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地的诗歌是海味儿的!“新时代:前行中的闽派批评与诗歌”沙龙举办

图片
诗界学者齐聚一堂,畅谈闽派诗歌的未来发展。(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林铭鸿 摄)
作为文艺批评界和诗歌界的现象级存在,“闽派批评”“闽派诗歌”不仅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还在不断地生长和发展。
进入新时代,闽派批评和诗歌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机遇,又该走向何处?昨天下午,第十届鼓浪屿诗歌节配套活动——“新时代:前行中的闽派批评与诗歌”沙龙在鼓浪屿八卦楼举办。文艺批评和诗界学者围绕主题畅所欲言,他们结合民间草根诗歌创作、鼓浪屿对中国新诗发展的意义等,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沙龙主持人、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陈毅达说,王蒙先生曾提出中国文论界由京派、海派和闽派三分天下,这也奠定了“闽派批评与诗歌”的“江湖地位”。在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看来,闽派诗歌是草根精神的代表,它紧贴着大地,才会破土而出,散发出持久的泥土芬芳。
谈当下:
会“弹文学创作钢琴”的大有人在
作为本土批评家和东道主,陈仲义教授首先被“点名”进行分享。而他在主题分享前,把鼓浪屿诗歌节比作自己的初恋——“诗歌节期间,每天都是相当的兴奋。”
谈到此次沙龙的话题,陈仲义则是另辟蹊径,并没有按以往老生常谈的历史、文化、地缘等角度来谈,而是“从现实照进未来”,通过诗歌最广泛的民间基础,畅谈他眼中闽派诗歌的未来发展。“民间诗歌总汇数量在全国领先,柔刚诗歌奖办了32年,民间诗会特别是郊区诗社兴起……这些都是诗歌的‘星星之火’。”在他看来,诗歌正深入地走向民众,受众面和参与度越来越广,也让闽派批评与诗歌的谈论更有底气。
“无论是诗歌还是批评的创作,都是发自内心的。”闽派诗歌的民间基础也让王山很有感触,他认为福建的诗人和批评家创作的背后,是持续探索和创新的体现,展现了拥抱世界的胸怀,这不仅仅体现在诗歌上,更展现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新时代,我们尤其需要这种精神!”
谈到广泛的民间基础,主持人陈毅达做了形象的比喻——在琴岛“人人都是音乐家”,我们谈论批评和诗歌创作,实际上就在“弹文学创作的钢琴”,而恰巧在厦门、在鼓浪屿,爱弹会弹的“大有人在”。
看未来:
在探索海洋中寻找灵感与创新
在鼓浪屿谈论闽派批评与诗歌,嘉宾们不约而同地把创作的灵感聚焦在“海洋”。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戴潍娜给出了形象的比喻:就像很多城市都有自己口味的啤酒一样,每个城市也有自己口味的诗歌,而闽地的诗歌就是海味儿的。戴潍娜说,闽地的海洋文明强调更多的是与世界的连接,是一种拓展。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也把海洋作为中国新诗未来发展的突破点。“中国的新诗正在积蓄向新高度进发的力量,海洋就是助推力。”他表示,以厦门鼓浪屿为代表的独特海洋元素,是地理与文化上的优势,也是诗人广阔胸怀,直击心灵进行创作的源泉,还是爱拼敢赢的探索创新精神的体现。
在《中国文艺家》杂志社执行社长、总编辑向阳看来,“闽派”的呈现只是一种现象,它从福建出发又不局限于福建,它“穿透地域,深入领域”,是中国文艺繁荣的一分子。他表示,在当下海洋文明的大背景下,闽派批评与诗歌更具有果敢、开放和包容的特点,也为中国新诗的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珺 邬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