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之美

早上海志愿者
我在祖国各地风景名胜区旅游时,发现不少景区的石壁上錾刻有一些凿石摹壁的字、词或诗词或短语,一般称之为“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文字,多镌刻在险峰巨石之上、风景绝佳之处。一块天然的石头,被镌刻了文字,便不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从此有了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力量。“摩崖石刻”除非在悬崖峭壁之上,一般在安全的情况下几乎每一处大型石刻的文字前面,都有游客排队等着拍照、留影。这些先贤或名家的摩崖石刻,对游人而言,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审美的享受;对景区而言,是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更是点睛之作,为景区旖旎美丽的风光锦上添花。这些摩崖石刻,犹如建筑上的一种“品题”,使整个建筑有了画龙点睛的醒目焦点。
公园无石不秀,景点无石不雅。这些摩崖石刻,以坚石刻之,以期久远。石刻年代远远近近,字形大大小小,字体形形色色,庶几每一个题词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或一个传说。那些故事或传说,或美丽动人,或波诡云谲,或真假难辨,但是总能给人琼思遐想。佛、寿、龙、虎、奇观、仰止、青未了、凌云直上、曲径通霄、回头是岸等石刻,那一个字,或一个词,或是一句短语,却承载或隐匿着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等的多元信息与时代密码。
我去山东泰山旅游,竟然在一片大水漫过的一个大石坪上,镌刻着一部《金刚经》,字大如斗,气势磅礴,遒劲古拙,篆隶兼备,郭沫若论定为“此齐人所书”,历经1400多年的风雨剥蚀,尚留下1067个字,书法界一致推为“榜书第一”。由于年深日久,不少字被水长期浸浊而给磨平了,由此,这里命名为“经石峪”。然而,那些笔墨酣畅的石刻,却笔势奇古雄秀,龙飞凤舞,笔舞句跃,历历可见,令我美感顿生,叹为观止。摩崖大字,一般镌刻在壁立的石崖上,这里竟然錾刻在平铺的石坪上,殊为少见。还有遗存于岱庙东御座前的《泰山泰石刻》,立石于公元前209年,李斯所书,现存残字十个,举世公认的小篆鼻祖“第一碑”。而到了泰山顶上,那些石刻更是随处可见:通幽、天衢、昂首天外、雄峙天东、登高必自等等,挥毫书丹不止,斧凿刀刻不休。泰山由于被誉为“九五之尊”,历朝历代许多帝王将相前来顶礼膜拜。据司马迁《史记》载:春秋战国前,就有72代帝王首领来泰山祭天,视泰山为祥瑞征兆之地。泰山被神化了、仙化了。因而,帝王们即兴就挥毫,兴起就泼墨,使得整座泰山处处是赫然醒目红字的摩崖石刻,到处是帝王将相的书法展示;还由于这里楷篆隶行草各种书体并存并茂,美美与共,故而泰山亦被称为一座文化之山,书法之山,石刻之山。泰山的海拔并不高,它的地位却有万仞之高。
有一次我去海南三亚,在著名景点——天涯海角那里,见到了在大石上錾刻着“天涯”“海角”“海阔天空”“南海一柱”等题字。总的意思这里是天之边缘,海之尽头。原来此处古代时是流放犯人之地,今天因三亚旅游促销,宣传有方,竟然成了一处热门的旅游打卡地,游人络绎不绝,情侣成双成对。
长江瞿塘峡险峰对峙,气象宏伟,上接苍冥,下驻江堤,是三峡中最短的峡谷,却是最为险峻的关隘,号称“天下雄关”。尤以夔门段山势更为雄奇,更加惊险,因而有“夔门天下雄”之巨擘大字镌刻于摩崖之上。环境与石刻相得益彰。
无锡的鼋头渚,是一处兼有江南园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与大自然浩瀚太湖、丘陵山崖完美结合的风景名胜区,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有诗赞曰:“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每当我伫立湖边时,但见前面山崖石壁上“横云”与“包孕吴越”,两条气势磅礴的石刻赫然在目,字字神气俱足,笔笔功力不凡,让我顷刻有一种赏心悦目之美感。这几条题词石刻的精彩点缀,便将优秀的中国诗词与书法艺术融入了大自然,不但为此处的风景名胜注入了浓郁的文化内涵,更加衬托出太湖的壮阔与壮美、风景的旖旎与隽永。
红石峡在陕北榆林市北3公里处,在峡谷西侧330米长的石壁上竟然布满许多题词石刻,一川石刻,满河经典。据统计共有170条之多,字大者约6米,小者寸许,篆、隶、楷、行、草齐全。写风光之秀的如“雄镇三秦”“天成雄秀”“蓬莱仙岛”“塞北江南”等;写地势之险的,如“天限南北”“雄吞边际”。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字迹苍劲有力,粗犷凝重。而刘志丹等人题刻的“力挽狂澜”则笔力雄健,刚毅挺拔。抗日名将马占山所书“还我山河”字迹拙朴有力,雄秀强劲,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寸土不让,抗战到底”的决心与信心。而石壁上“力争上游”的题刻,使人想起1958年大跃进时“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领袖号召。睹物思人,感慨万千。总之,红石峡题词石刻琳琅满目,多姿多彩,词刻并茂,美不胜收,催人向上。
宋代诗人陆游说:“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然而,石头真的不能言语吗?你领略过秦朝李斯的《山石刻》和汉代《礼器碑》《石门颂》《张迁碑》的神韵吗?你欣赏过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维纳斯》《胜利女神》的风采吗?东西方人类的艺术杰作皆以石头为材质,向人们表达了美的神韵,深刻的思想,倾诉着最具学术价值和艺术性的语言。而摩崖石刻体现的是一种中国传统书法之美,借助于石壁,使得平面的书法之美与立体的石壁之美相得益彰,相映成美,这是中国诗词与汉字书法艺术以岩石为载体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在大自然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佳构。汉字石刻,小者不盈寸,中者如尺幅,大者大如丈。前些天,我去嘉定古猗园有块石碑上写着草体的“寿”字。无巧不成书的是,我有一回去广西漓江碧莲峰,那里除迎江阁外,园内还有鉴山楼及南厄古道旁的大量石刻。最著名的要数绝壁上清代王元仁手书的“寿”字。该字内含“一带山河,少年努力”八个小字;细看,可以看出十四字:“一带山河甲天下,少年努力举世才;如果会看,甚至可以揣摩出十六字,甚至更多的字。还有在山东青州的云门山上见到一个巨型摩崖石刻“壽”字,这是一个繁体“壽”字,字体端正,硕大魁伟。据介绍,它竟有7米高。这要比嘉定古猗园的那块石刻大得多,或许是我已知的最大的摩崖石刻单字了吧!
倘若石刻题词是某一著名的学者或书法家所写,那么它就是墨中之宝,身价百倍了。桂林叠彩山洞顶上方石壁上“叠彩山”三字为著名书法家沈尹默所书,字迹工整挺秀,圆润俊朗,为名山风景添彩增辉,成了当地一道熠熠生辉的文化艺术古迹。
由摩崖石刻使我联想到,人来到这世界总要留点痕迹吧。不能糊里糊涂浑浑噩噩就这么过一辈子吧。回顾历史,老子留下《道德经》,孔子留下《论语》,李时珍留下《本草纲目》,徐霞客留下《徐霞客游记》,曹雪芹留下《红楼梦》,李冰父子留下了都江堰,李春留下了赵州桥,王选留下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袁隆平留下了高产水稻,屠呦呦留下了青蒿素……他们留下的名著或造福于人类的“产品”,如日中天,灿烂辉煌,不仅给人类带来福泽,还创造了历史,令人高山仰止。
在人类书写史上,人们将石头用作生产生活工具外,还将它用作记录文明、传承文化的载体,一来因其坚硬,耐磨损,不似纸质书本不耐岁月;二来因其裸露露天,体积庞大,有较好的宣示功能,因此,以石记史,以石为文,代不绝笔。我国有成千上万、浩如烟海的摩崖石刻: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大足石刻等等,之所以留存至今不被湮灭,石头的不腐不朽真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只要有名山大川就有摩崖石刻;且山川越闻名遐迩,越引人入胜,石刻就越多。许多摩崖石刻,形象生动,字跃句舞,翰墨飞扬;更有些石刻由于书家、刻家的功底深厚,功力非凡,让人观之美不胜收,乃至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