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银行如何竞逐大模型应用?网商银行最新年报透露探索进度

文 |  观察团
来源 | 新经济观察团
图片
2023年ChatGPT引爆生成式AI浪潮,全球大踏步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百模大战”、“千模大战”于国内外同期上演,并在众多应用场景中加速落地。
作为具有大量数据沉淀的行业,金融天然就是大模型落地的首选,多家全国性银行已明确提出探索大模型的应用,部分大行也已启动自研或联合研发的金融大模型。
近日,又一家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AI大模型的产业应用进展。4月30日,网商银行发布的2023年年报指出,网商银行已在小微经营认知、产业链认知、理财客户挖掘等场景中探索AI大模型应用。为应对人工智能浪潮,网商银行正在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与金融科技人才引进,全年科技投入占比36%,科技人才占比提升至64%。
图片
日前,网商银行还宣布升级了产业链金融解决方案大雁系统,将大模型的知识抽取能力应用于识别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从而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满足度。
01
大模型千帆竞发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银行大模型呈现千帆竞发趋势。
中国工商银行在2023年成功建立了行业内首个全面自主研发、且具有千亿参数级别的AI大模型技术体系,并在多个金融业务场景中实现了创新性应用。
在3月28日举办的工商银行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廖林强调了工商银行在深化“数字工行”(D-ICBC)战略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手段,有效促进了工商银行数字化生产能力和效率的提升。
中国农业银行也在年报中透露,其正在通过成立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的方式,加快推进大模型技术的研究与培育工作。
中国银行则在年报中展示了该行在智慧安全防护、网店运营等方面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并开始试验大模型技术在内部知识服务、自动化编程辅助等场景的可行性。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中国金融机构正在步入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大中型银行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2021年以来,六家国有大行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总投入已连续三年超过千亿元,而大模型的出现则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更加强大直接的新动能。
目前,这些银行更多地将大模型应用于前端的金融服务,比如对内集中在智能办公、流程自动化等环节,对外则倾向于推出智能助手、智能营销等工具。然而后端的金融决策同样至关重要,借助大模型的能力来提升金融预测和风控的精准度,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革新真正具有想象力的落地方向。
就此,科技银行正在加速对大模型产业链金融的探索。
4月10日,网商银行宣布升级大雁系统,首次将大模型的能力应用于产业链金融。值得关注的是,网商银行利用大模型知识抽取能力构建产业链图谱,助力金融风控系统识别小微企业。
图片
目前,网商银行已经通过大模型搭建了包括汽车、医疗、建筑等在内的9条产业方向的产业链图谱,识别超2100万家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小微信用画像效率提升了10倍。在汽车和医疗产业链,网商银行已经将其与金融风控系统结合,提升小微企业的信贷覆盖率和满足度。
02
产业端落地瓶颈何解?
虽然各大银行都在竞逐大模型,但客观而言,当下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
究其原因,还是源于金融机构的数据具备高敏性,涉及客户隐私和金融安全,必须处于强监管之下,对安全性、稳定性、合规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指标的要求更为精细苛刻,也对他们的数据储备和分析能力、合规合法、资金实力等提出了更多挑战。
而从银行2023年年报披露信息来看,尽管大多数银行近年来纷纷将大模型作为科技投入的重心之一,但金融是强监管行业,算法容错率极低。目前生成式大模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幻觉”,其提供的信息不一定可用,这也为大模型在产业端的落地,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难题。
那么,该如何解决大模型落地的工程难题?
新经济观察团发现,面对大模型落地难的现实,网商银行就提出了一条可行、独特的破题思路。
第一步是对大模型生成的画像标签进行评测。举个例子,企业是达人直播还是自播——大模型会判断这是小微经营信用的重要潜在因子。工程师则需要验证、测评它是不是真的可用。
具体做法是,把这个标签拿到不同的客群里验证,通过算法测算对比,看在这个标签影响下,已经完成过信用等级评定的用户群的风险是否有发生变化,从而判定它是否能作为风控参考标准。
验证的结果还要能规模化使用。比如在网商银行这个千万级小微用户的平台上,如果某个标签只能筛选出100个用户,它也不是一个能用来定义小微企业的信用维度。
第二步是指,用大模型进行提升效率,但并不生成内容直接对客。
大模型只是用来刻画客户信用,严格验证后得出经营画像,而风控决策系统经过复杂的计算和多维交叉验证,才会最终判定企业的授信额度。
“我们找到了一个方向,但还不能说现在就挖到了丰厚的宝藏。大模型的产业应用仍有很远的路要探索。”网商银行高级工程师方珂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早在2023年3月,技术团队就开始尝试用大模型来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这也是网商银行成立伊始的主要目标。
作为中国经济毛细血管般的存在,产业链上游和末端有着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达到5092.76万户,99%为中小微企业。
然而如此庞大的经营群体,大多数仍处于金融信贷的空白地带。针对小微金融的难题,网商银行通过大模型升级大雁系统,用技术手段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03
大模型的价值,在产业链深处
网商银行将AI技术引入产业链金融的创新尝试,本质是利用大模型来构建行业图谱,提升大数据的挖掘能力。
具体来说,AI大模型在网商银行产业链金融的应用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基于大模型的知识抽取能力,大雁系统构建了一个全面的行业图谱。在图谱里,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生产厂商、经销商、零部件提供商,以及最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都能被一一识别,每个环节里分布的企业也清晰可见。
第二部分,则是利用大模型的语义理解和生成能力,将其与大模型驱动的Agent实时反馈能力叠加,就可以更好地刻画小微企业的经营和信用状况。
据了解,目前已有企业通过网商银行大模型的落地成果受益。
浙江嘉兴的丞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的小微企业,主营业务是生产高温尼龙材料。新材料研发时间长,需要资金投入,客户回款周期长达3个月,周转需要资金,这是小微经营者常见的金融需求。
图片
在没有大模型以前,金融机构眼中丞达的画像是这样的——一家普通的小微企业,工商信息显示从事机械制造,年营业额在1000万左右。他生产的是什么,最终去往哪里并不清楚。因此,在没有品牌企业担保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很难给予丞达符合其经营需求的贷款额度。
大模型应用之后,呈达被重新看见:它生产的尼龙的材料,经过了层层加工、装配后,最终去了比亚迪汽车的绝缘层,是一家汽车产业链上的小微。
它位于浙江嘉兴平湖,浙江四大新材料基地之一,拥有完善的产业链生态与原材料优势。
丞达在这个领域是“潜力股”——手握12张专利证,被评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尼龙产品的品质好,价格优。
当丞达的老板潘弈丞从支付宝里点开网商银行,申请贷款后,他获得200万的额度,解了燃眉之急。
在丞达所在的汽车产业链上,网商银行用大模型已经识别了270万家小微企业,其中100万家获得了授信。获得金融服务的用户中,64%为首次获得纯信用贷款,近3成为科创型企业,且获得了更高的额度。因为秒贷秒批的金融服务,他们在经营上实现了“0账期”,可以多接订单,每月交付量平均提升17%。
在持续火热的人工智能浪潮下,越来越多的B端企业希望借助AI大模型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比如大型制造企业希望了解产业链的全貌,而金融科技公司则希望创新对外服务模式。
麦肯锡测算,未来金融类企业的整体收入里有3%至5%,可以是生成式AI(GenAI)所提供的。
这也意味着,对网商银行而言,未来大雁系统的大模型升级机遇和挑战并存。
*声明:新经济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原创文章未获授权不得转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