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纪念馆举行追思会,纪念挚爱与挚友心中的傅申先生

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 厉亦平
时间回到4月21日,在威尼斯第三届元宇宙艺术年度展@威尼斯《Weaving Trough Time & Space》展览开幕式上,著名策展人、整策师、傅申先生的夫人陆蓉之女士公布,中国艺术史泰斗、著名书画鉴定家及书画家傅申先生已于2024年4月16日凌晨1点20分在杭州富阳逝世,享年88岁。
傅申先生生前和陆蓉之共同赞助并助力此次中意文化交流活动,为了完成傅申先生最后的遗愿,陆蓉之于4月19日晚专程飞赴威尼斯,启动这个展览,用以纪念马可波罗去世700周年,并告慰傅申的在天之灵,随后赶回杭州,举办告别仪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4月30日上午,黄公望隐居地云雾缭绕、烟雨蒙蒙,在黄公望纪念馆正在举行庄严肃穆的“傅申先生追思会”。此次追思会由杭州市富阳区台湾事务办公室、富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富阳区黄公望研究会承办。参加追思会的有:陆蓉之及亲友,两岸学者,富阳区领导、文艺界人士等共计约八十位。在此悼念缅怀傅申先生。
图片
图片
追思会上依次发言的有:黄公望研究院院长蒋金东,新党荣誉主席郁慕明,宋庆龄基金会唁函(主持人代读),上海陈佩秋公益基金会唁函(代读),傅申先生生前好友杨思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首席专家之一楼秋华,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单国霖书面致辞(代读),何创时基金会董事长何国庆,台湾大学师生代表卢慧纹,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系教授白谦慎书面致辞(代读),台湾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刘静,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剑,以及赵琛、郑立平唁函(代读)。
追思会由黄公望研究会金鸣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陆蓉之在最后的致辞中表达了对爱人的怀念、感恩与追忆,讲诉了之所以追傅先生的原因,娓娓道来他们这对被称为艺术界“金童玉女”的夫妻的过往,饱含真情地讲诉了“圆缘园”及当年全球国际艺术论战《富春山居图》之《无用师卷》等等。
在她心目中,被她视为“老爷”“宝贝”的傅先生是一位幸福且幸运的人,一位慈爱的、才华横溢的长者,一位天真可爱、永远不会长大的男孩。同时她表达了对一切的感恩,希望把傅先生离去时美好的背影留给世界。 
图片
以下为五位傅申先生挚友发来的致辞及唁函。 
《纪念傅申先生》
白谦慎
尊敬的陆蓉之老师、富阳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各位嘉宾:今天的追思会,我因在北京有事,不能到场,只能以书面发言来表达对傅申先生的怀念。
我最初和傅申先生建立联系,在1982年初,那时,我还是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四年级的学生。由于爱好书法,开始关注书法研究。我当时想了解西方人怎样看待中国书法,便开始收集海外的书法资料。当时做这项工作,主要依靠在北大的欧美留学生。此时高居翰教授的学生杜伯贞(Jane DeBevoise)正在北大留学,我向她询问海外研究书法的情况,她说傅申先生在耶鲁大学办的中国书法展最重要,你应该和他联系。她回美国后,寄给了我一本傅先生的《海外书迹研究》和傅先生的地址。1982年春,我冒昧地给傅先生写了信,向他请教。他在1982年4月2日给我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关心海外的书法研究,可以参考他的书后的书目。他还告诫了我:一,书法研究应该从书法史入手;二,书法研究的重点在亚洲,不要把崇洋媚外的风气带进书法研究领域。今天再来回味当时傅先生的告诫,都是正确的。
1986年我赴美留学,在美国东部新泽西州的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学的博士学位。课余在美国东海岸访问书法家,写一些短篇的介绍文章发给《中国书法》。1988年夏天,我和妻子到华盛顿参观,我和傅先生联系,说要拜访他。我拜访他的原因,主要是想撰一篇介绍傅申先生的短文。后来这篇短文发表在1989年2月的《中国书法》杂志上,这是国内第一篇介绍傅先生的文章。
那次拜访他,我带去了我写的两张字请傅先生指教,一件是对联,另一件是小楷。他看见我写的小楷,说我给你看一个人写的小楷。说着,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的“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梅花”展览图录,其中的小楷,特别是书目中夹杂的小楷,极为高雅生动,书写者是张充和。傅先生见到我十分喜爱张充和的小楷,建议我有空拜访。
1989年的9月4日,我开车去康州拜访张充和先生。那次见面谈得很好,我也为《中国书法》杂志撰写了介绍张充和先生的短文。后来张先生知道我想离开政治学领域后,主动推荐我到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她的力荐下,我于1990年秋入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所以说,我能转到艺术史领域研究书法,缘于在傅先生处见到张先生的小楷,傅先生的引导起了很大作用。
进入艺术史领域后,我和傅先生见面的机会就很多了,在拍卖会的预展上,在各种展览和学术讨论会上,常能见到他,聆听他的高论。我教书以后,他的著作也成为了我使用的教材。2005年夏天,我到台大演讲,傅先生亲自主持会议,他在介绍我时专门提到,白谦慎进入艺术史领域,和他的推荐有关。傅先生的重要著作《书法鉴定》出版后,我受《典藏》杂志的邀请作书评,我用“承前启后”来概括他的鉴定学。后来这本书出新版时,他专门把我的评论附在书中。
傅先生在中国书画研究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以书画鉴定而言,在目鉴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继承了中国传统鉴定学的优点。但是他的鉴定又带有现代的性格,注重科学的实验手段,认为在将来的鉴定中,现代科学技术将会成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利器。他目光敏锐、视野宽阔,为中国书画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后来者,我们要在继承中国传统学问的优点的同时,引进新的科技手段,把中国书画的研究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傅申先生千古!(2024年4月30日)
一位可敬可亲的良师益友——怀念傅申先生》
单国霖
傅申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师,又是可亲的兄长好友。回想起我和傅老师结识相交已有四十二年的时间。
1981年,美国艺术史界派遣出一个“美国艺术史学者代表团”访问中国,共十人,团长是普林斯顿大学方闻教授,团员都是美国著名的学者,如高居翰教授、李铸晋教授、班宗华教授、何惠鉴先生等,傅申先生是其中最年轻的学者。代表团在上海博物馆观摩了馆藏许多重要书画藏品,我参加了接待工作。我初识傅申先生,看到的是一位年轻英俊、精气神足的学者,他还是出生在上海的本乡人。参观之后,他提出希望我馆帮他寻找在川沙老家的亲戚,通过公安局的协助,查到了在川沙某一村庄的傅申堂叔,于是就安排傅申和亲戚的会面,他十分激动,兴奋地说“我寻到了故乡的根”。
自此之后,我和傅先生的见面机会越来越多,他积极支持大陆的学术活动,凡国内博物馆举办学术研讨会,他几乎都应邀参加。例如1987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清初四高僧学术研讨会”、1993年湖州博物馆举办的“赵孟颃学术研讨会”、2001年上海朵云轩举办的“海派学术研讨会”、2002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千年遗珍学术研讨会”、2004年上博举办的“书法至宝—中国日本书法珍品学术研讨会”、2012年上博举办的“美国中国藏晋唐宋元书画珍品研讨会”,2013年苏州博物馆举办的“沈周书画研讨会”、2021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石渠宝笈研讨会”等,傅先生都参加了会议,发表了许多精彩的论文。在这些会议期间,我和他交流畅谈,获益不小。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新世纪初,我多次赴美国参加展览和访问活动,每到华盛顿,我都会去弗利尔美术馆拜访傅先生,他热情接待,从库房里取出许多重要作品供我观摩,同时介绍作品的要点,使我对这些慕名已久的名作加深了认识。
傅先生的学识广博、治学严谨。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编写《张大千的世界》一书,跑遍了世界各地,去观摩和收集张大千的作品资料,他也曾到上博,由我接待,取出了馆藏全部张大千藏品,他一一记录、拍照,并向我介绍张大千各时期创作的特色,使我对大千的艺术有了较多的了解。后来我为香港《名家翰墨》杂志撰写了五篇论述张大千的文章,就是受到傅先生的许多启发。
傅先生不仅是一位美术史论家,还是画家和书法家。在2013年和2014年,他先后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傅申学术展”和“纵横古今展”(谢稚柳、陈佩秋、傅申、陆蓉之书画作品联展),我都去观看过,还曾送过他一副对联:“鉴识书画具慧眼,挥洒翰墨犹高手”。观赏到傅先生青年、中年时代的临古、拟古山水画,泽古工力深厚,形神兼具。他的书法作品,则包括青年、中年至老年各时期之作,正、草、隶、篆各体俱备,尤其到晚年,自创“破体”,别有奇趣。傅先生的绘画和书法实践,为他从事书画鉴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他成就学术大业的重要条件。
傅先生是一位热情平易、幽默风趣的可亲之人,他曾调侃地说,我永远是一个副教授,因为我姓傅,后来我们就称他“傅老爷”或“傅老”。又记得一次在苏州博物馆参加“石田大穰研讨会”,会后去参观沈周墓地,他就拉着我跪到在墓碑前,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说这是我们的前贤,要向他致敬,真是对前代大师崇敬得五体投地。
我最后一次见到傅先生,是在2018年12月上海博物馆“丹青宝筏展开幕式’上,他精神还好,我们聊谈了一会,我祝他保重身体。后来听田洪说,傅先生患了阿尔茨海默症,神志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我十分惊愕,心想这样一位生性乐观幽默的人,怎么会得这种病呢?总盼望他能够好起来,再在一起欢笑畅谈。
如今,傅老爷离开了我们,我失去了一位可以请教的老师,失去了一位能够促膝长谈的好友,直感悲痛。但是傅先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平易亲人的人格,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2024年4月28日)
上海陈佩秋公益基金会唁函
悼念傅申大家神栖安养:
四海一家,心系天下,
妙笔生花,巨著留芳。
九州同愿,山高水长,
哲人千古,德艺传扬。
上海陈佩秋公益基金会全体同仁敬挽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唁函
尊敬的陆蓉之女士:惊悉您的先生傅申老师不幸逝世,我会深感悲痛,谨表最深切的哀悼,并向您表示诚挚的慰问。
傅申老师出生于上海,成长于台湾,在多家世界知名的艺术机构担任过要职。2023年,您与傅申老师出于对宋庆龄慈善事业的认同,在我会设立“傅申陆蓉之学艺专项基金”,持续支持文化及艺术的教育、传播事业,对此我会深感荣幸。傅申老师虽已离去,但我们相信,“傅申陆蓉之学艺专项基金”必将秉承傅申老师对艺术的热爱,以公益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念傅申老师的大爱!傅申老师千古!(2024年4月21日)
赵琛、郑立平唁函
惊悉尊敬的傅申先生驾鹤仙去,令人万分悲痛。
傅申先生是享誉中外的中国艺术史泰斗,是中国书画鉴定的大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著名学者。我们非常仰慕傅申大师。女儿在傅申大师的夫人、著名策展人陆蓉之老师的引见下,有幸拜见了傅申大师。大师渊博的知识、和蔼可亲的形象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傅申大师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临终前还与陆蓉之老师一同赞助了威尼斯第三届元宇宙艺术年度展,为弘扬中国文化与中西文化交融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我们要把傅申大师展现的优秀文化和品格传承下去,以告慰大师。傅申大师安息吧!(2024年4月18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