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登海上能源岛 走近浙能一线“守岛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胡静漪 通讯员 江欣 罗漪 陈宇 陈思颖
在舟山群岛南部,有一座美丽的岛屿——六横岛,这里曾是东亚最繁华的海上自由贸易港,如今正打造“海上能源岛”。
在这里,工程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高耸的塔吊挥舞着巨臂,一个个设备构件、一捆捆建筑材料精准吊装到位;满载着煤炭的万吨级巨轮从海上驶来,一斗斗煤炭沿着皮带运输系统缓缓流入堆场,有序运输至燃煤电厂,转化成电“点亮”千家万户。
值此“五一”,随记者深入现场,走近这群海岛上的能源建设者、守护者们。
港区设备的“全科医生”
六横岛全年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海风裹着海水不断地侵蚀着码头的煤炭运输设备。浙能港口公司的检修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保障煤炭持续稳定供应。
机务专工薛俊江正是众多检修员之一,今年是他来到港口公司的第十五个年头。在抢修任务紧张时,为了不耽误电煤保供任务,他常常加班加点。有时半夜突发设备故障,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干就干到天亮。
图片
浙江浙能港口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员工薛俊江正在检查设备。 通讯员 陈宇 摄
最考验的还是寒冬酷暑时节。夏季烈日高悬,但工作连体服、安全帽、劳保鞋、手套等安全防护措施一个也不能少,在煤尘较大的空间要戴上防护口罩,各种防护装备变成了一个“小锅炉”,对薛俊江进行着高温“烤”验。
冬季天寒地冻,几十米高的大机上狂风呼啸,这时防护装备又成了唯一的屏障,他只能低着头,眯着眼睛,一边抵抗着寒风的凌虐,一边加紧进行维修工作。十年冷暖,当年的小薛师傅已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机务维修专工,始终坚守在电煤保供一线。
项目建设的“片区长”
在六横岛的另一侧,浙能集团首个自主开发的接收站项目——浙能舟山六横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项目同步建设,空气中弥漫着工地特有的砂石味,耳边不时传来机械轰鸣声。六横LNG公司建设管理部副主任严捷正在开展工程协调管理工作。
图片
浙江浙能六横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员工严捷正在认真检查钢筋笼制作及成品保护。通讯员 周志南 摄 
据严捷介绍,这一年多来,工程建设遇到了不少困难。
六横岛上项目集中、资源紧张,囿于海岛地理条件有限,运输十分不便,项目场平及地基预处理工程石料紧缺,桩基施工所需的混凝土供应也是一大难题。经多方协调,他们租下岛上的专供混凝土搅拌站、引入专业搅拌站运营单位,还成功解决了岛上石料紧缺的难题。自去年8月底进场以来,完成了临时道路、四座储罐桩基以及承台的混凝土供应工作,日高峰供应量达3000方左右。
前不久,经过104天的有序施工,该项目4座单体直径96.8米的储罐承台全部完成混凝土浇筑,严捷所在的建设团队正马不停蹄对接其他土建区域,开展后续工作。
机组建设的“守卫者”
塔吊林立,在六横岛的东北海岸线附近,浙能六横电厂二期工程正在推进。浙能舟山煤电公司工程部主任王利平正忙碌于这两台复杂、庞大的机组建设现场,几乎每天都穿梭在汽机、锅炉、循环水等各个区域。
图片
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员工王利平正在查看六横二期工程主变区域建设施工情况。通讯员 陈思颖 摄
由于舟山煤电地处海岛,常遇到台风、大雾等不利气象因素,造成海域封闭、航线停航,给电力保供、生产管理和工程建设带来极大不便。
一海之隔,设备到货、生产物资运输必须超前规划。“为减少对设备到货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港航气象,积极与海事部门沟通联系。”王利平介绍。
自2010年来到舟山煤电,他曾亲身参与舟电一期、二期四台机组建设,陪伴着舟电的成长,见证了六横岛的发展。他回忆道,那时的六横岛就像刚描绘几笔的白纸,道路、经济、生活配套设施等各种方面都和现在有很大差距,网上外卖、线上打车更是近几年才逐步出现。但王利平却乐在其中:“每每看到一期机组顺利发电,二期机组日新月异,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目前,六横二期工程近4000名建设人员坚守项目一线,“火力全开”推动两台百万机组早日投产见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