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写教室”遇见语文教学新样态

本报讯(记者 褚清源) 4月20日,第四届“读写教室”研讨会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围绕“基于阅读策略链的显性教学”这一主题,聚焦“主题图书教室”建设、主题读写课程开发、多阅读策略链的运用、最新学习科学成果的运用等方面,展现了各地读写教室研究的实践样式。
研讨会上,来自不同区域的教师呈现了7节读写教室不同课型的展示课。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街道中心小学教师姜丽凤执教了《有的人》一课。课堂上,她利用“批注+联结”多阅读策略进行教学,扶放有度,拾级而上。教学中运用课文批注大海报、颜色编码、批注任务单、讨论话头以及批注量表等新颖实用的方法,让与会教师看到了学生阅读思考交流的全过程,也促进了学习的真实发生。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项雪寒执教了《青山不老》一课,她从文本对比切入,引导学生像编者一样思考,让学生从题目、文体、内容、主题、段落、句子等多维度来推敲,体现了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
会上还集中展示了一线教师研发的各种读写教学工具。在绍兴市上虞区崧厦街道中心小学的读写教室中心,最吸人眼球的当属浙江省特级教师陈红梅团队研发的读写工具,比如,卡牌、魔法手、故事盲盒、词语毛毛虫、选择跷跷板、识字翻翻书、棒棒卡、批注专列等,引来与会代表纷纷围观。
基于当下对后进学生关注不足的问题,全国读写教室发起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国均作了题为《显性,阅读策略链教学的应有样态》的主题报告。他认为,显性教学是一种强调循序渐进,检查理解程度,并实现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而使用的系统教学方法。他在报告中详细解读了显性教学的16个要素,分别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关键内容上;按逻辑顺序排列技能;将复杂的技能和策略分解成更小的教学单位;设计有组织有重点的系列课时;上课前明确告知本课目标以及你的期望; 接下来复习先前的技能和知识;提供分布演示; 使用清晰而简明的语言;提供足够多的非典型例文;提供有指导和支持的练习;需要学生频繁呼应老师的每一步演示;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和表情; 提供即时肯定并纠正反馈;以轻快的步调传授技能;帮助学生组织知识;提供分配好的渐进性练习作业。
据了解,读写教室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新样貌,是以培养“成熟而独立的读写者”为目的的教学理念,传递了全新的学生观和学习观,即引导一线教师的教学从“师中心”走向“生中心”、从“教中心”走向“学中心”,关注后1/3学生的学习质量。
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崧厦街道中心小学自2021年以来,在浙江师范大学专家团队指导下,以读写教室为载体,以“批注式教学”为切入点,进行课程与教学变革,在不同年级尝试“批注式”教学。3年来,学校已先后举行42次学术研讨活动,研发了一系列批注工具和资源,学生读写能力显著提升。
“读写教室从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评价等方面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浙江省金华市新世纪学校教师陈昭在参会感悟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也能学会更好的阅读策略,让他们离开老师依旧可以保持学习、保持阅读,不仅成为独立而成熟的读写者,还会成为独立而成熟的诗人、独立而成熟的作家。我同样相信,只要行动起来,那间充满无限可能的读写教室就会变成现实。
《中国教师报》2024年05月01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