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战风雨,京珠北、乐广北高速有群“摆渡人”

近期,持续强降雨和雷雨侵袭韶关地区,多地出现洪涝和地质灾害,位于韶关的京珠北、乐广北高速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党组织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打赢这场防汛硬仗。风雨中,有一群人身着反光衣逆行冲锋、向险而行、护航群众平安出行的“摆渡人”。
梁永泰:坚守近30天,守护24公里大瑶山隧道群
在乐广北高速玉井特大桥的桥下空间,北一中队副中队长、党员梁永泰一个助跑、几步从土坡冲上桥台,一把将队友用力拉上台,他拍拍身上的泥水,又继续投入下一个桥下空间的巡查工作中……
图片
在高速公路,部分通往桥下空间的“通道”是土堆和山石堆砌成的山坡,这里地势陡峭,在暴雨的冲刷下,坡面更加湿滑、泥土变得松软,一不小心便会摔个嘴啃泥,给巡查工作增加了难度。但在下雨天,无人机无法飞行到桥下开展检查,考虑到部分桥梁下有河流,为了能清楚检查到桥梁的桥墩在雨水冲刷下是否出现安全隐患,梁永泰和队友每天深入到桥梁最低处开展徒步排查,确定一切正常心里才能安心。这样的巡查工作,从4月“入汛”开始,他已重复了整整1个月。
北一中队负责全省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群——大瑶山隧道群的保安全保畅通工作。这座隧道群34座桥梁、13座隧道前后相连长逾24公里,给路政人员的保畅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入汛以来,梁永泰带领队员在原来每天巡查3次的基础上,增加到每天6次,确保全面掌握路面情况。
4月23日,梁永泰与队员巡查至乐广北高速北京方向K14处桥面,发现有大量淤泥堵塞排水口,积水蔓延至应急车道上。他立即用手挖出淤泥,又拿来灌了水的矿泉水瓶对准排水口用力挤压,等到积水全部清除,他的鞋袜早已湿透了。
“哪有什么苦和累,只要在这条高速上,这就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说着,脱下打湿的鞋,他又投入到路面排水孔的检查工作中。
杨新友:日均徒步10公里,一个月巡查超200座边坡
在京珠北、乐广北高速边坡上的丛林中,一群手持登山杖、身着“荧光黄”反光衣的身影串联在一起,成为高速上最令人安心的色彩。这是养护人员在徒步开展道路结构物安全隐患排查,青年工程师杨新友便是其中一员。
图片
这两条位于粤北山区的高速共有隧道单洞50座、高边坡359座,长时间强降雨容易导致溜塌、积水等问题。杨新友和养护人员组成专项巡查组,严格落实“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要求,对全线易积水路面、边坡、桥梁、涵洞、隧道等结构物进行“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
4月23日,刚结束乐广北高速巡查工作的杨新友,在返程途中接到巡查员的巡查简报,乐广高速K82+600m处路堑边坡一级平台有条15米长的纵向裂缝,平台水沟局部堵塞。他迅速赶往现场勘查。
暴雨持续不断,平台水沟堵塞,影响边坡排水,若雨水通过裂缝下渗很可能影响坡体稳定。时间不等人!他冒雨仔细排查每一处隐患点,经核查,该平台裂缝为混凝土的温缩裂缝,暂不影响边坡坡体稳定。他立刻协同施工人员进行裂缝封闭和平台水沟疏通,确保病害治早治小,防患于未然。
进入汛期以来,在京珠北、乐广北两路段沿线边坡上,杨新友和组员日均徒步约10公里,人均排查超200座边坡。穿行在山腹里的他们,跋山涉水,用脚步丈量出高速安全。
陈德实:巡检线路9公里,5小时恢复隧道正常供电
“长基岭隧道小桩号因雷雨天气已停市电,现转为发电机供电”……4月20日,受特大暴雨影响,乐广北高速部分地区供电系统告急,机电及隧道管理部工程师陈德实带领团队迅速展开一场抢修复电战。
图片
在暴雨的冲刷下,去往故障现场的地方道路并不顺畅,路面满是积水和滑塌的泥流,还有数不清的横倒在地的树木。然而发电机只能保障隧道内基本机电设备的运行,必须尽快恢复供电。陈德实和队友毫不犹豫下车,沿路清理路面障碍,用最快的速度抵达现场。
他们完成长基岭隧道9公里、共计136杆电杆的地方架空线路的排查巡检,排查发现为#49绝缘子受雷击故障。经过5小时排查维护,当天17点53分,长基岭隧道恢复市电供电,隧道机电设施运行正常。直到风雨渐渐停歇,大家的心才慢慢踏实下来。
对他们而言,每一次进出隧道,肩上扛着的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入汛以来,机电技术人员严阵以待,坚守在防汛抢修一线,加密对所辖路段隧道机电设施的巡查频率,确保发电设备油料充足、运行稳定,满足路段机电设施用电要求,为高速公路安全稳定供电“保驾护航”。
从2009年乐广高速开工建设至今,陈德实守护在这条“南北大通道”上已14余年。从高速公路建设到养护,乐广北高速的每一座隧道、沿线每一条山路都留下他坚定的脚印。
文、图 | 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秦田 解向辉 王晨 杨亚萍 曾志敏 刘尧 冯圣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