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真不需要“游戏防沉迷”

文字 | 黄友龙 谷科锐
采访 | 黄友龙 谷科锐
运营 | 高 磊
责编 | 邢子蕴 黄玺澄
指导老师 | 王辰瑶
图片
想象一个场景:结束一天的学习和活动后,你兴冲冲回到宿舍,打开电脑,想痛痛快快地玩上两把游戏,却发现屏幕上赫然出现一行字:“对不起,您无法在这段时间玩游戏!”
扫兴可能不过如此。
2024年3月3日一则关于人大代表提案“建立大学生防沉迷机制”的新闻冲上了热搜,反对观点不绝于耳。
提案的初衷是认为刚成年的大学生很容易对网络游戏成瘾,因此有必要延用未成年游戏防沉迷机制。
典型的反对观点如:“不可理喻,大学生作为已经成年的人,有资格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安排生活。”
更有网民激动地表示,“都给大学生限制了,应该给全年龄段的人安上限制!所有人都不应该娱乐!”
我们注意到:建议是从“可能的后果”出发的。反对却是从“应有的权利”出发的。不在一个维度上的观点,就很难在公共生活中认真说理了。
家小书则试图把“大学生可不可以自由打游戏”作为一道论证题,以下是我们在调查和访谈后对这一问题回答。
先说答案:大学生真的不需要游戏防沉迷机制。
图片
出于学业考虑:理由不成立
建立大学生玩游戏防沉迷机制,最直接的初衷应是阻止过度游戏荒废部分学生的学业。这也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而是否荒废学业最直观的标准是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并取得学位证书”。
为此,我们调查了近几年大学生毕业并获得学位的状况。
图片
(数据来源: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文献-高等教育统计数据)
据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数据,从2016年到2022年,每年毕业的本科生中97%以上的毕业生能够获得学位证书,且获得学位率逐年上涨,2022年更是达到了99.6%。
同一时期,网络游戏也在快速发展。
根据2020年12月18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6年到2020年中国游戏用户户规模从5.56亿增加到6.65亿人。
另据UserTracker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监测数据,我国移动游戏用户市场中35岁以下用户占比主导,其中30岁以下用户占比达到52.8%。显而易见,这一部分用户中有很大比例是在校大学生。
这说明:过去的几年里,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在没有游戏防沉迷机制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学业。
图片
图片
出于快乐考虑:理由很充分
对于打游戏这件事,大学生们是怎么看的呢?
家小书对48位来自不同大学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的受访者表示每日使用网络游戏不超过1小时。仅有2.08%的受访者每天游戏超过3小时;而且大部分同学对过度游戏的危害有明确认识:
图片
(大学生对过度游戏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明确认知(家书调查并制表))
而当我们问及是否被访者是否赞同在大学生中实施游戏防沉迷机制时,接近90%的人选择了:否。
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清楚地知道过度打游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能力管理自己打游戏的行为,并明确不希望外部干预。
一些同学在采访中进一步阐述了他们对打游戏这件事的看法。南京的小邵同学说:“因为(游戏)就是能够给我带来很纯粹的快乐啊!”
上海的楠楠同学说:“有些游戏,像p5(女神异闻录5),有很好的代入感,就好像度过另一段人生一样,不管是作为旁观者还是代入自己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北京的小轩同学说:“比起我的其他爱好,比如看戏啊什么的,感觉游戏门槛最低,从我们学校到城里去一趟,地铁2h起步。相比起来,游戏可太方便了。”
南京的阿翔同学认为,虽然他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快乐,但游戏的乐趣是独一无二的。“现实太严肃了,已经容不得幻想和想象存在了。游戏里我可以当大英雄,现实里机会渺茫。”
答案很明显:对于大学生来说,打游戏就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快乐体验。
虽然大多数人打游戏的日时长没有超过目前防沉迷建议所说的“2小时”,但设时间限制本身就会让这种快乐变得不快乐。
正如一位同学所说,不希望自己的快乐变得不纯粹,也不希望快乐还要瞻前顾后。“自由地玩两小时以内和被限制地玩两小时以内是两种感受。毕竟,我没有耽误自己的正事。”
图片
解决心理问题才是关键
高校中的确存在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的个案,但采取“一刀切”的处理方式并不恰当。重视对个别沉迷案例的关注,不意味着大家都要“连坐”。
而且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很多,个体差异也很大。如早年前一项《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指出,“大学生一旦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方面出现困惑,就会更多地表现出利用网络来掩盖和回避现实中的痛苦和困惑,长时间乐此不疲地重复上网活动,增加上网时间,造成网络使用过度,欲罢不能。”
与其为所有大学生设置游戏防沉迷系统,关注并帮助解决个别学生游戏成瘾背后的问题才更为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滨.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06):1425-1427.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06.06.034.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家书工作室”。
本文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WeChina微观中国”项目、未来编辑部一流课程的学生实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