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来首次减少,我们离高收入国家更远了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是导致我们离高收入国家更远的主要因素。
根据统计局2月29日公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名义国民总收入(GNI)以美元计为12597美元,比上年下降0.1%,尽管降幅几乎忽略不计,但这依然是29年来的首次减少。
GNI是指一年内个人和企业在国内外获得的收入的总额。通过表示在国内创造的附加值总额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加上与海外交易带来的利息和分红等净收益额来计算。
而高收入国家的标准,则是世界银行以人均GNI为标准制定的。一共划分4类,分别是高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中下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4类。
世界银行每年7月都会修改标准,目前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是人均GNI超过13846美元,比上次上升了5%。
而我们的邻国日本,2022年的人均GNI为42440美元。
图片
2023年我国的人均GNI与前一年相比有所减少,比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低了9%,而2021年是我们离高收入国家最近的一年,当时的差距仅仅只有1%,但从2022年开始则再次扩大。
这也是世界银行制定标准的不同之处,该标准每年都会上下浮动,且由于对标的是美元,更能够相对客观上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
2023年是新冠病毒后的第一年,原本寄予厚望的报复性消费没有到来,又叠加房地产不景气导致的增长放缓,导致企业盈利和家庭收入增长乏力,当年以人民币计算的人均GNI增长了4.7%,增长率和2022年的5.0%相比有所放缓。
除此之外,影响人均GNI的另一大因素就是就业,就业的好坏也直接关乎到人们的收入。
截止2023年底,我国失业保险支付对象为352万人,这个数字对比我国14亿人口不算高,但由于失业保险自身的“特性”,也导致了能够符合条件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本就不多。
横向对比来看,2023年底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比2022年底增加了55万人,这是可确认的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这个数据来看,也能够从侧面说明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
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当人们失去工作,收入得不到保障的时候,就会倾向于更理性的消费,当消费开始降级,整体上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收入。
这些都客观上导致了我国人均GNI的增长放缓,并离高收入国家这个标准更远了一点。
除此之外,由于GNI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还会受到人民币贬值的影响。2023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7.0467元人民币,比上年平均水平贬值了4.5%。
这一背景之下,是美元持续加息对人民币施加了较大的压力。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经有67个国家和地区属于高收入国家,而我们距离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其实也不远,仅仅只有9%的差值,在2021年的时候,这个差值更是缩小到1%,是我们离高收入国家最近的一次。
图片
现代商业社会繁荣发展的本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一个经济体内人们的收入,这一点不言而喻,而我们经过过去四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人均GDP也从以前的数百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突破一万美元。
到今天,我们的人均GNI已经到了12597美元。
但压力也开始显现,过去四十多年来我们只需要引入市场经济,承认私有产权,那么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开始最大化让经济实现高速增长。
但到了今天,经济上的结构性问题已经开始显现,人们的收入也愈发受制于宏观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工作时长没有减少的迹象,一些行业甚至比过去更为内卷,收入也并没有迎来较大的增幅。
这些问题都表明了,宏观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已经开始成为房间里的大象,并阻挡我们进一步前行。
这其中,房地产算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
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掏空了积累多年的民间财富。
大量的财富被房地产积累到一起,变成了钢筋水泥,但这并没有进一步反哺到社会中,转化为更多的消费,这本身就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还在一定程度上掏空了许多家庭的钱包,让更多人背负长达三十年的房贷,这也削弱了今天我们的消费能力。
除此之外,房地产还导致年轻人不堪重负,从大学毕业二十多岁踏入社会就业后,年轻人就不得不承担买房的重担,但在工作机会最多的大城市,房价收入比也往往最高。
动辄一套房子需要几十年不吃不喝才能够买的起,这也削弱了年轻人承受风险的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经济创新的能力。
这些,都是我们常说的结构性问题。
图片
一个国民经济体的收入,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时长,否则我们很难相信为什么欧美的工作时长最低,但薪资水平却又是全球最高的。
在收入和劳动时长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经济要素的约束、交易成本的高低、甚至是各种寻租的可能性等等。
普通人收入的增长,其实也就是体现在GDP数字的变化上,而GDP要想增长,从宏观上看就是GDP总量一年高过一年,微观上看就是有人借贷投资比储蓄更多。
而我们,依然还是一个高储蓄型社会,房子、医疗和教育支出占很多家庭的大部分开支,这是很难刺激人们收入增长的。
只有我们花的比挣得多,或者说印的比储蓄多,我们的经济才会源源不断增长,生产力才会因为投资和技术的发展而提高。
因此,随着边际收益递减,我们要想继续实现收入的增长,那么降本增效,可能就是一个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这里的降本增效不是说让企业减员,而是降低人们的各种硬性成本,让人们把更多收入花在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消费上,而不是教育和房子上。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