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海国际赴美双重上市,加速海底捞海外拓店

图片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特海国际(09658.HK)负责海底捞在大中华区以外的餐厅业务,日前,公司公告称,董事会决定将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公开发售新的美国存托股份,预计最多发行约1.23亿股,推动特海国际在港股和美股双重上市。摩根士丹利、华泰证券为其联席承销商。
值得一提的是,特海国际于2022年12月30日在港交所以介绍的方式挂牌上市,距离此次申请赴美上市的时间间隔不足一年半。
从资金用途来看,特海国际表示,双重上市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的约70%将用于提升品牌并扩大全球餐厅网络;约10%将用于投资供应链管理能力,例如建设更多的中央厨房;约10%将用于研发,以增强数字化和其他技术在餐厅管理中使用;剩余约10%将用于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连亏四年后扭亏为盈
特海国际2023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6.86亿美元,同比上升22.95%;归母净利润2565万美元,同比上升162.19%。此次实现盈利之前,特海国际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掉了2.79亿美元。
特海国际认为,此次扭亏为盈是因为公司做对了两件事情。首先是餐厅翻台率的提升,海底捞海外餐厅2023年平均翻台率为3.5次/天,相比2022年的翻台率3.3次提升0.2次,接待顾客数全年增长了近500万。翻台率的提升则与公司管理模式有关,门店翻台率是店经理的核心考核指标,与员工个人的升迁、薪资息息相关。
其次是内部管理及运营的改善,餐厅与经营效率相关的成本及开支实现优化。具体来看,2022年一季度,特海国际员工成本占营收的比例超过40%,2023年四季度,这一数额降低到了不足33%。原材料成本也从2022年占营收比重35.2%降至34.2%。
从股权结构来看,特海国际招股书显示,张勇(Yong Zhang )先生通过ZY NP LTD持有NP United Holding Ltd 51.78%的股权。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舒萍(Ping Shu)女士为张勇先生的配偶,并通过SP NP LTD拥有NP United Holding Ltd 16.07%的股权。
看上了“中餐出海”的蛋糕
火锅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风味”之一,是出海的典范品类。此外,火锅易于标准化及复制扩张的特点,也有利于海外开店。
2003年,国内火锅企业小肥羊在美国洛杉矶开设首家门店,此后,大龙燚、小龙坎、快乐小羊、刘一手等火锅企业陆续开始海外开店,但大多采用“直营+加盟”模式,特海国际在开设海底捞餐厅时,则始终坚持直营模式。
2012年,海底捞开始了全球市场的布局,在新加坡开设了首家海外餐厅。其后逐步在北美、东亚、欧洲、澳洲等地区落地开业。为了使海底捞的国际业务获得更好的成长,海底捞国际分拆出国际市场业务,于2022年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特海国际。
特海国际2023年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在四大洲12个国家扩展至115家自营餐厅,其中70家位于东南亚地区,17家位于东亚地区,18家位于北美地区,10家位于其他地区。2023年初首次进入阿联酋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特海国际是国际市场上第三大中餐厅品牌,同时也是自营餐厅覆盖国家数量最多的中餐厅品牌。
虽说特海国际开设的海底捞餐厅覆盖国家数量最多,但门店数的增长却比较缓慢。2023年全年新开门店数4家、从2012年至今经过近12年发展门店数仅扩张至115家,这成为制约特海国际在资本市场估值的主要因素,也是公司此次申请赴美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外门店数量拓展缓慢的原因与程序复杂有关,在海外开设一家海底捞餐厅,从签约到实际餐厅开张需要1-2年时间。不同国家风格差异较大,每家餐厅都需要单独考察识别。
此外,本土客人占比较低成为制约特海国际在当地站稳脚跟的主要原因。公告显示,在亚洲的海底捞餐厅中,非华人顾客的比例占到70%甚至以上;在欧美的海底捞餐厅中,非华人的顾客比例仅40%左右。在本土化方面,特海国际设定了一个中长期目标:非华人社区的店希望本土客人的比例能够达到60%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