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是征西将军,高于钟会的镇西将军,为何司马昭让钟会做主帅?

邓艾和钟会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景元四年(263年)秋,魏国兵分三路攻打蜀汉,其中,征西将军邓艾和雍州刺史诸葛绪各率军三万,而镇西将军钟会则率军十余万。
邓艾的进军计划是,率三万多人向甘松、沓中等地牵制姜维;诸葛绪的进军计划是,率三万多人向武街、桥头等地截断姜维的退路;钟会作为主将统兵十余万,分别从斜谷、骆谷进兵,目标是攻打汉中,进而攻取成都。
图片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馀人,艾趣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会统十馀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
此时,邓艾的官职是征西将军,钟会的官职是镇西将军,按理来说,征西将军高于镇西将军,也就是说,邓艾的官职比钟会的官职略高一点。
然而,司马昭任命三路大军主将的时候,邓艾和诸葛绪是偏师,而钟会显然是主力,为什么司马昭让官职略低的钟会当主力,而让官职略高的邓艾当偏师呢?
先说为什么征西将军高于镇西将军?
甘露元年(256年),姜维和邓艾两军战于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因姜维事前和胡济约定会合,胡济失期未至,姜维被放了鸽子,导致被邓艾击败,蜀军死伤无数。姜维因此败,自贬为后将军。
而邓艾因为战前料敌准确,取得大胜,曹髦下诏褒奖邓艾,任命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
很快,邓艾又因功升迁了。
甘露二年(257年)五月,魏国大将诸葛诞在淮南起兵,反叛司马昭,是“淮南三叛”的最后一叛。
图片
司马昭调关中兵力讨伐诸葛诞,姜维乘机攻打魏国,姜维军进至芒水,依山为营。邓艾和司马望率军近水筑寨。姜维多次挑战,邓艾、司马望坚守不出,两军长期对峙。后来,姜维闻诸葛诞败亡,只好撤军。此战,邓艾因功升任征西将军。
《三国志 邓艾传》记载:甘露元年诏曰:“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艾筹画有方,忠勇奋发,斩将十数,馘首千计;国威震於巴、蜀,武声扬於江、岷。今以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分五百户封子忠为亭侯。”二年,拒姜维于长城,维退还。迁征西将军,前后增邑凡六千六百户。
而钟会担任镇西将军,是在景元三年(262年),即在司马昭正式伐蜀的前一年,也就是在前期准备的过程中,任命钟会担任的镇西将军,此时,比邓艾担任镇西将军,晚了六年。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景元三年冬,以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
钟会担任镇西将军的第二年,即景元四年(263年)秋,司马昭正式下令伐蜀。
图片
而就在这年的夏天,当司马昭征求众人的意见,是否伐蜀时,邓艾极力反对,当然,不止邓艾一人,大多数人都反对,邓艾反对的理由是,他认为伐蜀的时机还没到,因此,邓艾多次上书劝阻。
司马昭非常生气,令主簿师纂担任邓艾的司马,让其去劝说邓艾,做邓艾的思想工作,让他别在伐蜀的问题上唱反调,在这种情况下,邓艾才奉命行事。
《晋书》记载: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
邓艾很没情商,司马昭极力想伐蜀,就是想建大功,以转移国内的矛盾,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牢牢掌控魏国大权,你邓艾这个时候,还看不出司马昭的目的和心思?
邓艾的反应很迟钝,竟然公开反对司马昭的伐蜀计划,这几乎是自讨没趣。
而钟会在司马昭伐蜀的问题上,就表现得很不错,极力支持司马昭的伐蜀计划,因此,钟会也得到了司马昭的赏识和重用,这也是司马昭让担任镇西将军的钟会作为伐蜀主力的重要原因。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文王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惟会亦以为蜀可取,豫共筹度地形,考论事势。
钟会因积极迎合司马昭的伐蜀计划,成为了司马昭身边的红人,他之前就是司马昭身边的红人,只是现在更红了。
邓艾因为反对伐蜀,因此,虽然担任征西将军,官职高于钟会,但是,他已经失去了司马昭的信任,靠边站了,只能作为偏师。
最终,在同年秋,司马昭下令三路大军伐蜀。
当钟会率十余万主力,在剑阁成功牵制住姜维主力,让其分身乏术之时,邓艾趁机偷渡阴平,奇袭蜀汉,迫使后主刘禅投降,灭亡了蜀汉。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