

“上天”“入地”一直是人类渴望揭秘自然、拓展认知边界的梦想。自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已对太空进行了无数次成功探索。“上天”,对于人类来说,似乎已经不是什么难事。相比之下,人类“入地”的本事又有多大呢?
为什么一定要“入地”?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又时不时会给人类带来地震、火山和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人类迫切地希望了解地球。
事实上,迄今为止人类发展所需的全部物质资源都来自于地球。现有的科学研究成果显示,地下深度2公里以内是地下水资源和人类可利用的空间;深度5000米到1万米左右则是能源和资源空间,这里有丰富的油气、矿产和地热资源。据估算,如果平均开采深度能够达到地下2000米,那么我国的矿物和油气资源供给将能够在现存基础上再翻一番。近年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不断地发现一些超深的大气田,都在地下9000米到1万米之间。
此外,随着碳排放问题引发的气候变化日益明显,对于地热的利用也正受到重视。如果能将这些深埋地下的热能置换出来用于发电或者直接应用于生产生活,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表1万米再往下则是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发生的空间。对地球内部的探索,不仅有益于进一步解决人类发展的资源和能源需求,从更长远看,如何及时预测地质灾害、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也需要从尘封在地下的岩石中寻找答案。
“入地”究竟有多难?
如果把地球的构造想象成一个咸鸭蛋,地壳就相当于薄薄的蛋壳,平均厚度大概33公里。而目前人类探索地球的最深记录是20世纪末苏联在科拉半岛上创造的12262米。与6000多公里的地球半径相比,这点儿距离就好像仅仅是在地球的表皮上凿了个小坑。
“入地”之所以艰难,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球表面的坚硬岩石阻隔,要持续向下开凿这些坚硬的石头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其次是温度,钻探深度每下降100米,温度就会升高1-3摄氏度,同时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对于挖掘设备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最后是压力,相比“飞天”只需要克服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入地”面对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地壳深部的岩层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压力作用。当钻探深入地下取出岩心后,形成的钻孔就受到周围压力的作用,很容易垮塌、变形,让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综上,随着深入地下的距离越大,钻探的难度也会成几何级数增加。
纵观历史,人类花了将近4000年的时间,深入地球内部还不到地球半径的2‰。
伸入地球内部的“内窥镜”
基于上述的重重困难,人类对地球内部直接观察一直十分有限。到目前为止,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大多是通过地球物理学等间接方法获得的推测。因此,若想要对地球奥秘进行最直接的探索,必须深入到地球内部获取样品及各种信息。而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
通过数千米甚至上万米的科学钻探,科学家可以揭示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探索地球深部流体系统、地热结构,发现生物起源的线索等,从而解决一系列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因此,科学钻探也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为给地球做个“内窥镜检查”。
科学钻探主要分为大洋钻探和大陆钻探,而世界上最早的科学钻探活动开始于海洋。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启动了第一个科学钻探计划——“莫霍面钻探计划”,目的是要钻透莫霍面(地壳和地幔的接口)。该计划于1961年3月开钻,但由于技术难度大和费用高昂,到1966年8月就被迫终止了。其后,美国又陆续发起了“深海钻探计划”(1966-1983年)和“大洋钻探计划”(1985-2002年)。这两个国际大科学工程,为验证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大陆科学钻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苏联的科拉深井,迄今它仍然是世界最深的钻井。其后,德国、法国、美国、瑞典、加拿大、日本等国也相继开展了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1996年由中、德、美三国共同发起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正式启动。多年来,近万名专家学者和技术工人一道,相继开展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中国大陆环境科学钻探、渭河盆地科学钻探等多个重大科学工程,为我国科学钻探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也许,地心是人类永远想到又到不了的向往之地。但是,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人类的征途并非只有有星际宇宙。探索未知,依然任重道远,让我们心怀梦想,勇敢地向地心挺近! 李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