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手”记 | 指尖“守”艺人用双手传承中华文明见证昔日辉煌

【编者按】每一双劳动者的手都值得被尊重和赞美。他们的双手可能粗糙,可能疲惫,但它们却是劳动者创造力和勤劳的象征。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昆明信息港联合西山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系列专栏,展现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辛勤付出的劳动者,向坚守岗位、热爱劳动,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他们致敬。
徐孝国是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雕绘传承人,也有着“云南葫芦文化第一传人”之称。云南葫芦雕绘传习馆位于西山区海口街道,在这里可以看到房屋上挂着许多形状各异的葫芦,摆放着近千件由葫芦为载体制作而成的作品。
图片
徐孝国正在雕绘葫芦
葫芦雕绘是一种以葫芦为载体,用雕刻、火绘等手法制作手工艺品的技术,它赋予了葫芦新的生命与文化内涵,葫芦的雕绘图案有山水、鸟兽、人物、字体等,山水烟雾缭绕,鸟兽栩栩如生,人物形态各异,富有美好的寓意。到今年,徐孝国已经在葫芦雕刻非遗传承“深耕”22年了,除了给葫芦雕刻、绘画上精美图案,他还不断创新开发出富有自己特色的葫芦吉他、葫芦马头琴、葫芦酒瓶等,作品极具特色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图片
徐孝国正在教学
图片
徐孝国正在教学
为了将非物质文化葫芦雕绘传承下去,徐孝国在多所学校开设以传承葫芦雕刻技艺为主的工艺美术课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项目技艺引入学校课堂教学计划,此外,还有不少学生到传习馆学习。徐孝国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与年轻人进行思维碰撞擦出创新的火花,合作出更多新的葫芦作品。
图片
展示厅
现在,徐孝国在自己的传习馆开设知空文创园,引进茶叶、刺绣、木雕、昆明窑4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驻,希望能够整合非遗资源,将昆明非遗共同传承发扬光大。
图片
展示厅
据了解,为做好非遗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近年来西山区在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提升整体保护水平上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全区共有58个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代表性传承人61人。
非遗是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华文化的世界名片。非遗传承人是手艺人也是“守”艺人,他们用双手传承中华文明见证昔日辉煌。(昆明信息港 记者杨锦佳 冯垚 周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