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群众难题,浦锦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深入社区“把脉问诊”

为深化“城管进社区”管理新模式,构建“城管+社区”共管共治新格局,浦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完成了四个片区“城管工作站”的设置,通过执法队员下沉社区,提供一对一服务,着力化解社区的管理难题,打通城市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人员履职在一线
明确责任联系制度,实现精准服务
“去年完成设置的位于浦恒北苑居委的小俞‘帮侬忙’社区工作室是我们最早成立的城管工作室。”浦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中队长夏海明介绍说,“当时小区刚刚交付,大量房屋处于装修阶段,为对房屋装修安全实施全面、有效监管,工作室内驻点执法队员及时与居委、物业进行沟通,加大巡查力度,一旦发现有敲承重墙的情况,我们就会介入其中。”
去年5月,工作室执法队员接到居民反映,小区内有一户正在装修的业主擅自敲除了部分墙体,担心所在楼栋质量受影响。执法队员立即赶赴现场,发现装修业主敲除的墙体带有钢筋,有破坏房屋承重结构的嫌疑。执法队员随即责令装修队停工。后经检测机构鉴定显示,该墙体确实属于房屋承重结构。执法队员依据《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对当事人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责令其恢复房屋承重结构,消除安全隐患。
据悉,“城管工作站”全面落实挂牌公示制度,公开执法人员信息,实现精准服务。实施定人、定责、定时“三定”工作机制,全面落实“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联合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共同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此外,除了执法队员随时“待命”,实现常态化巡查,并处理小区内的相关执法任务外,还提供面向居民的法律宣传、业务咨询等便民服务。对于收集到的居民诉求,做到第一时间处理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居民。
图片
精细管理在一线
变多头为一线,实现暖心执法
城市管理的精细化,需要各部门协调合作才能实现。浦锦综合行政执法队作为社区网格的组成部分,为打造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更文明的浦锦,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努力。夏海明介绍,“今年以来,浦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整合‘一网统管’和社区城管工作站执法力量,在快速回应居民需求的同时,也将‘柔性执法’作为工作方式,从而为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处理向主动服务的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世博家园十二街坊小区有一老伯喜欢种植花草,老伯将家中放不下的花盆、杂物等堆放在小区变电站周边的公共区域,不仅影响小区环境,还存在公共安全隐患。居委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但老伯持抵触态度并不愿意配合清理。无奈之下,居委工作人员将问题上报至浦锦街道中片网格,以寻求顽疾解决的办法。
在中片网格牵头下,综合行政执法队、社区民警、房办、居委、物业召开协调沟通会。多方协调下,最终老伯表示愿意将所种植的绿植捐赠给辖区内的世柏敬老院。另外,老伯堆放在公共区域的杂物暂时搬运至小区集中点存放,等老伯确认后再进行统一处理,老伯态度终于有所松动,表示接受这个方案。经过清扫整理,变电站周边恢复了往日的整洁。
“跨前一步深入参与社区治理,充分发挥网格协同处理的工作职能,运用高效联动机制,切实增强网格处置能力,聚焦群众呼声,对接群众需求,全力加快社区治理速度,努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着力解决辖区内群众身边大小事。”中片区工作站负责人黄栋介绍说。
问题化解 在一线
服务功能延伸,实现快速响应
城管社区工作站是城市管理服务向基层、向一线延伸城管执法力量的载体,浦锦综合行政执法队社区工作站执法队员快速响应,在化解矛盾问题的同时也将“巧治”融入到日常社区治理中。
日前,北片区工作站处理了一起未将空调外机安装在指定位置的诉求。面对执法人员提出的整改要求,商户起初并不理解,认为移机需要费用且会影响空调寿命,所以只愿意接受罚款而不愿意移机。然而以罚代管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执法人员借助城管进社区平台,召集居委、物业多方约谈商户负责人,耐心向其普法教育,宣传《上海市空调设备安装使用管理规定》相关法条。在商户负责人举棋不定之际,执法人员提出带其到小区过道亲身体验一把空调外机“烦恼风”。经过沉浸式体验,该负责人对楼道居民的难处感同身受,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当场就拨打了电话派人来移机。事后,执法人员也协调物业补种了一排灌木绿篱作隔离。看到困扰已久的问题解决了,居民们纷纷给执法人员有温度、有速度、有智慧的执法方式点赞,并自发送来了一面锦旗和表扬信,感谢执法人员把居民的事情放在心上,为民解忧办实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