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与“至忠”:比干研究的新成果

河南省林州市横山镇北部留马村有一座比干庙。它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带檐廊。有高40厘米的石台基,中间有5级踏道,两侧置垂带,庙内塑有比干像。门前的石柱上挂有一副对联:逆耳披鳞周朝尚封其墓,原心略迹至圣亦许以仁。据出生于此地的学者栗军芬考证,此系旧时构件,虽未见刻有时间,但联中之成语“原心略迹”在清朝末年方才开始流行,因此,她推测“对联应该是清代人撰写刻石的”。
河南林州,原称林县,处在豫晋交汇之太行山深处,以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闻名于世。为什么在如此偏僻的大山深处的村子里建有比干庙?作者栗军芬在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之下花如此大的力气来写下这本《殷比干文献汇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
图片
让我们顺着作者栗军芬的“足迹”来一趟有关比干的文化之旅吧。
在中国浩瀚的古代典籍中,记载着数不清的历史人物。各色人等,异彩纷呈。几千年来,比干始终是一位极具民族象征意义的人物,作为华夏民族志士仁人的光辉形象被代代歌颂与膜拜,至今犹然。
历史上,比干实有其人,但是生平资料多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布,可靠的文字记载则极其少见。据《今文尚书》《逸周书》《史记》的文字记载,经过地毯式搜寻也仅能得出如此的线索:比干是殷商王朝的王子之一,是文丁或帝乙的儿子,即纣王的叔父或者兄弟,生活的年代在殷商时代的末期。
商周交替之际,纣王荒淫无道,民不聊生,国将不国,商王朝重臣微子出逃国外,箕子装疯卖傻,只有比干能说真话,直言诤谏,终于在武王伐纣之前一年,触碰了纣王的逆鳞,惨遭杀戮,剖心破腹而死。
周武王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之后,在比干埋葬之地封土为坟,即历史上有名的“封比干墓”事件。
这一事件被《今古尚书》记录为:“王之于仁人也,死者封其墓,况于生者乎?”追根溯源,此段文字记录应是比干被后世认定为“仁人”之嚆矢。从此,比干“仁人”的形象被广泛传颂,历久不衰。
当然,比干的形象随着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不断演绎,呈现出多种面向,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士,依据不同的需要,将其“塑造”成不同的角色,并广泛地存在于传说、戏曲、曲艺、小说、民间故事等载体之中。
最早的传说,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即使对于其身份之认定,文献记载也互相抵牾。除了一致认同他是“王子”之外,到底是谁的“王子”却众说纷纭:太史公之《史记》只是含糊地说他是商纣王的叔父;《尚书》认为微子是纣王的哥哥,那么“比干是纣王的叔父”则不能成立。
关于比干之死,早期的传说是被纣王剖心杀死,但是《楚辞》则有两种记载:“抑沈”或“菹醢”,即沉入水中溺毙或者被杀死剁成了肉酱。
最著名的传说在汉代因著名经文学家刘向《列女传》的流传而大行其道,刘向的记载因妲己的加入而脍炙人口更加生动形象:因为比干对纣王的荒淫无道、酒池肉林的主要参与者妲己严辞指摘,痛斥纣王听信妲己这个妖言惑众的妇人之言误国误民,惨遭妲己忌恨,最终比干在妲己的恶意唆使挑拨下,纣王将比干剖心而亡。
两宋元明诸朝,比干的形象随更多的小说、杂剧、戏曲等文学样式的流布更加深入人心。至清代内府《封神榜》这一连台大戏的横空出世,诸如比干救护太子、鹿台献裘、妲己设计害比干、姜子牙赠符等桥段的反复传唱,比干的形象日臻丰满、完善。
作为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文献学著作,栗军芬倾尽全力,将自先秦以降迄至近代的比干文献蒐罗殆尽,举凡甲骨金石、竹帛到纸质典籍,从正史《史记》等官方书写到民间传说,通俗文学,类别则在经、史、子、集之外,关注方志、家谱、祠庙志等官私著述;在整本书的架构上,将不同文献加以分类,将史乘载籍与民间传说、宗教信仰与文学作品加以区隔,以编年形式加以铺陈,以“原文”“题解”“注释”“附录”“三段论模式”为全书的主要写作范式,将全书分为十三个卷次,从“早期的可信文献”“春秋战国的评论与传闻”到“汉代以后的传说”,重点对汉代之前的比干文献加以梳理;汉代以后,将有关比干“墓葬”“遗迹”“后裔”的文献“记录”在各个专题卷帙之中,比如,“祭文”“诗歌”“小说”“传统戏曲”“绘画”。
例如,本书第010页之内容:
【原文】西汉司马迁《史记》
西伯归①,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卷三《殷本纪》)
【题解】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前 145年或前135年—?)著。虽然司马迁的时代距比干已经近千年了,但他在写《史记》的时候十分严谨,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其中许多文献现在已经失传了。《史记》记叙的事情,不少可以从其他上古文献和现在出土的文物(如甲骨文等)中得到证明。所以《史记》被公认为是比较可信的历史著作。当然,其中也存在叙述不周密甚至自相矛盾之处,一些地方也采用了传说,还有一些使用了文学语言夸张描述。
《殷本纪》是一篇记录殷商历史的文章。文中称比干为“王子比干”,说明比干是商王的儿子,那么他同商王一样姓“子”。但文中没有明确他是哪一代商王的儿子,是纣王的长辈,还是纣王的兄弟。
【注释】 ①西伯,即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西伯”是他在殷商时受封的 爵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事,作者在卷之十二“无心菜与无心草”中,将民间传说中的“无心菜”到“无心草”的演进过程,当成一种与比干相关的文化现象加以研究,考证出明代小说中的“无心菜”产于朝歌,亦即今天的河南淇县,现实中相关的无心草最早出现在山东巨野的比干村,此说见于明万历年代的载籍;河南卫辉的比干墓栽种“无心草”之事在民国初年也有记录。作者家乡林县留马村有关“无心菜”的传说,自明代嘉靖年间流传至今不衰。
由远及近,作者研究比干文献的脚步从先秦出发,一路走来,到了家乡河南林州的留马村,把读者带到了留马村的比干庙前。也许是最熟悉的地方最用感情,作者考证留马村的历史沿革如下:宋代时,即有留马之名,一直归林县管辖,现属于林州市横水镇。明初,此地设有军屯,曰留马村屯,后一分为二,分别命名为留马营、营里村。其名字的来由,包含着一段凄美的传说:比干被剖心之后,骑马出城过此地,遇卖菜女,问答之后,气绝而亡,仅马留在此,故名“留马”。
该村建有祭祀比干的庙,初建年代久远又无文字记录,渺不可考,明清两代均有重修。
通过对历代有关比干文献的蒐辑、爬梳与汇释,一个完整而丰满的“仁义”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并日渐达到了人们生活的更高层面:信仰甚至宗教崇拜的精神高度。
据南北朝陶弘景《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以及《真诰》等著作记载所示,比干在当时被列为居位在戎巳的第六等散位地仙,这是比干进入道教的神仙谱系,正式成为神祇,其“成仙”的原因是因为比干“至忠”的作为。
与关公被奉为“武财神”相映成趣的是,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比干被作为“文财神”加以供奉。
据本书作者栗军芬考证,有关比干被供奉为“文财神”之最早文献是清朝道光年间山东曹县知县章寅为县内五圣祠所撰《重修五圣祠碑记》。该祠初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原本是五省会馆。章寅认为,因为比干敢于直谏,以剖心明志,有大公无私之气度,可以使逐利者知道“盈虚有定”,不可有心求得。
自清末至民国初年,在我国的东北、台湾地区乃至华人生活较多分布较广泛地东南亚地区,人们也在财神庙里将比干视为财神加以供奉。一些道教活动场所,也将比干添列为财神。北京白玉观更是在1980年将其内设的“儒仙殿”改建为“财神殿”,专门将比干奉为“正一福禄财神真君”,以主位供奉。
纯粹的古籍整理工作,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是一项枯燥无味、耗时费力的苦差事,多少人埋首故纸堆,皓首穷经,孜孜矻矻,终生也未必能有太大的成就。除了少数专业人士,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的学人们大都退避三舍或敬而远之。而作者栗军芬却能够在长期工作于出版行业第一线,担任相当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的状况之下,甘于坐冷板凳,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耗时多年,最终拿出近三十万字的这部著作,殊为不易。
究其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一种“仁义”的思想在支撑,具体说来就是自年少时期即被祖母的“仁义”精神所激励,长大后用所学知识来报答饱受苦难、虽目不识丁却深明大义的祖母的养育之恩,将其作为从小失恃几乎全赖祖母培养成人的感恩节礼物回赠给她。
这种以原初动力作为能量的本源进行学术研究的事例古今中外代不绝书,不足为奇。在文献研究过程中,加入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乡邦文献的“私活”行为,虽有但并不多见。此种行为不仅不应该为人诟病,相反应大力提倡并发扬光大。倘如此,有更多的学人,以家乡为圆心,以眼界为半径,以仁爱之心为手段,画出一个又一个争奇斗艳的学术园地,遍地开花,从而使得传统文化的学术园地争奇斗艳百花齐放,岂不壮哉!
(作者马达,系文心出版社编审、总编辑。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唐芊尔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