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价格跳水,航空公司该不该退差价?

央视网消息(记者/阚纯裕 剪辑/杜安琪):随着“‘五一’机票价格跳水”登上热搜,事关钱包,提前购买机票的旅客再次查询机票价格,发现自己还没出行就“已经在亏钱”,大呼吃亏的同时寻找方法及时止损,找客服退差价的经验帖在社交平台流传开来。
机票退差价,有人欢喜有人愁
4月25日,屠女士刷到其他人的退差价经历,才发现自己半个月前购买的机票降价了800余元,在和平台客服沟通无果后,屠女士联系了航空公司。客服建议她重新购买低价机票,并承诺将在实际出行后为其免费退掉高价机票。
在采访中央视网《新闻+》记者发现,各航空公司对于机票差价的解决方案各有不同。一些航空公司允许旅客重新购买低价客票,并承诺会在旅客乘机后为高价票办理免费退票,也有一些航空公司拒绝旅客退差价的诉求。
肖女士4月21日在第三方平台以6571元的价格预订了自上海至普吉岛的往返机票,预订时,平台显示该价格包含退改保障和优质服务。4月27日晚,肖女士再次查看该订票平台时却发现,该航线机票价格已经降至4251元。肖女士对《新闻+》记者表示,可以理解机票价格上下浮动的机制,但30%的浮动范围无法接受,“开开心心准备出去玩,还没出发就怒亏2300元”。
肖女士尝试和平台、航空公司协商退差价,两方均表示在购票时肖女士就已同意退改规则,如退票需收取手续费2800元。
林女士退差价的诉求也被航空公司拒绝,客服称,机票涨价不会让乘客补上,降价也不会退差价。林女士的疑问在于:“如果不可以退差价,为什么网上有人分享退差价成功了?大家的待遇为什么不一样?”
钱女士购票的时间更早,四月初,她就在第三方平台订了票。她清楚地记得,在订票时,页面上标注着“少量”的字样。临近出行,机票反而降价1000元,这让她“不能接受”,她认为“这是在诱导消费者买高价票”。但平台回复称这是正常的价格波动。权衡之下,钱女士在退票后重新购买了低价票,退票的手续费为370元。
重新订票之后,钱女士刷到了其他购买同一航空公司机票旅客退差价成功的帖子。她再次联系平台,平台称客服后台对航空公司新放宽的政策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将在“五一”节后进行回复。钱女士认为:“如果是平台的问题导致我的损失,应该对我的退票费进行赔付。”
与其“投诉才办”,不如让标准公开透明
临近假期,机票价格为何不涨反降?
民航专家林智杰在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惯例,客票价格随着航班日期的临近会逐渐调高,之所以出现临近降价的情况,是因为假期的机票销售情况不及航空公司预期。“今年的客源结构、旅客需求有所变化,更多的旅客从民航飞机转向了高铁动车或自驾,航空公司发现在假期前几天,航班还有相当部分的机票没有售出,所以就推出了降价促销的活动。”
有民航业内人士总结:“去年‘十一’机票价格就在假期前跳水,旅客越观望,航空公司越降价,旅客形成了‘等得越久,省得越多’的认知。”
但机票的价格跳水会让提前订票的旅客感到权益受损。身为民航专家,林智杰坦承自己也有过订票后发现机票降价的“被坑”经历。他表示:“从旅客角度出发,提前很久买了票,最后还不如临时决定出行的旅客买得实惠,心里会不舒服。”
但在另一方面,旅客退差价的诉求很难在法律和合同约定中找到依凭。
“机票出现大幅降价,消费者有吃亏上当的心情可以理解”,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对《新闻+》记者表示:“但退差价的要求不一定受到法律支持。如果机票销售时做到了明码标价、价格公平合理,双方应该根据合同约定主张自己的权利。”
作为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也支持航空公司的自主定价权:“常规上我们期望票价越临近出发日期越高,但是航空公司也需要有自主降价的权利,如果只能涨不能降,航班的座位空置对资源是极大的浪费,也会导致旅客权益受损。”
陈音江注意到,一些消费者对于“保价”存在误解,他澄清说:“法律上并没有强制商家对商品作出保价的承诺,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由市场自主定价,当然我们希望航空公司、票务平台对消费者作出保价的公开承诺。如果此前确有承诺,航空公司或平台也应当予以兑现,为消费者退差价。”
《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年初,中国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先后对客票退改规则进行了一定调整。南航、东航均提出,购票后如发生票价降低,允许在购票后24小时之内重新购买客票,符合一定条件的原客票免费办理退票。国航则为注册用户发放了2张国内无理由退票券。记者了解到,有旅客申请退差价的时间超过购票后24小时的时限,但部分航空公司也满足了旅客的诉求。“民航业服务投诉管理的要求较为严格,给航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林智杰透露。
林智杰解释道,航空公司对于制定退差价规则的谨慎态度也与机票代理的存在有所关联——“一些机票代理专门寻找航空公司售票规则的漏洞,如果有退差价的政策,机票代理可能会先购买几十张票,等机票降价后再来退差价,这会影响正常的销售,也会影响旅客的出行。”
林智杰认为,要从源头解决退差价争议,还应从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票价浮动制度入手,航空公司需要更准确地研判市场需求,确保提前购票的旅客买到相对便宜的机票。他还建议民航业出台有关退差价的底线指导政策,“在底线的基础上,各航空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定位来制定客票规则,提升旅客的体验,出台退差价的政策,旅客当然愿意选择规则更宽松、退票费更低的航空公司。”通过市场的力量,倒逼航空公司优化政策,减少机票票价跳水的现象,提升旅客的满意度。
“航空公司对机票价格先涨后降,幅度过大,其实会损害消费者的信任,导致消费者未来不敢提前购票,如果所有消费者都临时购票,对航空公司的运营和调度是不利的。”航空公司在考虑自身利益之外,还应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感受进行运营。陈音江分析,退差价“风波”重点在于没有公开透明的规则:“谁去投诉,航空公司就多退一些,也会反过来促使消费者更加激烈地维权。”他呼吁,航空公司和票务平台应该制定公平合理的客票价格及退改签标准,并有效公示,把和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以显著的方式进行标识。
林智杰相信,在航空公司和旅客的互动中,退改规则将逐步调整优化,旅客的体验也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