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淮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原标题:加快淮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资源,表现为有着历史积淀的物质载体、民间传说、民间艺术、民俗风尚、小说故事等样态,蕴含着丰富的可被开发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具有很高的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价值,应当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快开发利用。
淮河文化资源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淮河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地域特色鲜明。首先,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7000年前的石山孜文化至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皆有发现,且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一应俱全。其次,沿淮地区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思想家老子、孔子、庄子、孟子,政治家管仲、刘邦、曹操、朱元璋,书法家王羲之和颜真卿,史学家司马光,文学家施耐庵和吴承恩等。再次,沿淮各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这些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广泛分布在城市乡村,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红色革命传统的重要物质载体。据安徽省革命遗址普查数据显示,皖北共有各类革命遗址711处,占安徽省革命遗址总数的21.4%。最后,非遗文化丰富多样,比如泗州戏、花鼓灯、淮剧、扬剧、吕剧等地方剧种广为流传,阜阳剪纸、界首刺绣、朱仙镇年画、淮阳泥塑、扬州漆器等民间传统手工艺种类繁多。
淮河流域既是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又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大熔炉。从分布范围和类型看,沿淮各地文化资源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如开封的宋文化、徐州的汉文化、蚌埠的大禹文化、淮南的豆腐文化,以及亳州的老庄文化、曹魏文化和中药文化等。同时,存在一定的地域交叉性,比如花鼓灯在蚌埠、阜阳、淮南等地流行,煤炭文化在淮南、淮北、徐州、枣庄等地都有所体现,运河文化在扬州、淮安、宿迁、徐州、枣庄、济宁、宿州、淮北、商丘、开封、郑州等地呈现带状分布。地域文化资源的互补与交叉特性,为文旅资源特色打造和区域文化产业联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淮河文化开发利用的现状
近年来,沿淮各地认识到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重要性,千方百计推进淮河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挖掘文化价值,发挥育人作用。多地利用淮河文化资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了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主题教育活动——“指尖上的剪纸艺术”。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有的高校已经利用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兴办了中药、酿酒、泗州戏、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开设了“皖北武术名家传略”“皖北民俗概论”“皖北地方音乐”“凤阳花鼓灯”“华佗五禽戏研究”等校本课程。
活化文化资源,满足文化需求。沿淮各地文化馆、博物馆围绕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经典传说故事、文化遗产等资源,大力讲好淮河故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如2023年阜阳市打造“皖北‘阜’地 文化有样”文化惠民演出品牌,演出80余场,观众超2万人次;亳州市举办周末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内容涵盖陶艺、茶点、剪纸、拓片等多类手工制作体验等。
发展文旅产业,助力转型升级。目前,文旅融合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沿淮地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比如蚌埠大禹文化产业园依托涂山、黑虎山等自然山体和淮河水体,以及大禹文化、淮河民俗文化等资源,成功打造了蚌埠龙子湖文化产业园、花鼓灯嘉年华、大明文化园、中华玉博园等一批极具特色的文旅项目。
淮河文化资源虽有了相当程度的开发利用,但也还存有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对淮河文化历史底蕴的认知仍然不足,文化自信力不强,开发利用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尚未形成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的良性机制,导致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受限,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不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开发利用淮河文化资源的举措
安徽文化呈现多元化、开放包容的特征,淮河文化、庐州文化、徽文化、皖江文化等共同构筑了彰显徽风皖韵的地域文化。为了把文化大省建设成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我们应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在淮河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创意转化上多下功夫。
加大淮河文化资源保护力度。文化资源是不可替代的、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消失,无以谈开发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因此,沿淮各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坚持“保护第一”的理念,科学编制和落实淮河文化资源发展利用规划,杜绝淮河文化资源转化利用过程中的随意性和局部性。同时,要加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支持力度,正确处理好资源利用和遗存保护的关系。
实施淮河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淮河文化拥有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是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以及文化旅游产业的宝库。一方面,要以文化名人、专家学者为主力,汇聚各类社会主体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参与淮河文化的梳理、研究、保护和开发,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要集中兼具文化内涵、技术水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力量,研究如何转化利用淮河历史文化遗产中潜在的多重价值,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健全资源整合与协同开发机制。针对沿淮各地文化资源的诸多共性,在转化利用时则要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比如,花鼓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于沿淮广大地区,省级有关部门应加快调研建立省级花鼓灯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蚌埠、阜阳、淮南花鼓灯文化资源的共有共享,协同利用,共同发展。
推进淮河流域农文旅融合发展。淮河文化的主体是农耕文化,应突出文化与农业的融合,实施“文化+农业”战略,以淮河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此,沿淮各地要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并借助高科技将“传统”与“创意”相结合,赋予淮河文化新的生命力。
加快资源开发利用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为淮河文化资源保护和跨地域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各地都在大力建设数字城市,阜阳跻身全国数字城市百强榜,宿州已成长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各地可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实施淮河文化数字工程,多维度全方位展示淮河文化独特魅力,推动文化场馆、博物馆、景区景点等数字化展示,开发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要大力支持引导文化企业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淮河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业态,打造淮河文化特色IP,擦亮淮河文化品牌。
(张崇旺,作者单位: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ZS015]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