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大赛如何走出“一厢情愿”

随着中高考的临近,各地各校名目繁多的考试也一波一波袭来。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为了提升教师解题能力开始举办各类解题大赛,比赛的常见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同时开考、同步密封阅卷,之后同步出成绩。据了解,一些地方在教师考试之后还要进行分数排位,成绩靠后的教师要被约谈并参加学习。
现实中,解题大赛并没有得到教师的支持和欢迎,关于大赛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在一些地方甚至引起教师的集体抵制,教育管理部门只好运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在不少教师眼中,这是管理部门“一厢情愿”的举动。
教师不配合,首先源于比赛本身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考前焦虑,教师也不例外。考试题目是否偏、难、怪,究竟能考多少分,会不会被学生超越,自己与同事的成绩会不会差距很大……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影响教师参加比赛的积极性。
除了考试本身带来的焦虑,更多教师对这种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不接纳,认为解题比赛没有意义。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简单相加,在教学现场更能得到锻炼。通常来说,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解题能力更强,但他们的实际教学水平也最需要提升。既然考试成绩不等于教学能力,用这种方式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难免引起质疑。
平心而论,教育部门举办解题大赛的初衷是好的,解题能力强的确不等同于教学能力强,但解题能力不强必然影响对学科的理解和方向把握。一部分教师的解题能力迫切需要提升,此前有媒体报道,某地组织约100名数学骨干教师参加模拟考试,结果只有4位教师的成绩在90分以上(满分100分),大部分教师的成绩徘徊在六七十分。教师要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游泳”,自己却在大海中“溺水”,这种情况难免令人担忧。由于教师工作的琐碎繁杂,部分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在应对事务性工作上,平时就靠一本参考答案应付,疏于花时间做题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有的教师因为缺乏内驱力,抱有“躺平”心态,对学习比较排斥;有的学校管理松散,集体教研流于形式,缺乏学习的积极氛围。这些情况都会造成一部分教师解题能力的低下。在常用的绩效、职称等刺激手段都无效之后,“釜底抽薪”,以“考”代“评”,甚至用下“猛药”“急药”的手段促使教师重视业务学习,也成了教育管理部门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管理手段。
专业成长始终是自己的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认识解题能力对个人专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减少对参考书的依赖,把解题大赛当作一个发现自身问题、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机会,针对大赛中发现的问题,日常做好规划,加强训练突破,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当然,想要达成推行解题大赛的初衷,变“一厢情愿”为“两情相悦”,教育管理部门也要下功夫解决教师情感认同以及大赛的内容和形式问题。重视情感认同,取消分数排位等做法,给教师充分的安全感,让教师主动参与考试和研讨,激发教师积极的认知体验;创新比赛形式,把“解题”大赛当成教师反思教学、深入备课的机会;改变比赛内容,改“解题”大赛为“讲题”大赛、“命题”大赛,考查和提升教师做题、讲题、命题的能力。总之,教育部门要不断完善科学的培训体系,通过常态化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同时也要深入一线,给予教师更切实际的指导和帮助,用更有温度的评价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
《中国教师报》2024年05月01日第3版 
作者:张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