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亲历:在英国伦敦政经的校园里,我不敢走近抗议的人群

“我现在要去为我的国家战斗,”巴勒斯坦室友说。一个普通的早晨,我看见巴勒斯坦室友在厨房准备三明治,我问她是不是要去野餐,她说她要去参加游行,为自己的国家战斗。一定要说的话,她算是巴勒斯坦这个国家的特权阶层,从中学起被送到英国接受教育,她和当地白人女孩一样,喜欢参加派对、喜欢kpop,因此在这之前,我几乎忽略了她从哪里来。
图片
我们在岁月静好的厨房聊天,她的家人在炮火连天的家乡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情绪早已在校园蔓延
2023年10月,随着新一轮巴以冲突升级,伦敦市中心连续4个周末出现了大规模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平民进行屠杀的抗议潮,伦敦几大高校的校园里也有此起彼伏的不平声。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也有几波小规模、短时间的抗议,抗议群体主要由中东穆斯林国家、美国、欧洲的学生构成。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是当约旦首相比什尔·哈萨瓦纳(Bisher Khasawneh)受邀前来伦敦政经参加一场关于“中东地区冲突”的演讲时,不同肤色、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教学楼外抗议约旦政府制止人民为巴勒斯坦抗议的行为,并谴责以色列为“恐怖主义国家”,大呼“解放巴勒斯坦”的口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上图源Youtube账号Real Media
接受采访的学生一位是英国口音的白人男性,一位是美国口音的亚裔男性。他们不仅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平民的大规模屠杀,更谴责英美政府对以色列的放任,以及美方出售武器、能源等军需物资给以色列大发战争财。抗议第二天,抗议学生在伦敦政经声援巴勒斯坦的官方社交账号“LSE for Palestine”上发表声明,纠正了外界媒体对这场抗议的不实报道,详细描述了抗议经过,证明抗议完全合法合规。
图片
图源“LSE for Palestine“官方推特账号
教育能做到不偏不倚吗?
在这场巴以冲突中,英国官方和美国官方的态度相似。尽管民间物议如沸,官方对此还是保持沉默。我所在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老师们在课堂上也会刻意避免谈及巴以冲突,哪怕这门课程的必修内容就是全球安全和人权研究。
这是怎样的吊诡?在大学课堂里,我们学习难民危机、学习移民叙事,我们热火朝天地讨论如何保护移民和难民的合法权益,但这节课的授课老师或许就是欧洲议会或者英国政府的政策顾问,为反移民政策建言献策。
图片
学生在校园里静坐示威
最近美国以哥大为首的大学,出现了针对以色列对加沙平民非人道做法的抗议潮。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长期受到批判性思维训练,对地缘冲突有独立的见解,特别是在像哥大和伦敦政经这样以人文社科著名的院校中,学生往往对国际问题展现出更敏感的反应。他们足够愤怒,对身边的缄默与袖手旁观群情激奋,他们也足够勇敢,希望用微小的声音影响世界,而这或许在外界看来不过是一群乳臭未干的毛头孩子们的小打小闹。
旁观者能清吗?
一直以来,我的几位美国朋友都坚定地站在支持巴勒斯坦的一方,他们其中甚至有些人有犹太裔血统。他们的社交媒体上,除了自己的生活动态外,还会定期转发一些声援巴勒斯坦的内容——这似乎在美国年轻人当中成为了一种新的政治正确。当我们惊讶于媒体中,却能看到一个截然相反的社会面。
我的英国朋友们,或许因为英国人天生较为保守严肃,并不常公开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他们的克制和渐进是刻在骨子里的。一个英国朋友和我谈起他对战争的态度:“我不希望英国卷进任何一场战争,我可不想我的儿子应召入伍去打仗,要打就让美国人去打吧,他们是老大。”在这个历经风雨飘摇的岛国上,二战的打击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创伤还没完全淡去,几乎每家往上数三代都能找到在二战中去世或受伤的亲友。他们无所谓任何国家作为西方领袖的形象干涉国际事务,毕竟,it’s none of my business (不关我的事)。
让我感到惭愧的是,每当学校有同学给我发声援巴勒斯坦的传单,邀请我一起参加他们的集会时,我只能目光躲闪地接过,笑着说“如果我有空一定会去”。但事实是我从来没去过,尽管我对他们的遭遇充满同情,或许因为我对抗议游行的形式有些抵触,或许是我没办法真正做到“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应该也是大多数中日韩留学生的心态
未来仍是未知
在这场僵持的冲突中,有的人为遭到袭击的以色列发声,有的人为无辜受难的加沙平民发声。人们都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为自己认为正确的那一方奔走。作为一名亚裔女性,这场冲突离我是这么遥远,我可以自然地身处漩涡之外,自然地听取父母的告诫“最近少出门,看见游行赶紧走开”。但作为一名社科学子,这场冲突离我又如此接近,在你我面前展开的,是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可能影响到每一种具体生活的全人类性苦难。
4月,由于英国万圣节假期到来,校园抗议暂时告一段落。然而随着新一轮校园抗议活动在美国和法国如火如荼,5月份开学后伦敦各大高校极有可能重新出现校园抗议。在这些横跨大洋大洲的校园抗议中,高校学子老师们跨越种族和国籍的桎梏,感同身受远方的苦难,继续声嘶力竭地为那些加沙“长不大的孩子们”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