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稻田,只为心中那颗种子——洪安喜

古语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扎根在水稻育种试验田里的洪安喜就是践行此言的典型代表。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从事油菜、烤烟、小麦和水稻品种筛选、培育及栽培研究等工作。他始终坚持创新,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四十年如一日,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坚守自己的初心,从一名普通的农艺工逐步成长为陕西省特殊人才,2005年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2022年破格晋升正高级农艺师,成为单位农作物育(引)种与技术推广工作的骨干力量,更是安康水稻品种选育第一人,打破了安康历史上无自主选育水稻新品种的空白。
图片
初出茅庐,崭露头角
洪安喜,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人,1981年到安康市农科院(原安康地区农科所)。
工作之初,洪安喜跟随当时的课题组老师对油菜进行研究,洪安喜在课题组老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勤奋好学,锐意进取。扎根于试验田,从种子的筛选到田间的管理、试验以及各类种子种植情况数据的记录,再到后期实验资料的整合处理,积极探索实践,使得他对于科研有初步的了解并得到了很多收获,可谓是成长迅速。六年油菜种植的经验积累,洪安喜在农业科研领域方面开始崭露头角,也为后续从事水稻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课题研究方向的转变,洪安喜跟随课题组老师开展晾晒烟引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并在旬阳县进行了“烟草营养块两段假植育苗试验”。研究期间他在农户家蹲点,与农户同吃同住,做好烤烟营养钵两段育苗现场试验、示范。这项技术有效的解决烟草育苗壮苗问题,在新技术的支持下烟苗成活率达100%,能够迅速进入生长期,从而提高烟叶质量,相较于传统育苗方式极大的节约成本增加产值。洪安喜所研究的“烤烟营养块(袋)两段育苗技术改进与推广”项目获1994年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推广二等奖第三名。
选种育种,潜心钻研
据洪安喜介绍说:“我是农民出身,油菜、烤烟、小麦等作物我都研究过,但最终还是想选择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当时是人们经常食用且比较高产的粮食作物,于是我最终选择主要钻研水稻,培育出属于安康自己的水稻种子。”
图片
2000年,洪安喜撰写了一篇“超级杂交稻新品种引进与示范推广”项目申报书,引起了市科技局的重视,当年给予了立项,并组织专家座谈研究超级稻计划,同年省科技厅亦给予立项。他先后承担省科技厅、农业厅下达的《名优水稻新品种引进与示范》《杂交水稻恢复系、不育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发》《水稻轻简化直播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秦巴山区优异水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及安康市科技局下达多项科技发展研究计划,并参加安康市人民政府下达的“月河流域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带优质粮油科技示范项目”。
为加快品种选育,尽快研究出安康自己的水稻种子,收集种质资源杂交,筛选恢复系、不育系,实现三系配套。他先后从四川、广东、湖南等10余个地方引进新品种100余个,经试验筛选12个品种参加陕西省水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病性鉴定等,选育的扬稻6号、丰优香占、扬两优6号、宜香2084、天优10号、宜香2079分别通过省级审定,并研究形成一套高产配套技术进行推广,解决了生产上的燃眉之急,积累一批育种后备改良材料,自主培育恢复系16个、不育系3个,引进的不育系50个。2015年以后,先后育成‘泸香145’、‘中优145’、‘广8优5号’、‘川香145’、‘盛优145’、‘五优3号’、‘泰香145’七个杂交水稻新品种通过陕西审定,品种繁育权全部转化,并在秦巴山区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填补了安康无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水稻种子的空白,同时也为安康市的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坚实的基础,“优质水稻恢复系亲本创制与系列品种选育应用”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二等奖。
农业育种周期长,选育研究水稻品种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而且伴随着大量的田间实验,甚至也有可能花费大量时间仍旧没有选育出合适的种质资源。洪安喜的徒弟邵发琦说:“洪老师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水稻培育一线,经常早上早早地就来到试验田查看水稻,整理稻田,水肥管理。在田里一待就是大半天,农忙起来的时候吃住都在单位,以便于第一时间掌握水稻生长的情况”。“洪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水稻事业,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也积极承担着县区乡镇水稻种植指导工作。他潜心耕耘,默默奉献,真抓实干,在水稻品种研发以及水稻种植技术改良等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是我们都要去学习的好榜样。”叶兆慧主任介绍说。
“这是我们历经6年选育而成的种质资源,叫秦康银丝。特点就是品质好、抗性强。我们通过选用多个不育系广泛测配,经过观察实验,所配杂交组合丰产性强,米质也好,经检测它的品质可达到优质一级或二级水稻。”洪安喜说。
据了解,秦康银丝于2019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组织专家通过5年的测试审查,符合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被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这也是继泸香145、中优145、广8优5号、川香145、盛优145、五优3号后第七个经过审定的杂交水稻品种,下一步将对其展开交配实验以便于推广种植。
直播技术,轻简种稻工序
安康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山地多耕地少,同时水稻种植中存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且老龄化严重问题,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成本高,效益低。为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要求,加快粮食产能提升,洪安喜率先提出在秦巴山区单季稻区创新种植方式,在选育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同时,研究集成了水稻轻简化直播技术。该项技术省去了育秧、拔秧、运秧和插秧等生产工序,无返青过程,能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缓解劳力季节性紧张的矛盾,可克服不能按计划和规格插秧,单位面积有效群体少等问题,亩节省成本350-400元,使水稻生产省力节本、高产高效,能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缓解劳力季节性紧张的矛盾,对种粮大户实现水稻规模化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水稻轻简化直播技术的研究成功开启了陕南水稻轻简化栽培的新阶段,是水稻生产的又一次重大耕作技术变革。2019年申报“水稻轻简化直播种植技术集成与应用”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三等奖。
图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选择优质水稻品种,进一步宣传推广水稻直播技术。过去老百姓种植水稻密度小,穴插苗子少,结合以往经验我们总结出一项新技术‘两增一控’,即增加大田插秧密度,增加亩基本苗,控制最高苗,抑制无效分蘖,这样最后产量不会低,能在过去水稻种植栽的稀疏基础上一亩地增加50公斤,这是不成问题的。现在老百姓种粮难,效益低,成本高,如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加稻农经济收益。在未来我们发展方向中重点选择水稻中早熟品种,我们陕西一直在种早熟水稻这方面仍然有所缺乏,这也是我们一直的努力方向。”洪安喜说。
传道授业,答疑解惑
“洪老师常说水稻育种工作很漫长,办公室里长不出水稻,要想育出好的品种,必须得下田。洪老师带领我们下田并给我们做出示范,教导我如何选育种质资源,选出适宜当地的水稻品种。”邵发琦说。
“我们这些老同志迟早都是要退休的,我们要做好传帮带这一环节,将我们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都传授给他们,能够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希望他们能够发扬吃苦精神,水稻育种还是需要多去改良,勤于观察后代材料以及如何利用好后代材料这些都是需要下一代年轻人去狠下功夫学习的。其次要有自主创新意识,现在基因检测都比较严格,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出属于自己的种子。最后就是要有组织能力,要能够在农田里做出统筹规划,不能弄混种质资源,这也是育种工作的大忌。”洪安喜说。
水稻育种的过程是艰辛且漫长的,洪安喜秉承着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初心,以提高单产增加稻农经济收益为目标。一直以来坚持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深入了解当前农民生产现状,解决劳动力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坚持从学中干、干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四十年如一日,以严谨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面向“三农”开展科研与工作,以“千万工程”为引导,确保粮食安全为抓手,大力研究推广机插秧、直播稻等技术来提高单产,解放劳动力,为安康乃至陕南地区的水稻生产贡献一份微薄力量,从而促进稻农增产增收。
从2003年至2024年,累计承担陕西省水稻、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自设新品种组合、品比、种质、杂交材料及后代材料、杂交小制种、栽培试验200余个,种植和处理品种有1万个,测配新组合4000余个。为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分别在《杂交水稻》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主编《烤烟采收与烘干技术》《安康市月河流域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带优质粮油生产技术》,参与编写《水稻节本增收栽培技术》《直播稻栽培技术和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
2004年,他获得安康市“十佳青年”称号;2012年,被评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13年、2019年、2022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突出贡献专家;2015年,获得安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8年,获得“安康市十大杰出科技人才”称号;2014年、2019年,分别被聘任为第十届、第十一届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主任;2015年、2020年、2022年被聘任为陕西省水稻产业体系水稻育种岗位专家,2022年被表彰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023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为了能够让安康有自己的种子,为了能帮助农民做实实在在的事,洪安喜一直为此奋斗,四十载躬耕陇亩,秉持初心不变,在农业领域结出一片片金灿灿的“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