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越战到巴以冲突,美国大学生的反战浪潮,为何难以撼动政府

参加挺巴勒斯坦示威的哥大学生,终究还是被停学了。
周一晚些时候,由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示威者未能在校方规定的截止时间停止抗议活动,校方开始对其实行停学处分,后者将没有资格完成本学期的学业甚至是毕业,也不被允许进入宿舍和教学楼。
图片
哥伦比亚大学的抗议学生
但学生们并未因此感到气馁,反而进一步被激发了斗志,他们戴着象征哈马斯的黑白头巾,要求校方从支持以色列的活动中撤资,并提高学校投资的透明度。
不只是哥伦比亚大学,包括康奈尔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也将对抗议学生实施停学,以迫使他们停止示威活动。与此同时,各地警方对抗议学生的抓捕依然在继续,示威营地一度被强行拆除,但很快又被重建。
如此盛大的场面,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上世纪60年代同样在美国高校爆发的反越战活动。尽管现在的规模远不及当年,抗议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大学生都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青年的反战意识也都是领导活动的中坚力量。
反战并不等同于反犹,校方和政客对学生们的批评显然言过其实,不过从民调结果来看,美国年轻一代和老一辈相比,确实对以色列没什么好感。
图片
1968年,哥伦比亚大学爆发反战示威
从整体来看,对以色列持正面态度的美国人是占大多数的,但如果细分到各个年龄层,就能看出差别很大。
出生于战后婴儿潮的一代美国人,也就是如今6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对以色列的好感最高,近70%。随着年龄层下降,对以色列持负面态度的比例逐渐上升,到了Z世代,只有41%支持以色列,高达56%的人对以色列反感。
时代背景的不同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对于二战后出生的美国人来说,以色列的形象是大屠杀和中东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先是被纳粹迫害,然后又被庞大的阿拉伯联军进攻,好像全世界都欠他们一个公道。
尽管在美国的帮助下,以色列取得了历次中东战争的胜利,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强化了犹太人“无法安居”的形象,以至于战后婴儿潮一代都认为犹太人必须建国,这样才能结束几千年的流放和迫害,以色列更是等同于他们的“避难所”。
图片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园内爆发冲突
而当Z世代出生时,大屠杀的记忆已经很遥远了,他们亲眼目睹的就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压迫和杀戮,犹太人对约旦河西岸的非法占领更是没有半点法理基础,以色列的形象也从“受害者”转变为“迫害者”。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虽然Z世代刚开始也不满于哈马斯的突袭,但以色列对加沙民众的疯狂报复很快就引起了他们的愤怒,更何况这场血腥屠杀持续了半年之久仍没有结束,最终的导致反战示威在美国高校遍地开花。
至于外界关心的美国政府是否会因为愈演愈烈的抗议浪潮而停止对以色列的支持,那显然是想多了。
先不说巴以冲突现在还没有直接牵连到美国,就连美国亲自下场参加的越战,学生抗议的影响也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学生的力量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影响政府的决策。
图片
美国华盛顿特区,白宫记者协会晚宴开始前,示威者在酒店外抗议
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对以色列的支持不是外交问题,而是内政问题。我们都知道,美国政府有不少犹太裔高层,政客背后的金主大多也是犹太资本,各种现实利益交织在一起,促使美国不得不硬着头皮支持以色列。
不可否认,美国曾经努力推动两国方案,但当时的背景是以色列左派当权,试图用和平手段来解决巴以问题,所以美国才会顺水推舟,当起了和事佬。
当以色列右翼上台后,美国立刻就暂停了这一行动,转而默许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侵略,允许其破坏和平进程。
换句话说,只有在以色列赞成两国方案的前提下,美国才会推动和平。即使今天以色列越来越过分的行为已经连累到美国的声誉,以及现在掌权的是拜登领导的民主党左翼政府,美国也没有调整支持以色列的政策,只是偶尔施压。
图片
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笑比哭还难看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们的反抗没有意义。一方面,学生群体的觉醒表明美国社会意识到了政府在巴以问题上的不正义性,即使暂时被镇压,这种意识也不会消失。
另一方面,美国高校的挺巴运动会给以色列带来更大的舆论压力,甚至可能会引发其内部动荡,通过外部局势的变化,引导美国政策的改变。
事实上,拜登政府也在积极促成内塔尼亚胡的垮台。毕竟,以色列并不等同于现在的右翼政府,一边支持以色列,一边背刺内塔尼亚胡,二者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