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兰亭集序》

早上海志愿者
上周二下午,我骑着电动车到申城闵行老年大学楷书中级一班读书,徐峰老师对我交上作业《兰亭集序》给予了鼓励和表扬。
图片
 >
徐峰老师说:书写《兰亭序》其特点一:气韵自然,神采飞扬。《兰亭序》全篇二十八行,共计三百二十四字,在书法作品中可称得上是“大制作”了。章法贵在统一,然而,羲之若没有全局观念,没有贯穿始终的神意,是很难将其统一起来的。如下图所示,我们将每-单字的重心连接起来, 单看重心示意图就能很清楚地发现: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字, 羲之写来从容不迫,气贯始终,使众多的变化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 难怪董其昌评《兰亭序》的章法为古今第一。
图片
 >
徐峰老师说:书写《兰亭序》其特点二:左顾右盼,上呼下应。行书的书写行气是很重要的,章法也是如此。字和字之间,需承上启下;行和行之间,也应相互逊让。每个字的重心正斜不一,导致了每一行中有正有斜。《兰亭序》 在字形上有正有奇,正多需奇来化,奇多则要正来补,通篇看去正正奇奇,跌宕起伏,而又相互照应,顾盼有情,妙不可言。
图片
 >
徐峰老师说:书写《兰亭序》其特点三:疏密聚散,大小错落。《兰亭序》是一篇橫幅作品,横幅的形式-般是字距较密, 行距较疏;作品上沿较整齐, 下沿错落;竖有行,横无列。王羲之在运用上字距密但不觉寒乞,行距疏而不显远离,其中距离感的把握十分到位。通篇的疏密,使得虚处生灵、实处存厚,神采自然天成。《兰亭序》中字的大小,也是因字而异,特别是每行下方的字就纸而排,大小错落,合乎情理,没有丝毫的勉强造作。
图片
徐峰老师说:书写《兰亭序》其特点四: 长短互用,粗细相生。这里的长短、粗细指的是一行字的外形。由于字的大小不同,从每一行的排列来看,有出有进,产生了粗细变化。从大处着眼,二十八行字,有宽有窄,有直有曲,有长有短,整篇构成自然神奇。
图片
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朝代,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