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粤韵丨南岭风光无限好 山川秀丽入岭南

图片
读懂广州第一一四期
南岭峰峦叠嶂,山水景色如画。大自然鬼斧神工,将六亿年前的一片汪洋“打造”成今日中国南方最大的山脉——南岭。它既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又缔造出华南和华中迥异的地理气候,成为守护岭南大地的生态屏障,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南岭余脉末端就是老广熟悉的白云山与越秀山,塑造出广州“青山半入城”的城市格局。
在岁月的长河里,这里孕育出马坝人、石峡文化;西京古道、秤架古道、梅关古道等见证了先民的坚韧不拔、勇于开拓,这些古道构筑的“南岭走廊”上通“三楚”,下达“百粤”,连通了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留下灿烂的人文故事。
图片
南岭溯源
数亿年终成广东“屋脊”
海拔仅千米能挡寒流
连山如水涌,起伏皱波纹。窄径穿林薄,微光照夕曛。荒村茅店古,石涧细流分。风景故乡近,遥遥南岭云。——清·陈道《过大关》
当你打开世界地图,把目光聚焦在北回归线附近,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的沙漠景观跃然眼前。不过,在同一纬度,中国的南岭却一派绿意盎然。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山脉,南岭有广东离天最近、海拔1902米的最高峰——石坑崆。
南岭是中国南部最重要的一座山脉。南岭这一名称出现于战国末期,在秦汉时期定名。因其处于楚国之南,故名南岭。
假如时光倒流回数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斗转星移,从一片汪洋到演化为岭,南岭的“成长”可谓历经“起伏”。
古生物化石见证变迁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李宏卫介绍,南岭已知最古老的岩石坝里组形成于约6亿年前,当时南岭一带还是茫茫大海。随着地质运动的变迁,加里东构造运动导致海水退去,地壳挤压隆起成山,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形。接下来,“剧情”反转,南岭一带的地壳又一次下降,海水再次入侵。距今约2亿年前,印支造山运动改变了南岭,这一次,南岭一带的地壳大幅度抬升,广袤的陆地取代了海洋。
这一系列的地质变迁为南岭留下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在乳源—韶关市区一带以及英德、阳山、连州等地,考古学家发现了类型多样的古生物化石,包括珊瑚、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三叶虫、海百合、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等。这些化石见证了南岭从海洋到山脉的沧桑巨变。
经过6亿年的地质变迁,一片汪洋终成广东“屋脊”。南岭横跨粤桂湘赣等省区交界处,东西延绵约7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的山脉,自西向东,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一字排开,呈东北—西南走向,故又称五岭。
气候屏障守护岭南大地
南岭与秦岭一样,是中国气候上的天然分界线。秦岭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亚热带植物柑橘在“秦岭以南为橘、秦岭以北为枳”。南岭则是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北侧四季分明、南侧炎热多雨。从南岭一侧的广东连州驱车前往另一侧的湖南永州,却仿佛穿越了不同的气候带。即使在10月,两地的温度也相差10摄氏度左右。
南岭平均海拔仅1000多米,并不算高,却是造成华中和华南气候迥异的重要因素。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此受到阻挡,带来丰富的降水,使南岭成为北江、东江等的水源地,最终滋养了珠江流域,因此又被称为“广东水塔”。
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行至此处,受到南岭的阻挡而无力南下。就这样,南岭成了一道温润的气候屏障。自宋代(1246年初)至今,近800年时间里,广州历史上有记载的仅有九次降雪,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1月24日凌晨,可以说是百年一遇。
南岭之所以能有效地将冷空气挡在北面,一是,北方来的冷空气经过长途跋涉后有所减弱,二来,南岭虽然海拔不算特别高,但山体厚实,多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紧密相连,形成了一道宽广的山脉屏障。这种层峦叠嶂的地形使冷空气在翻越南岭时再次大大减弱。即便这样,偶尔也有抵挡不住超强冷空气的时候。回忆起2008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龚粤宁说:“那时保护区整片山挂满冰挂,接着十多天,山上一直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像放鞭炮,这是被冰挂压断的树木枝条不断坠落发出的声音。”
大自然打造地质博物馆
在地质变迁的漫长历程中,大自然施展“鬼斧神工”,将南岭打造成中国南方最大的、可解读板块发展与演化的地质博物馆。
南岭拥有集花岗岩地貌、砂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于一体的地貌奇观。广东最高峰石坑崆是一整块巨型花岗岩,为华南最雄伟的花岗岩山峰之一。南岭乳源县洛阳镇的一处小河谷中,延绵约一公里长的河道上散布着一个个浑圆的小石潭、小洞穴及石窝窝,大小深浅不一,形成“冰川”壶穴。
从空中俯瞰,从韶关乳源到清远英德,一道地裂横亘,峭壁如刀劈斧凿,其间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构成了广东大峡谷,被誉为上天在广东留下的一条美丽伤痕。
南岭一带还有很多溶洞,其中最独特的要数“通天箩”。它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天坑,深97米,洞口直径73米,底部最大直径140米以上,形态酷似一个倒伏的米箩,故名“通天箩”,又被称为“广东之眼”,里边还藏着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地下森林,号称“中华第一洞”。
文明之火
茅花似雪复如茸,一望平原浅草中。尽日向人挥玉尘,知将何事语春风。——宋·杨万里《宿南岭驿二首(其二)》
马坝人与熊猫同住岭南
石峡人一夜消失留谜团
南岭不仅守护着岭南大地的青翠四季,也为文明进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马坝人填补华南人类进化系统空白
岭南发现最早的早期智人——马坝人就生活于此。马坝人化石发现的经过充满了传奇色彩。1958年5月底,曲江县马坝乡的农民在狮子岩内的溶洞中发现了富含磷肥的堆积物。他们就地开设了一家磷肥加工厂,开始挖取这些堆积物。
当年6月底,农民们在挖掘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块零碎的人类头骨化石和一大批古脊椎动物化石。起初,村民把化石放在一边,并不知是惊天发现。后因机缘巧合,这些化石进入了专家的视野。裴文中、吴汝康等60多名专家反复鉴定后,确定其中有人类化石,将其命名为“马坝人”。经测定,马坝人大约生活在距今13.5万年前至12.95万年前,填补了华南人类进化系统的空白。
2024年4月17日,记者来到马坝人遗址——狮子岩。它由两座石灰岩山组成,往里走进溶洞,只见别有洞天,顶上的钟乳石还在不停滴水。走上台阶,一道缝隙映入眼帘,旁有洞穴。洞穴与缝隙交界处有一块牌匾,上书“马坝人头骨出土地点”字样。用讲解员巫燕玲的话来说,“13万年时空浓缩于此”。
走进马坝人博物馆,正中央是汉白玉雕刻的马坝人头像。这是一个中年男性的头像,与现代人的脸部轮廓不同,马坝人眉嵴粗壮、向前突出,眉嵴后方的额骨部分明显缩窄,向后倾斜。馆长肖东方称,马坝人是一种介于直立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中间类型——早期智人。在人类进化史上,头骨厚度越厚,原始性就越强,北京猿人的头骨厚度是9.7毫米,马坝人头骨厚度是6.85毫米,而现代人的头骨厚5.2毫米。专家在全球范围内对古人类化石进行比对时,发现马坝人头骨、眼眶(圆形)等特征与欧洲尼安德特人相似,使人联想到其与欧洲古人类之间基因交流的可能性,这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假说提供了佐证。
博物馆还原了马坝人的生活场景。约13万年前,正值冰川期到来之际,全球已开始降温,但岭南一带仍温暖湿润。马坝人与大熊猫、剑齿象等同在这里生活,依靠采集、捕鱼、狩猎为生。
图片
马坝人头骨出土地点
岭南石峡文化与浙江良渚文化已有交流
此外,南岭还发现了先秦时期古人活动的痕迹。狮子岩两座石灰岩山之间有一块峡地,当地人称为“石峡”。马坝人化石被发现14年后,工作人员在石峡发掘出大量陶片、石器和红烧土。后经考古专家多次发掘,石峡遗址先后出土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等各类文化遗物1万多件。考古学家发现,石峡遗址自下而上存在“四叠层”(四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距今约5000~4000年、被命名为“石峡文化”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层;距今约3800~3100年的早期青铜文化层;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的晚期青铜文化层。
在石峡文化时期,岭南先民已开始使用三足陶制鼎烹饪。他们居住在木骨泥墙建筑中,这与黄河流域史前文化流行的建筑方法接近。彼时,先民会稻作,会纺织麻布。石峡出土的玉琮与浙江良渚玉琮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可谓“同款”,显示相隔一千多公里的两地在先秦时期已有交流。石峡遗址填补了岭南先秦古文化的空白,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令人疑惑的是,石峡文化时期的先民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仅在南岭一带消失,别处亦无迁徙踪迹,留下千古之谜。
图片
石峡遗址出土的玉琮
民族走廊
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宋·苏轼《赠岭上梅》
千年古道书香馥郁 南岭成为“诗的世界”
古时,对中原人而言,岭南太遥远、路难行。不过,正因如此,岭南可少受北方战乱波及,为躲避战乱的先民提供庇护。背靠南岭、面向南海,又让岭南形成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这样的地理环境为开放包容的岭南文化形成提供了土壤。
虽说岭南路难行,但南岭东西纵横,山与山“勾肩搭背”处,总会留出或宽或窄的间隙,加以利用,就可形成南北往来的孔道。于是,先民在崇山峻岭间修起一条条古道,上通“三楚”,下达“百粤”。学术大家费孝通曾提出“民族走廊”的概念,南岭走廊与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并称为中国三大民族走廊。如今,南岭依然留有多条纵贯南北的古道,如穿越大庾岭的梅关古道,穿越骑田岭的连州秦汉古道、丰阳—东陂古道等。
图片
梅关古道
在梅关古道开通前,西京古道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在西京古道猴子岭路段(乳源县大桥镇),一条明清时期重修的青石板路沿着山脊伸向山脚,半山腰有一间石砌拱门的亭子,名曰“心韩亭”,内有3座石碑,上面“乾隆十八年”字样清晰可见,旁有标识牌称:“心韩”即“崇韩”之意,意在纪念三下广东的唐代大诗人韩愈。
图片
西京古道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十四那一天,韩愈离开长安。农历三月上旬,他路过岭南乳源地界,遇到风雪。传说他的一只靴子丢在了雪地里,被当地村民奉为神物。韩愈去世后,村民将靴子埋葬,在岭上修衣冠冢,谓之“韩文公墓”,并把韩愈走过的山、西京古道一段分别称为“文公山”“文公路”,后又建“心韩亭”。
“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韩愈对南岭印象深刻,甚至在韶石山下停船,欣赏这山水之美,于是有了“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整冠裾”之句。
在南岭留下足迹的诗人还有很多,宋之问、杜审言、刘长卿、柳宗元、刘禹锡、王昌龄、米芾、元稹、苏轼、秦观等,不一而足。仅《大庾县志》就收有张九龄、苏轼、张九成、文天祥、汤显祖、戚继光、解缙、袁枚等历代名人以梅关为题创作的诗二百余首。
刘禹锡在柳州任刺史时,对韶关的景色念念不忘,在他的诗中,南岭“梅岭寒烟藏翡翠”,美得令人心醉。苏轼多次经过梅岭,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翻越大庾岭时,他写下“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远望丹霞山,又不禁发出“此方定是神仙宅”的赞叹。南宋诗人杨万里来广东任职,对南岭秋色赞不绝口,称“岭外秋容也自浓”。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去往广东徐闻,经梅岭作《秋发庾岭》,其中“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之句,将南岭的暮色、江水、月光与孤鹊融为一体,令人怀想不已。
三大民族走廊之一 南岭走廊庇佑先民
行走在西京古道寻找人文印记时,人们不禁要问,古道建于何时?《后汉书》记载,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桂阳郡太守卫飒开凿西京古道。在当时,西京古道工程浩大艰巨。卫飒风餐露宿,凿山通道。该路南起广东英德浛洸,北至湖南宜章,全程500余里,沿山就势铺设青石板为路面,并在途中修亭馆,建邮驿。这就是“西京路”,后人称之为“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开通后,桂阳郡的交通大为改善,百姓逐渐搬到靠近道路的地方居住,形成村落城镇。岭南向朝廷进贡的龙眼、荔枝等贡品,经连江从浛洸上岸,经西京古道运抵长安。
不同于西京古道有确凿的建设时间,位于广东阳山县东北部、盘亘在南岭大东山和天井山的秤架古道开建于何时,还未发现文献记载。秤架古道南起阳山县青莲镇深塘村,向湖南宜章县境内延伸,沿途保留着古老的青石板路面和摩崖石刻。古道穿越的山峰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是广东海拔最高的驿道。清远地处北江中上游,秤架河是小北江的支流,货船上可抵湖南,下可达珠三角。学者倾向于认为这条古道始为军道,继为官道,最后转为商道。
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命开凿大庾岭(梅关古道),建成古代的“京广线”。大庾岭又名梅岭,位于今韶关南雄北部,坐落于广东与江西交界处。以前,这里道路崎岖,沿途多悬崖峭壁,货物只能靠人力运送。张九龄亲往大庾岭考察,设计了从南坡比较平缓的地方过岭的筑路方案。梅关古道建成后,可并行五辆马车。南来北往的邮驿、商旅络绎不绝,出现“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的景象。来自海外及岭南的货物往往转取梅关古道,抵达江西,再沿章水下至赣江,最后进入长江。直到近代粤汉铁路通车以及粤赣之间通了公路,这条通衢大道才失去它的交通意义。
在古代移民史上,很多族群都选择在南岭停下脚步,繁衍生息,从而塑造了多元的民族走廊——“南岭走廊”。南岭下的南雄珠玑巷,因凿通大庾岭而兴盛,成了南迁移民的庇护所和广府人的祖居之地。这里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
客家人一路迁徙,在南岭找到了他们的新家园,繁衍生息,现在,闽粤赣边南岭东部山区成了客家人的大本营。韶关始兴的满堂客家大围是岭南很有代表性的客家围屋,有777间房、17个炮孔,俨然一座严实的碉堡。
这里也是瑶族人的新家园。乳源县世界过山瑶博物馆的建筑恢宏大气,里面展示着瑶族刺绣、服饰、瑶医、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乳源县文广旅体局非遗专家邓雄华说,从会稽山到南海再落脚南岭,过山瑶先民一路迁徙,最终在南岭安家落户。南岭的瑶族人口占全国瑶族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粤北瑶乡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瑶族人能歌善舞,连绵群山处处是歌台。如今,居住在南岭的瑶族同胞仍喜欢穿上民族特色瑶服,吟唱淳朴动人的瑶歌。
除了汉族,南岭还生活着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瑶族、苗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孕育出浓郁的人文风情。
图片
能歌善舞的瑶族人
探秘南岭
五岭宗南岳,群峰冠祝融。路从山半合,亭对海门空。岣嵝丰碑蚀,潇湘极浦通。冷风如可御,吾欲问鸿濛。——明·高道素《衡岳半山亭远望》
探访南岭深山秘境 古老孑遗物种避难所
对岭南人来说,南岭是熟悉的,如同老友;但南岭又是陌生的,大山深处有什么,人们无法窥见全貌。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批批专家走进南岭,开展自然资源调查和研究,这一行动延续至今,广东最大的生物物种基因库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南岭是“丹霞”之名来源地
1927年12月,中山大学两广地质调查所主任冯景兰带领同事与学生坐火车沿粤汉铁路考察。近一年后,他们将构成丹霞山的红色岩系命名为“丹霞层”。如今,中国丹霞已成世界自然遗产,而南岭是“丹霞”之名的来源地。李四光、吴尚时等地质学家也曾踏上南岭的考察之旅。
图片
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
南岭的动物秘境也有惊人发现。1928年5月,中大学生在南岭山脉之一——大瑶山首次发现鳄蜥。鳄蜥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被称为“爬行动物中的活化石”。如今,广东曲江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鳄蜥野生种群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野生鳄蜥种群。何南是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名鳄蜥保育工作者,在13年的工作中,他将鳄蜥当作孩子一样悉心呵护,因此有了“鳄蜥爸爸”的称号。何南说,鳄蜥没灭绝的原因或许是“懒”,它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在睡觉,不冬眠时每天要睡十多个小时;冬眠要从10月睡至次年4月。
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露出真容,有“世界上最神秘的鸟”之称的海南鳽、广东特有物种英德睑虎、中华秋沙鸭、金斑喙凤蝶、黄腹角雉、中华鬣羚、中华穿山甲等均在南岭留下踪影。
“植物活化石”亭亭如盖
在第四纪冰期,南岭成功阻挡了寒潮南侵,成为诸多古老孑遗物种的避难所。南岭山谷溪涧内有比恐龙早1.5亿年出现的桫椤。“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清远市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南木村有一棵千年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亭亭如盖,古朴苍劲。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黄山景区海拔700~1500米处,垂直分布有一片华南五针松原始林,这是世界范围内目前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华南五针松原始林。华南五针松别称“广东松”,是我国特有树种,每到冬季都会分泌出一种白色防寒物质,在阳光的作用下显现出粉蓝色,故又得名“蓝松”。
南岭还是一个“花花世界”,新发现、新记录的植物层出不穷:南岭叠鞘兰、南岭头蕊兰、南岭凤仙花、南岭姜、丹霞冷水花、丹霞鸭跖草、丹霞单枝竹、英德假糙苏、广东含笑等在这里争奇斗艳。
岭南国家公园(拟设)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野生高等植物记录分布有4748种,占全国的13.19%;野生脊椎动物记录分布有779种,占全国的16.69%。南岭是我国14个具有世界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
图片
华南五针松冬季呈现淡淡的蓝色
建设岭南国家公园面积约1/4个广州
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负责人周平告诉记者,昆仑山、天山、贡嘎山、青藏高原都没有山地矮林,但南岭保存着最完整的山地矮林。这一现象目前在科学界还没有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些推测认为,或是因气候变化,或是因南岭山地全年的温差特别大,从而形成山地矮林这一独特的生命特征。破解此谜,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
2015年,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广东省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20年至2024年,广东省连续五年将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岭南国家公园”一名正式浮出水面。
建设中的岭南国家公园有多大?它的总面积达1932.96平方公里,约是广州市的1/4,与深圳市的面积差不多大。这座国家公园坐落于清远、韶关两市下辖的7个县级单位中,包括连州市、英德市、阳山县、曲江区、武江区、乳源瑶族自治县、乐昌市。
岭南国家公园(拟设)以南岭广东境内的现有14个自然保护地划定,由曲江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韶关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韶关乳源大潭河县级自然保护区、韶关乳源青溪洞县级自然保护区、韶关乳源山瑞鳖县级自然保护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阳山国家地质公园、清远天湖省级森林公园、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韶关乳源泉水市级自然保护区、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连缀整合而成。
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南岭归来不看林。”近日,记者有幸来到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踏足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领略雨中南岭的别样风情。它是充满生机的,漫山遍野新绿覆盖在墨绿之上;它是朦朦胧胧的,水汽扑面而来,山峦若隐若现如仙境;它也是充满乐感的,叫不出名的鸟儿不时鸣唱于山间,悦耳动听。
这几天,同样冒雨走进南岭的,还有一群群热爱观鸟的大学生。据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杨昌腾介绍,这一次南岭观鸟嘉年华选址乳源的世界过山瑶民族风情园,全国16个城市的34所高校20支队伍前来参赛。这些年轻人行遍了赛区范围内的森林、灌草丛、湖泊、溪流,追寻各种鸟类轻盈的姿态,聆听它们的鸣声,观察和记录它们的形态和数量。
南岭,这片经过亿万年岁月洗礼的土地,不仅守护着广东的生态安全与青翠四季,更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道动人的风景线,让人回味无穷。
图片
孩子们在接受自然生态教育
十大生物名片
岭南国家公园(拟设)目前共记录分布有野生动植物5527种,其中野生高等植物记录分布有4748种,野生脊椎动物记录分布有779种。生物名片达10种,中华穿山甲、黄腹角雉、鳄蜥、华南虎、莽山原矛头蝮、英德睑虎、南方红豆杉、华南五针松、广东含笑、丹霞梧桐等榜上有名。南岭是广东省最大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是我国14个具有世界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
图片
鳄蜥
图片
黄腹角雉
图片
华南虎
图片
莽山原矛头蝮
图片
中华穿山甲
图片
英德睑虎
图片
华南五针松
图片
广东含笑
图片
南方红豆杉
图片
丹霞梧桐
图片
【版权声明】《读懂广州·粤韵周刊》为广州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版权与合作联系:ddgzyy2022@163.com;电话020—81883458
出品/江永忠、许芳
策划/关雅文、周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幸 通讯员林荫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杨耀烨 通讯员林荫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