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5月重点传染病“组团”来袭

本报4月29日讯  正值春夏之交,昼夜温差加大,各类病原体生长繁殖活跃,多种传染病进入高发期。4月29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在即将到来的5月,广大市民朋友需重点关注手足口病、细菌性腹泻、布鲁氏菌病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提醒婴幼儿、老人、特殊职业人群等易感群体及时应对,科学防护,远离传染病威胁。
经综合风险等级评估,手足口病、细菌性腹泻、布鲁氏菌病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被确定为III级风险(中风险)的传染病,需格外注意,一般关注的传染病为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及猩红热。预警信息中,手足口病症状表现为发烧、手、足、臀等部位皮疹、口腔疱疹,五岁以下儿童容易“中招”。为此,日常生活中需要勤洗手、常通风,饮食方面喝开水、吃熟食;起居方面勤晒衣被,及早接种疫苗;如出现症状早就诊、少聚集;托幼机构等需加强宣传教育。如感觉腹痛、腹泻、腹胀,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是患上了细菌性腹泻,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饮水不洁的人群尤易感染,除了养成勤洗手、多通风、喝开水、吃熟食等习惯,需要保持生活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集体单位应加强宣传教育。
兽医、饲养员等与牛、羊、猪等牲畜有接触的职业人群,以及皮毛、乳肉等畜产品加工人员,需加强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据悉,该种传染病发作时患者发热、多汗、出现肌肉和关节疼痛、浑身乏力,淋巴结肿大,对此,需加强个人防护,不直接接触病畜流产物;做好环境消毒,特别是对污染区域和用具及时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在田地、山区从事生产生活的居民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人群需警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旦感到发热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时需及时就医。市民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应避免长时间在草地坐卧,外出时穿长袖浅色衣服,扎紧裤腿,可涂抹含避蚊胺成分(只推荐两岁以上使用)的花露水。
传染病的入侵往往源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如不洗手或不注意饮食卫生。专家提醒,积极防治传染病,应从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做起,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和医疗资讯,如发现异常症状及时求医,为自己与家人筑起多层防护屏障,共度健康明媚的五月时光。
图片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于波 实习生 丁俊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