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澳科普科创如何共振?专家:科幻是民心相通的对话语言

沉浸式体验了首钢园浓浓的科幻工业风,香港立法会议员、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尚海龙,用“大开眼界”来向南都记者形容此趟北上的科幻交流之旅。尚海龙此行是来参加202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平行论坛——2024中国科幻大会。
首钢园一号高炉的“SOREAL科幻乐园”,由传统工业的炼钢车间改造而成的科幻大会LIVE现场,满满的未来感设计令尚海龙“耳目一新”。“在北京看到的科幻文学、影视等相关创作领域的蓬勃发展,让我非常期待香港接下来能与北京在科幻产业发展上深度合作,这次来参加这次科幻交流的盛会,也是寄望能联通京港聚集人才,共同助推我国科幻产业发展。”尚海龙说。
图片
“科普是科幻产业的科学基石,科幻是科技创新的翅膀。” 感慨于这届科幻大会在科创合作、科幻融合及科普交流多方面的丰硕亮点,澳门大学科学暨科普推广中心主任、澳门科学馆董事谭锦荣在大会开幕式后的采访中对南都记者坦言,“京港澳地区的科幻创作繁荣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创意和灵感,培养了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持续为科普及科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诚如与会专家的感慨,这场亮点纷呈的2024年中国科幻盛宴,恰是近年来京港澳三地在科普教育与科创产业领域的协同合作、共谋发展一个生动注脚与缩影。借助科技创新和科幻产业发展,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步伐,京港澳三地共同携手打造出一系列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前沿科技产业合作新业态和新模式。
倡议推进京港澳青少年科幻交流
“科幻是一个非常通用的、民心相通的对话语言”
京港澳地区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才资源,为科技创新和科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28日下午首钢园举行的中国科幻大会平行论坛——京港澳科幻融合论坛上,多位来自京港澳三地的专业代表同台探讨我国科创交流与科幻产业的未来。该论坛由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香港科普科幻教育中心和北京市石景山区未来科幻产业发展中心联合承办。
图片
主旨演讲环节中,作为香港独角兽企业商汤科技的荣誉顾问,尚海龙以“联通两大中心,集聚人才效应,推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主题发言,他以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开场,谈到科幻的核心是科学和想象力,“科幻成真”推动了人类每轮生产力革命的酝酿,要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并表示只有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之下,才能体会到不同的优势制度带来的不同思考。
谭锦荣则向与会嘉宾分享了澳门大学与澳门科学馆在推动澳门科学教育中的系列工作,“澳大与科学馆携手,通过校企合作,打造从小学到大学的科普贯通培养课程,推进科普教育,弘扬科学精神。”
“科技需要人才,更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持续不断创新。人才需要从小培养,因为科学在某种程度上艰难且无趣。”在谭锦荣看来,科学教育与普及需要将枯燥的科学知识转化成有趣的游戏,吸引小朋友的目光,这对培养科学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谭锦荣向南都记者介绍,2022年,他担任董事的澳门科学馆成为中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澳门大学的“澳门中小学生科技实践基地”也列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这些都受到澳门各中小学生的欢迎。澳门科学馆一直积极开展科普教育项目,澳大也一直致力于促进引入更多的内地专家来澳科普学术交流,“要全方面联动各界的科学力量,更好地推动澳门与内地的青少年科普教育交流、推动京澳两地的高新科技贯通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传播。”
图片
澳门大学科学暨科普推广中心主任谭锦荣
谭锦荣同时提到,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动澳门科学教育的发展,既是为了培养科学人才,也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未来他和他的团队将继续立足大湾区,创新点燃公众科普热情。
科幻是一个非常通用的、民心相通的对话语言,应该推动内地和香港青少年之间的科幻交流。”尚海龙在采访中表示,青少年的思维是非常相通的,科幻交往越多,越能减少误解,增进理解,同时也可增强香港青少年对祖国发展的信心。香港和内地的青少年一起携手畅想祖国更好的明天,用“一国两制”之力做中西文化的交融。“要推动多地青年之间的思想碰撞,才能够让科幻发展得更好,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式科幻产品落地,借助香港桥梁走向世界。”
京港科创南北呼应优势互补
实现“1+1>2”效应
同为我国创新“前沿阵地”,京港如何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出“1+1>2”的协同效应?
 “香港和北京,一南一北,是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两大重要基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香港国际创科中心,两大中心在科创人才交流和项目合作中要嘤鸣求友、南北呼应,通力共赢。”尚海龙在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后的采访中,向南都记者娓娓分享了其对京港科创及科幻产业如何实现共振的见解。
“京港合作应把科幻产业化当成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认真讨论。”尚海龙认为,内地有大量承载空间,香港有很好的科学基础、科幻文化,内地与香港更应共同构筑民族特色的科幻发展未来。“科幻大会所服务和面向的产业人群,要求一是有基础科学素养,其次就是要有大胆丰富的想象、对未来新世代的沉浸式幻想。这两者的结合,才能够为培育意想不到的、带有奇点效应的新技术突破提供人才池的支撑。”
谈及深化京港科创产业的交流合作,尚海龙表示,香港拥有多家国际知名的大学,每年培养近万名优秀人才,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可在原始创新和国际创新上发挥特色优势。不过,香港的地理空间相对有限,产业承载能力相对欠缺。北京具备产业集群条件,可以很好地弥补香港存在的这一短板。他希望香港更好地扮演外循环角色,同时承担起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支点作用,“相信京港两地可以结合各自在科创领域的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助力我国的科技发展。”
在论坛前的专访中,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汝恒也对南都记者谈到,京港两地虽各自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和高质量的人才培育水平,但二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存在优势互补的潜力。
“我们致力于将香港高校的基础研究成果在内地实现落地转化。与香港相比,内地城市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这些产业技术成功在内地落地后,还可以再借助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将内地企业的产品推广到海外市场。”赵汝恒说。
 “一般来说,我们学校的科研团队项目是通过与合作方城市的政府基金配套共建来落地,算是以一种校方独资经营的外资企业模式来运行,好处就是比较灵活。” 赵汝恒表示,香港理工大学同内地多个城市签署了建设技术创新研究院的框架协议,目标是用科技创新为企业生产赋能,助力内地城市实现产业链升级。“未来希望进一步完善优化这类与内地城市的科创合作模式,以期香港理工大学更好地搭建起京港两地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高校桥梁。”
据赵汝恒介绍,目前,香港理工大学已有4个内地合作的创新研究院开始运营,包括2023年同合肥庐阳区共建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以及日前与广东省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刚宣布联合打造的研究中心。
对于京港两地的较为可行成熟的科创共建模式,尚海龙也对南都记者分享了他在创业及政策研究领域多年的观察心得。“我总结的比较好的产业创新模式,就是科学家+CEO的黄金组合。”尚海龙向南都记者阐述这一创业模式称,科学家作为创业的核心技术载体,擅长原始创新;同时又要有一批懂技术的作为管理层,专攻产业技术突破和商业落地。
“原始创新是从0到1,技术突破是1到N,只有完成由零到1再到N的闭环,才能够将前沿高精特新产业链条真实落地。”尚海龙说。
采写:南都记者 吕虹  王森  莫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