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同江:走通因“渔”而兴的致富路

光明网讯 (记者 王蕾)“2023年黑龙江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7.5万吨,增速位列全国第二,渔业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6.2%;2023年黑龙江省鲟鳇鱼养殖产量达到1818吨。”4月29日,在“百城佳品”首期活动——同江市鳇鱼产业推介会上,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孙文志介绍道。
    黑龙江省同江市地处黑龙江和松花江交汇处,是鳇鱼重要的天然产卵场、育肥场。素有“中国鳇鱼之乡”称号的同江市如何践行“大食物观”,围绕地域特色大力发展全产业链冷水渔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备受关注。发布会上,黑龙江省政府、同江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围绕鲟鳇鱼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介绍有关情况。
图片
推介会现场展出由鳇鱼制成的各类产品,涉及饮食、非遗艺术品等多个领域。光明网记者 王蕾摄
    特色产业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
    同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林表示,近年来,同江市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着力提升鳇鱼种质研发、孵化、放流、养殖等各环节的质量,进驻一大批致力于发展鳇鱼产业、打造鳇鱼经济的龙头企业,加大鳇鱼产品及其衍生品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促进鳇鱼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
    八岔赫哲族乡是同江市鲟鳇鱼产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八岔赫哲族乡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走出一条“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的新路径;同时依靠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形成渔文结合、渔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实现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带动赫哲族群众增收致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据赫哲族全国人大代表刘蕾介绍,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是赫哲族主要聚集地之一,赫哲族是以渔业为主的民族,在长期渔猎生活中,创造和保存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以及鱼皮制作技艺。同江市将鲟鳇鱼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吸引吸引国内外游客实地体验赫哲渔猎文化的魅力。现在,因鱼而生,因渔而兴的同江,也因渔猎文化而发展。
图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衣制作工艺展示,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图源:中新经纬)
进一步推动鳇鱼产业提档升级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严冯敏表示,鳇鱼是黑龙江流域独有的大型名贵经济鱼类,在赫哲渔猎文化中占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打响渔业品牌知名度,扩宽渔业产品销售渠道,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雪光表示,当前中国鲟鳇鱼产销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和变革,需要直面问题与挑战,持续加强行业各方之间沟通协作,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供应链的优化,提高产品品质,助力鲟鳇鱼市场向多元化、高产化、高质化方向发展。
    “同江市会进一步开发鳇鱼产品及其衍生品,推动鳇鱼产业提档升级。”王林表示,下一步将挖掘鳇鱼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价值优势,完善鳇鱼产业链、打造鳇鱼生态圈、提升鳇鱼影响力,让鳇鱼真正成为财源广进的“富贵鱼”、合作发展的“共富鱼”、产业振兴的“希望鱼”。
图片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