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0元参团,却买了4000多元的厨具?“五一”别被“低价游”忽悠

原以为是得了便宜,不料却花了大钱!近日,家住广东的消费者西西(化名)向读特新闻报料称,其父母报名参加了一个约500元团费的旅游团,却在导游的诱导下,花了4600多元买了厨具。西西认为,该旅游团存在诱导消费的嫌疑,为此,她用了一周的时间和相关方拉扯,才最终完成所有的退货退款。
低价旅行团的乱象每隔一段时间便“冒头”,为何屡屡曝光,却仍层出不穷?“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消费者该如何避开低价旅游团的陷阱?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旅游团“秒变”购物团
西西告诉读特新闻记者,自己最近为父母旅游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而起因则是父母4月初参加的一次旅游团。当时,她的父母在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推荐下,报名了一个四天三晚的桂林旅游团,团费大约500元/人。在旅行途中,父母被导游带进一家商店。“他们说在那个房子里待了两三个小时,导游和店家就像讲课一样引导游客购物消费。”西西说,父母在店里刷卡购买了一套4600多元的厨具,三天后送货到家。
图片
西西父母在旅行途中购买的厨具。(采访对象供图)
西西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是一堆普通金属制的锅碗瓢盆,“根本不值这个价钱”,西西说。随后,她联系商家要求退货退款。“一开始商家不同意,我打了很多电话通过各种方式维权。”西西表示,4月中旬,她才终于把所有商品退回并收到了退款。
在网上报名参团却“货不对板”
西西父母的遭遇并非个例,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14日发布的2024年“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一年的典型消费舆情事件中,28.5%的受访者表示最关注“低价旅游团暗存强制购物问题”。而除了旅游团“秒变”购物团,“货不对板”也是低价旅游团的“陷阱”之一。居住在北京的佐伊(化名)就是其中一名“受害者”。
今年春节期间,佐伊和亲友想去云南旅游,在抖音上刷视频时,对接了几个自称可以定制游的用户。“有的人感觉讲话特别不靠谱就没理,但其中有个女孩,我跟她说我的需求时,她很爽快就答应了。谈妥后,我当时就付了钱,定了第二天一早的飞机。”佐伊说,这趟云南6天定制游,三人含机票、住宿、正餐、交通接驳和门票等费用总共约6000元。
抵达目的地后,佐伊和亲友被安排进一个散客旅行团。一路上,佐伊发现这个团存在很多问题,不仅中途换了4名导游,还有不少额外的开销。“比如有些项目,不管你之前交没交过钱都要去玩,没交的现场补。”以骑马为例,佐伊称,有的游客不愿意交280元去骑马,导游就会换种方式“强制消费”,“他说请大家吃饭,结果只请了骑马的游客,没骑马的游客被要求交100多元的饭钱。”
图片
小张所在的旅游团被带去玉器店购物。(采访对象供图)
令佐伊更加气愤的是,每名导游都会带团去各种商店。在店里,导游虽然没说什么,但一回到车上,导游却把每个家庭的消费金额大声念了出来。“他还说大家应该支持地方建设,给购物扣上一顶高帽子,甚至讥讽游客说,‘这个团费你们都是占了便宜来的,不花这个钱你好意思吗?’。”
居住在安徽的小张(化名)也有类似的遭遇。今年1月,她和朋友在网上报名旅游团。“卖家说是公司发的福利,云南双人七日旅游。他有事去不了,原价4000多元两个人,快到期了所以按1500元转让,不含机票。”小张说,后来她发现团友都是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报名参团的,费用也各不相同。
“之前我们看了行程安排觉得还挺好,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小张举例称,有一天整个上午都在购物点,吃完午饭才紧赶慢赶到洱海,且只能待30分钟;还有一天早上,大家兴致勃勃准备爬玉龙雪山,没想到先被带去看黄龙玉,直到下午一两点才上山。“而且这些行程对游客都是保密的,只有在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路上,导游才会告诉你接下来去哪里。”
图片
小张所在的旅游团在购物店听产品介绍。(采访对象供图)
业内人士:低价旅游团可能会被“多次转手”
“不合理低价”是怎么来的?低价团到底是谁“占了便宜”?对此,在旅游行业从事销售工作十多年的李女士表示:“低价团还是有市场需求的。”
她表示,从日常销售情况来看,同样的路线,价格便宜的旅游团通常会有更多的咨询量和回头率。但对旅行社来说,低价团的团费远低于实际成本。所以,他们往往会在旅行当中穿插较多的购物点。为了弥补成本甚至盈利,旅行社通常会把低价旅游团卖给当地的导游,费用一般是200元/人-500/人不等,也有可能整团来卖,视路线和团费而定。
“当地导游购买旅行团,意味着他们不仅没有导游费,还要倒贴钱带团。”李女士透露,但这些导游会通过引导游客进店消费来赚钱,尤其是一些钻石、珠宝、玉器等高价商品店。游客购买商品后,导游就能从中抽成,有时旅行社也会从中拿一部分,这主要看双方事前签署的协议。“所以团费越低,导游的压力也会越大。”
李女士说,纯玩团或者品质团一般只有1-2个购物点,以特产店为主,但低价旅游团因为其背后的利益链,通常是行程上的景点走马观花,重点是在购物消费,比如一个5天团可能会安排3-5个购物点。
“低价旅游团在网上很火。平时找我们咨询低价团的顾客,有大约80%都是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了解到的。”李女士表示,网上也有打着旅行社旗号,实则是个人注册旅行公司就开始发团的情况。这类公司如果出了问题,往往会因为无法担责而跑路,这种情况在业内也时有发生。
如何避开“低价旅游团”?李女士表示,甄别低价旅游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团费是否严重低于常规价格,其次是看行程安排。比如,五天的行程一般不会有超过3个购物点,即便有购物点也通常是普通特产店,应避免前往钻石、珠宝、玉器等高价品商店。
此外,李女士还建议,游客要找正规的旅行社报团并签订正规的旅游合同,付款接收方应与合同的签订方一致。在签合同的时候,游客还可以与旅行社约定,在合同中补充不能强制购物的相关条款。
律师:旅游者有权拒绝强制交易行为
不合理低价游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广东讼亮律师事务所律师宋亮分析称,低价旅游团先以不合理的低价诱骗旅行者,之后采取其他方式获取不正当利益,明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相关规定。一些旅行社组织不合理低价游严重侵害旅游者权益,扰乱旅游市场秩序,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
对于旅游团出现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的行为,宋亮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规定,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强制或变相强制交易行为往往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对于违法旅行社和导游人员,轻则吊销导游从业资格证书,所属旅行社停业整顿,重则承担民事责任、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如果旅游服务内容与宣传不符,将构成虚假宣传、欺诈行为。”宋亮表示,如某旅行社发布与事实不符的旅游产品广告,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认定其构成虚假宣传,并予以行政处罚。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规定,旅行社组织和安排旅游活动应当与旅游者订立合同;游客有要求履约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