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与读写相遇

“我找到答案了!”4月21日,山东省临沂长沙路小学教师彭宏晨迫不及待地给学校党总支书记张文玲发去信息。读到这条信息,张文玲感到很欣慰。
最近一段时间,彭宏晨在师生关系处理上遇到了不少难题,“我的所有行动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无力,无奈”。张文玲对他说:“去阅读、写作吧,在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读书?为什么读、怎么读?写什么、怎么写?
4月20日,“读创进校园·寻找读书种子计划”公益活动走进临沂长沙路小学。参会后,彭宏晨激动地告诉记者,“我明白了,作为教师,不仅要读书还要写作,要不断反思才能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这也是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350余个教师代表的心声。
重要的是读下去
“读一本好书,犹如在干旱的沙漠里喝到了一瓶矿泉水。”江苏省南京市赫德学校小学部校长王云有感而发。
从安徽到内蒙古,自称教育“吉普赛人”的王云在过去20多年辗转多地多校,始终伴随他的是阅读。1996年10月,他第一次登上讲台讲公开课,紧张的他竟让学生朗读了13遍《海上日出》。成为全校教师口中的“那个老师”后,他痛下决心,找来《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等书如饥似渴地读,伴随逐渐增长的阅读量,他的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从一个普通乡村教师到如今的名校校长,他始终信奉《我们怎样思维》里的一句话,“当你只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你视所有问题都是钉子”。读书越多,可使用的工具也越多,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视角将不再单一。
在多年的读书经历中,王云发现读书不一定代表成长,如朋友圈式阅读,原地踏步式、追求安全感式阅读等多是无用功。如何让阅读真正促进自己成长?王云认为,“唯有知行合一”。
而受各种行政事务所累,安徽省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第二小学校长黄金参加工作后的26年读书纪录却是空白。直到2019年的一天,他猛然发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太过单一,于是决心利用一切时间阅读。面对现场年轻老师没有时间读书的困惑,他问道:每天早晨在卫生间你是看手机还是看书?去理发等待时你是看手机还是看书……“如果我们在这些场合下把手机换成书,那么你就不会没有时间看书写作了。”黄金说。
2016年是姚姝君工作的第三年,身为临沂温凉河路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还兼职心理老师的她每天下班后总感觉身体能量被耗尽,“好像干什么都是一事无成,做什么工作都做不好”。
阅读帮她走出了职业倦怠。姚姝君提到,自己采取兴趣与问题结合的方式,首先读当下感兴趣的书,比如《容忍与自由》《庄子》等,都是吻合心境的,读这些书能让她沉浸下去,产生愉悦的感觉;在愉悦的基础上她会带着工作上的问题读专业书,如《学习治疗手记》《认知行为疗法》等,这些书让她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阅读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重要的是读下去。
静悄悄的阅读革命
爱读书的老师是一颗种子,要把自己播撒到孩子群里才能开花结果。
举步维艰,是安徽省霍邱县户胡镇中心学校小学教师董艳最初鼓励学生读“课外书”时的记忆。
“哪里来的新老师,不教娃娃考试却让读闲书。”家长起初不解,就连校长也顶不住压力告诉她,只要教学好就行。
而在董艳眼里,读书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她说服校长,先给她一点时间去做,保证不影响成绩,“如果有变化,您再看”。
董艳带着孩子们坚持读书、写作,不觉间变化悄然发生,孩子爱上了读书,成绩也有所提高,大家接受了她的“特立独行”。“内心笃定是正确的,做下去,那就无问东西了。”董艳说。
在上海,复旦附中教师王召强建构了整本书阅读和专题性阅读两套课程体系,通过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帮助学生推开专业阅读的大门。他利用文学改编电影、文体学阅读、小说的语言和叙事、培养优秀读者、建构阅读方式等策略,引领学生进行主题阅读和整本书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针对当下学生躺平、教育内卷等热门话题,王召强引用加纳罗《艺术:让人成为人》中的一句话,读书让“我们成为无限的人,我们与无数人神交,可以以无数种方式综合他们多姿多彩的人生而活出异彩纷呈的自己”。
“让孩子读书吧,读书可以破内卷。”王召强笑着说。
而在王云眼里,读书这件事可以随意一点,阅读是自主的实践行为,不一定必须规定做什么,而是要让孩子跳出既定的窠臼。
但写作必须靠课程引导。王云构建了基于儿童的写作课程,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学会写作,比如一年级让童话变得清晰,二年级让故事变得具体……每个学段的孩子都有独属的课程地图。在他眼里,“课程即教师”,教师要在专业的阅读课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写作,是阅读的延伸
写作,是阅读的延伸,而在这次旨在传递写作方法的活动上,发生了一次小小的“反方法论”讨论。
“所有的写作课都是骗人的”,中国教师报褚清源主编语惊四座。为什么?仅学方法没有用,它会催生写作者的怠惰,最重要的是去写,而教师最值得一写的,莫过于朝夕相处的课堂和学生。
“写课是什么?”会场上,当“写课”两个字出现在大屏幕时,一位教师发出了不解的声音。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提出的“教师六课技艺”中,写课是其中重要一项。写课会促使教师思考,使教学与众不同。“一篇文章不可能写出一堂好课的全部,只能择其少而重要的部分来写,但关键是要写出认知冲突的部分。”褚清源认为,写课的难点是如何写出深度,而深度就是让读者看到与自己认知不一样的事实或观点。
论文写作一直是困扰许多教师的难题,也是挡在职称评审面前的拦路虎。
但“论文写作并不神秘,我把面纱给大家撩开,其实很清晰”,从事教育论文编辑多年的《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编审颜莹总结了教师专业表达六大“惑”: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通;难以捕捉教育情境中的写作问题;难以实现对经验的提炼与表达;难以实现选题的创新;难以建立有逻辑的表达结构;难以进行“规范”的专业写作。
颜莹从选题创新、论文结构、在写作中运用理论、学术规范,提高论文的命中率等方面将多年来的心得倾囊相授,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让在场教师奋笔疾书,生怕错过干货。
颜莹告诫年轻教师,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犹如美女,须仔细化妆才能精致,妆未梳成不许看”,而自己都不想细读、再读的文章,又怎能奢望读者慢品?
成长属于每一个人
“一个人读书写作,挺累的。”会场上,许多教师告诉记者。
那么,一群人呢?
8年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教研员王维审在博客上发布了一条“寒假30天挑战写作”的招募令,民间教师读写团队“叙事者”由此萌芽。
这些年团队坚持“共读、共写、共享、共研”,实行线上与线下混合研修模式。“叙事者,作为一个自发的群体一直保持着鲜活的生机,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王维审说,如今的“叙事者”已有来自山东、江苏、安徽等21个省份的1995个成员,分支团队21个,这次活动不少“网友”是首次相见。
8年前的1月23日,处于人生低谷的姚姝君看到了王维审的招募令,“凭本能隐隐觉得这是一束光,就报名参加了”。那30天,姚姝君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孩子、这样那样的小事记录下来,“把自己满腔的热爱和沮丧也释放出来”。
之后她如法炮制,在班级内发起了“挑战七天乐”,她给孩子的任务是每天练一张字、每天读10页课外书、每天背一首古诗,也收到了不错的反响。“叙事者的挑战激活了我向上成长的力量,而我又把这种力量传递给了学生”。
与姚姝君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教师王维生。起初,他心目中教育应该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教育,但一地鸡毛的现实让他十分沮丧。机缘巧合下,他加入了叙事者团队。通过专业化读写训练,他“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看待问题的视野,开阔了自己的心胸”,不仅走出了阴霾,还得到了“复利”:顺利通过了教师交流考试和职称评审,之后面对情况复杂的班级时,他终于可以笑着坦然相对。
除了每周的教育叙事打卡,叙事者还有每月共读,每月一次讲述,与团队一起读书不仅能收获一群书友,还可以沉浸于同一个学习的场域中,读书、思考、讨论。
阅读打破了现实条件的“封印”,让教师找到了相对平等的成长环境,叙事者团队骨干成员王洪梅坦言自己参加活动听过最感动的话来自一位乡村教师,她说:“我们走了很远的路,才带着读写成果来到大家面前……”在这次活动中,不仅有专家带来的前沿理念,更有许多一线教师走到台上分享自己的探索,这种“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分享者”的理念深深打动了王洪梅,让她找到了归属感。
成长属于每一个人,是临沂长沙路小学校长刘欣参与本次活动的最大感触,尽管会议组织工作忙碌不已,她还是见缝插针抓住时间坐下来听、拿起笔记录。“作为组织者,我特别注意观察会场里的教师状态,他们拍照、录屏,奋笔疾书,在他们眼中我看到了共鸣的眼神”。
会后学校几位年轻教师拉住刘欣激动地说出自己的参会感受,刘欣兴奋地说:“我想,这就是中国教师报组织这次活动的初心,那就是走到校园中去,让读书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用一个一个具体的力量推动教育不断发展。”
《中国教师报》2024年05月01日第8版 
作者:本报记者 万景达 宋 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