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淮河文化的创新性

原标题:深刻领会淮河文化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淮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0000年至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淮河流域就创造出独特的区域文化,显露出多彩的文明曙光。淮河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创新性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特点。
淮河文化的创新性与淮河流域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直接关联。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中部,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不仅通过淮河干流连接东西,更为重要的是,淮河流域介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是我国南北交流的通道和过渡地带。淮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交通便利。淮河流域地貌主体是平原,平原区约占流域面积2/3,分布广泛,层次明显。历史上,曾经修建鸿沟、邗沟、汴渠、京杭大运河,联通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地理条件的优越不仅使淮河流域成为人口迁徙的必经地,而且成为人口的聚集地。人口的流动与会聚,促进了多元文化在淮河流域的接触、交流和融合,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涡淮道家、汝颍奇士、谯沛俊彦、邹鲁儒士、临涣文章各展所长,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共生共存,西北部的中原文化、东北部的齐鲁文化、东南部的吴越文化、西南部的荆楚文化交融互动。淮河流域是沟通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北方的黄河文化由此传播到江南,南方的长江文化借此传播到中原。淮河文化一方面不断地吸引、同化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同时,又将自身的优秀文化元素向四方流布和辐射,扩大了影响,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
淮河文化的创新性表现为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地。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崭新阶段,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发明创造的总和。“五千年文明看良渚,八千年起源看贾湖。”根据考古发掘,贾湖遗址有世界上最早的鼎形器,有世界上最早的龟甲刻划符号,是世界上最早的家畜驯养地之一和酿酒起源地之一等。这些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成就证明,早在8000年前原始人类就开始从狩猎采集向稳定的农业生产过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出现、文字的萌芽,这些都表明淮河流域已具备迈入文明社会的要素和特征。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看,淮河流域原始农业出现很早,其栽培作物以水稻、粟为主,至龙山时期小麦也开始出现。南方稻作农业和北方粟作农业在此交汇;根据郑州牛砦村遗址、淮阳平粮台遗址、临汝煤山遗址等发掘,说明当时已掌握铸造青铜器的方法。从城市的出现看,随着淮河流域人口的增加,并日趋集中,出现大型的聚落——最早的城市。蒙城尉迟寺遗址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存,被史学界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从文字的萌芽来看,在甲骨文出现之前,淮河流域就发现了早期文字和刻划符号。舞阳贾湖遗址发现在龟甲上的契刻符号,为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实物资料。双墩遗址发现的刻划符号,是研究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淮河流域在农业、手工业、城市建筑、文字等方面的创新创造,使之成为最早迈入文明社会的代表性区域之一。
淮河文化的创新性体现为政治制度上的变革,以及科学技术上的发明与创造,体现在政治、天文历法、医学、建筑等领域。在政治制度上,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他辅佐齐桓公,实施一系列改革,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实力大幅提升,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其改革措施包括: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官制改革;经济方面,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实行均田制,改革土地征收和分配制度;外交方面,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管仲实施的一系列创新性制度变革,使齐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在科学技术上,如天文历法方面,《淮南子》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提出了二十四节气,它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对于指导农业生产与生活起到了重大作用。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我国的独创,也是世界天文史上的一个重要发现,被世界气象界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医学方面,华佗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比西方早1600多年。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这在中国医学史上,甚至在世界医学史上是一个创举。建筑方面,鲁班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发明家,凭借着自己的创造力,发明许多先进的工具和建筑技术,被誉为“百工圣祖”,对建筑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淮河文化的创新性体现在经济领域,尤其是在农村改革方面。在当代,淮河流域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于1978年实行的“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从此,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开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广大农民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淮河流域是全国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地。以涡阳县新兴镇于1993年试点的税费改革为开端,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淮河文化自史前以来保持着持续的、强劲的发展,推进早期中华文明的最终形成。自先秦至北宋时期,淮河流域历经多个朝代经济不断发展,并走向繁荣。经济的发展为淮河文化的繁荣提供支撑和条件。今天,作为代表性的区域文化,淮河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历久弥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受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创新精神,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特色。
(朱正业,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学院。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196]研究成果)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