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穿过月亮的旅行》重温上世纪90年代的纯真爱情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30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田雨晴)“片中张子枫饰演的林秀珊和胡先煦饰演的王锐,为了中秋相聚给对方一个惊喜,不约而同乘火车到对方的城市,几次彼此错过。旅程中两人都经历了社会百态,也感受了心灵相依,在物质并不丰裕的时代收获了满满的浪漫和质朴纯真的爱情!”
图片
主创与武汉观众互动,从左到右分别是导演李蔚然、男主胡先煦、女主张子枫、总制片人张宇、现场主持人。 记者万建辉  摄
4月28日下午,电影《穿过月亮的旅行》在武汉万达群星城影城路演结束,主创团队被武汉影迷打围。导演李蔚然在回答影迷提问时说,影片确实以纯爱温馨为基调,有许多浪漫情节,这部片子有一个核心,就是不能让世俗的生活淹没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浪漫,就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对生活保持热情,充满这种浪漫心情。
记者在现场能听出李蔚然是在讲故事设置的时空背景,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广州和深圳,来自乡村的打工青年,一个在广州的建筑工地,一个在深圳的食品厂流水线上,都住集体宿舍,在IC卡电话亭排队打电话才能联系到对方,周末、节假才能在有限的休息时间相聚。王锐面对电视采访说了建筑公司的好话,才赢得了中秋一天批假,为的是去看林秀珊。林秀珊因在规定时间可以包一千多个饺子,是生产线上的生产能手,获得了奖励,买了王锐喜欢的口琴,想给王锐惊喜。林秀珊的账本密密麻麻地记了账,比如去广州的火车票花去30多元,给王锐买的皮鞋花了多少钱。
图片
《穿过月亮的旅行》海报。
辍学放牛、乡村洞房、绿皮火车、锈迹斑驳的车站与铁路线、手持大哥大的港商、王锐的中分发型、录像放映室、小夫妻可开房的旅店……影片呈现了妥妥的90年代,70后和85后的真实青春记忆。现场有观众说,正是这样的真切感受,让观众对这对像极了情侣的小夫妻充满了代入感,对他们的周遭、处境,以及彼此间两小无猜,完全未被污染的感情深信不疑,且感同身受。正是那样的物质清贫时代,能酿就如此质朴、纯真的情感。当两人中秋夜第三次坐上火车,只是希望火车错车时,能看到对方一眼,因为第二天必须到岗上班,有观众表示,看到这里,为小两口揪心,眼泪不自觉流出来了。
图片
《穿过月亮的旅行》海报。
《穿过月亮的旅行》改编自迟子建的中篇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迟子建其实是把故事设置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两座城市之间的。小说描写了一对因进城打工而两地分居的年轻夫妇,在中秋节那天都意外地得到了一天假,于是他们不约而同踏上火车去看望对方,想给彼此一个惊喜。哪知,两个惊喜一交错就变成了忧愁,想象中的团圆夜泡了汤。一天下来,两人分别坐了四趟火车,最后却只能在相对而行的车上对望了一眼。奔波一天,到头仍天各一方,爱的温情中透着辛酸。
故事的进行中穿插了两人车上亲历和回忆的片段性情节,时间跨度十年,内容涵盖这对年轻夫妇的成长史、恋爱史、婚姻史、生活史,以及社会底层普通民众斑驳的众生相。
电影《穿过月亮的旅行》显然吸收了这些情节,如王锐回忆辍学回乡种地、放牛,吹口琴追同样中断学业的林秀珊,两人彼此爱慕,冲破阻挠走到了一起;林秀珊在火车上,对面坐着警察押解的面善帅气的犯人,拿出送王锐的口琴,恳请警察让犯人吹最后一次口琴。
图片
现场热情的武汉影迷。 记者万建辉  摄
有观众问导演,王锐在站台跑掉了一只皮鞋,到了火车上,他干脆把另一只皮鞋扔到站台上,好让这双鞋能完整地有一个新主人,这样的情节安排是为什么?导演李蔚然说,这样的安排当然是传递一个信息,爱心是可以传导的,温情是可以扩展的,两位主人公对彼此的爱,感染着周围的人们,让空气中都弥漫着爱与温存。
【编辑:丁翾】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