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向南极 | 张保军:与南极的十年之约,我做到了!

2024年4月16日,“雪龙2”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停靠在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宣告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圆满完成任务。
2024年是我国极地科考40周年。从被《南极条约》大会“请”出场外喝咖啡,到把第一面五星红旗插在南极,再到在南极冰盖之巅建立考察站……40年来,中国正一步步迈向极地考察强国之列。
从1984年首次中国南极考察开始,武汉大学先后选派近200人次参加中国40次南极科学考察和17次北极科学考察,是国内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
在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新闻联合武汉大学策划推出系列报道《40年,向南极》,讲述武汉大学历届极地科考队员们的故事。今天推出第八篇《张保军:与南极的十年之约,我做到了!》。
图片
十年前,他作为学生参加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十年后,他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一名老师,再次踏上南极大陆。他说,十年两赴南极,是和与南极的一个约定。今天,我们走近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保军,来听听他的南极故事。
记者见到张保军时,他刚结束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返回武汉,长期在南极低温、烈日、大风天气下作业后,他的脸庞仍显得有些黢黑,身体上也还有着些许的不适应,“在南极几乎无菌的环境下还没什么问题,一回来反而鼻炎就犯了。”张保军打趣道。
十年前在南极越冬 十年后再次出征
2013年,还在武汉大学读博士的张保军,跟随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南极,参与北斗导航系统的全球跟踪站建设、观测和维护,还要对中山站的验潮站进行修护,第一次去南极,他就成为了中山站的越冬队员,在那里足足待了四百多天。
当时,初到中山站的张保军被大自然的神奇所深深震撼,附近的海冰上,还能看到冻结起来的浪花,“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就像动画片《冰雪奇缘》里的场景一样,很神奇。”
图片
张保军(左一)参加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 在中山站越冬
时隔十年再赴南极,张保军显得从容了许多。他说,尽管是二次出征,但感受却不尽相同,“两次去的地方不一样,第一次去完全是一种新奇的感觉,这一次会更有规划一些,也投入了更多精力参与到科研和建站的过程中。”
挺进罗斯海 建设秦岭站
在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张保军的主要任务是参与秦岭站建设、布设验潮站以及GNSS跟踪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的建设。
秦岭站位于西南极洲罗斯海西部特拉诺瓦湾南部的恩克斯堡岛上,建筑面积5244平方米,该地区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十分有利于研究地球系统中能量与物质交换、海洋生物和全球气候变化。
谈起秦岭站的建设过程,张保军说,这是他永生难忘的一段经历。建站的工期紧、任务重,不仅是现场的施工人员,所有的科考队员都要参与进来。张保军先后承担秦岭站主楼、后勤中心的檩条基座以及两个直升机停机坪的安装工作,还要把外墙板的保护膜撕除。
图片
张保军正在秦岭站执行科考任务
出发前原本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没曾想到,现场的作业强度远远出乎张保军的意料,“本来以为自己是老队员,经验更充足一些,刚开始也觉得还行,后来发现到现场还是有点吃力。”
每天工作13个小时 奋战40余天
建站期间,科考队员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3个小时左右。不仅要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在罗斯海地区,严寒、低温和大风天气更是家常便饭,无形之中为作业增加了不小难度。早期刚抵达时,当地的气温在零下几度,到了二月底,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30摄氏度,“我在中山站越冬时,一整年的最低温度在零下26摄氏度左右,相比较起来,这里的温度要更低一些。”
图片
张保军在秦岭站施工作业
“在常温条件下,保护膜一两分钟就能撕下来,当时温度太低了,一张四五平米的膜三四个人一起撕,得撕三个小时才能完成。”张保军说,最难完成的环节,是撕除外墙板的保护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队员们把烧开的水浇到膜上,这样一来能更好脱膜,半个小时就能解决一张。“撕完以后,手套都是湿的,冻得硬邦邦的,没法再戴。”
图片
秦岭站建设期间 张保军正在安装验潮仪
在秦岭站的建设过程中,安装主体结构的檩条、外墙板的施工人员非常有限,在国内,建设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一个建筑,需要几十个人花费2-3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在这里只有9个人,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部分材料安装工作需要由科考队员来完成,在钢面上打孔,用自攻螺丝和电动螺丝刀一个一个地往里钉,连续干了10天左右,“施工人员给我们演示了一下,然后立马就上手,没有适应的时间,只能一边学一边干,一天下来,每个人的手腕都是肿的,我自己用了将近100片止疼膏。”
为了建站,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运输了522件、9300吨的物资,104名考察队员采用北京时间的作息方式,分成钢结构、水电、外墙板、土建、机械、综合管理和后勤保障等7个班组,投入高空作业车、工程吊车、升降车、平板吊车、挖掘机、装载机等32台(套)机械设备,克服种种极端艰苦环境的挑战和影响,终于建成秦岭站。
图片
秦岭站建成后 张保军在此留下合影
2月5日晚,秦岭站主体建设基本完成,为了迎接两天后的开站仪式,队员们开始做最后的准备工作。看着自己和队友们40多天艰苦作业终于迎来了成果,张保军心里不禁感慨: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一路下来,虽说辛苦,但也学会了不少施工技能,看到秦岭站从无到有这样的一个过程,作为参与建设的科考队员来说是非常骄傲和自豪的。”
建站科研两手抓 获取大量珍贵的数据
除了建站,此次出征,张保军还肩负着重要的科研任务。从南极归来后,张保军带回来了珍贵的实地观测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能够得知海平面的变化。“全球变暖、极地冰盖加速融化等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它是第一手的资料,可以通过得到的数据来分析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包括海啸、地震等,都会在数据里有所反映。”
牵挂三岁的女儿 给她带了“企鹅”回来
在南极,也得看天“吃饭”。无法进行户外工作时,人只能待在住舱里,每当这个时候,张保军就会格外地想家。去年11月启程时,他的女儿只有两岁多,现在还不到三岁,“站上的通信不好,除了卫星电话只能微信打字,可小孩又不认识字。”令张保军感到遗憾的是,近半年的时间不着家,对孩子陪伴的缺失,心中难免对孩子有愧。
初到南极时,正值当地的夏季,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海豹和企鹅,张保军拍下了很多照片和视频,想等到回家之后给女儿看。“我给孩子录了很多珍贵的视频,这次回来第一时间就给她看了,她这个年纪对外界的事物很好奇,看到这些视频也很开心。”
图片
张保军在南极
作为两赴南极的科考人,张保军心里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自己的足迹遍及每一座中国科考站,在中山站越冬、在秦岭站参与建设,他希望下一次还能到南极内陆去看看。“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到南极科考的机会,这样的经历也是很难得的,希望还能和南极有下一个‘十年之约’。”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宇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