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更好发挥高校作用

原标题: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更好发挥高校作用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处于创新联合体的上游,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要增强自觉、主动作为,结合高校实际,重点从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路径、强化科研支撑、提供人才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为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创新路径
科技成果转化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过程不够顺畅是创新链产业链衔接不好、融合不够的主要原因。作为科技成果的重要产出地,高校要主动作为、开拓创新,从涵育创新生态、广布区域支点、搭建转化平台、强化政策支撑等方面协同发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涵育创新生态。高校具备科研成果和高素质人才密集的优势,建设以高校为区域创新中心的环高校创新区,能够推动科技成果、高端人才、产业需求等创新要素在该创新区内高密度高强度地聚集和对接,从而有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环高校创新区是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的首选地,是区域创新发展的辐射源。高校要充分发挥创新“链主”作用,紧密对接属地政府,广泛联系相关企业,深化校地企协同,建设高水平的环高校创新区,在涵育创新生态方面着重发力,催生新质生产力。
广布区域支点。高校应广泛布局服务区域发展的支点,构建“场景牵引、项目带动、人才汇聚、平台支撑”的科技成果转化格局。布局产教融合基地,推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帮助学生成长为新质生产力的适配人才,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精准转化,促进企业技术迭代升级。布局科教融汇基地,与区域科研院所开展重大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协同科研攻关、国家级实验平台共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锻造科研骨干。建设驻区实验室,聚焦区域建设重点任务和社会迫切需求,让高校科研力量走出校园、扎根基层,以基层最鲜活的情况、最真实的数据、最真切的愿望滋养高校科技成果“遍地开花”。
搭建转化平台。为促进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高校要主动搭建成果转化平台,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等活动,开放自身专利蓄水池,邀请政府、企业走进校园发布政策和技术攻关榜单、挑选适配的科技成果,打破高校科技成果“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局。举办永不落幕的科促会,定期举办科促会,开发云端科促会,推动线上线下更好融合,不断完善“高校搭台、科技唱戏、企业主体、加速转化”的机制。
强化政策支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是科技成果顺畅转化的必由之路。高校应构建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形成良好的政策激励环境。探索“先赋权后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构建“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激发科研人员的转化热情。加强政策关联,将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人才评价、绩效考核等环节与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进行合理挂钩,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原动力”。
为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研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校要不断增强创新策源力,聚力打造比较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为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研支撑,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大动力。
增强创新策源力。高校要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立足科学前沿,开展“从0到1”的原始创新研究,产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突破基本原理、基础软硬件、基础材料等瓶颈制约,为建设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夯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支撑。强化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挖掘超级工程、重大应用场景、关键核心技术的底层基础科学问题,以市场为导向打造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力量,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应对挑战、突破瓶颈,以科技创新“点燃”产业提速升级的强劲引擎。
聚力打造比较优势。推动学科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一流学科引领、高峰学科林立、基础与特色学科交叉支撑”的特色学科雁阵,厚植科技成果“多点开花”的沃土。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科学谋划重点支撑学科,为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及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抢占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下好学科布局“先手棋”。聚焦区域传统产业,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在高度适切的学科和产业关系中,让科技成果转得顺、转得准,让产业接得稳、用得好。
加强有组织科研。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扭转科研攻关“散打”局面,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解科研供给侧和需求侧衔接错位、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壁垒难破、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健全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科研项目形成机制,梳理产业需求、学校供给、平台团队、质量效率、校企合作等清单,引导科研人员从产业需求中凝练科研任务,让有组织科研“精准排兵”,让科技成果“精准催生”。持续探索科研组织模式,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让新质生产力在“你追我赶”的创新氛围中加速形成。
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高校要在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重发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保障。
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完善科技人才引育体系,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前沿学科,建立领军人才引育机制;面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揭榜挂帅”岗位,精准引才育才;完善人才“引用育留”全链条服务体系,创办“人才会客厅”,设置“引才大使”,激发“以才引才”活力。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以差异化评价为导向,建立涵盖品德、学识、能力、贡献等要素并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的科技人才分层分类评价体系,着力解决“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让更多科技人才“冒得出、留得住、用得好”,形成学校建设与人才建功“双向奔赴”的生动局面,把学校建设成为英才汇聚的“强磁场”。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将资源配置给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青年科技人才,助力其干成事;健全保障体系,让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黄金期和成果高产期安身安心安业。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学位授权点,建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前瞻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学位点,完善学位点治理体系,以学位点内涵发展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推进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配套的纵向递升、横向拓展的课程体系和生源选拔体系,培养关键环节考核制度。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紧扣产业人才需求,动态优化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人才精准供给;促进全方位科技创新资源向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汇聚,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高质量源头活水。
加强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育人优势,系统培养既精技术又懂经管,既知政策又明法律、既通市场又擅转化的技术经理人;深化大学科技园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由科技创业者到科技企业主再到科技企业家的全周期对接、全链条服务体系,让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
(姜泽廷,作者系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