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半导体突然全线大涨

图片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这一波涨势会持续多久?
图片
5月1日,美国联准会(Fed)的利率展望比市场预期好、加上高通(Qualcomm)财报创佳绩激励科技类股,美国四大指数2日在关键就业报告出炉前夕全面收高。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5月2日终场上涨0.85%(322.37点)、收38,225.66点。那斯达克指数上涨1.51%(235.48点)、收15,840.96点。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0.91%(45.81点)、收5,064.20点。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2.17%(97.67点)、收4,605.35点。
LSEG数据显示,第一季超级财报周已过了高峰期,标普500成分股之中,有373家公布了财报。其中,77%的财报表现击败华尔街原本预期。
高通1日盘后公布的第二季度(1-3月)本业每股盈余达2.44美元、击败分析师原先预估的2.32美元,营收也高于预期,主要是受到智能手机对先进芯片需求强劲的带动。高通闻讯跳空大涨9.74%、收180.10美元,创2022年2月9日以来收盘新高,涨幅居费半30支成分股之冠。英伟达同步劲扬3.34%、收858.17美元。台积电ADR也上涨0.96%、收136.23美元。
即将于盘后公布财报的苹果终场上涨2.2%、收173.03美元。苹果2日盘后公布第二季度每股盈余击败分析师预期,并宣布董事会已授权创纪录的1,100亿美元回购计划(年增22%),盘后股价应声跳涨超过6%。不过,iPhone Q2期间整体销额年减10%,主因去年的基期偏高。
苹果功率放大器(PA)供应商Qorvo因iPhone出货淡季效应,财测失色,股价应声大跌14.5%、收95.67美元,跌幅居费半30支成分股之冠。
其它重要个股,微软上涨0.7%,META涨0.5%,亚马逊涨3.2%,谷歌涨1.7%。服务器大厂美超微反弹3.2%, AMD也反弹1.3%,半导体权重股博通逆势小跌0.3%,内存大厂美光涨2.4%,特斯拉持平,AI PC两只美股指标股英特尔小涨0.4%,戴尔反弹3.8%。
FED利率决策会议落幕,维持不变的利率,但鲍尔一句话,不会升息,被解读为鹰中带鸽,,从美股来看,四大指数同样是都破季线,而且美股周二收4月的月线,出现连5红之后的收黑,以K线的实务上来看,美股5月再收黑的机率大。目前等的是今天苹果一早的财报,盘后虽大涨但仍须看正规盘的走势作确定,从以上对技术面的论述来看,苹果的财报所反应出来的股价,只能大涨一途了,即使是小涨小跌,都无法带动美股目前在季线的颓势。
Fed主席鲍尔(Jerome Powell)1日在货币政策会后大致排除下次行动是升息的可能,缓解顽固通胀已失控的疑虑,但他同时也暗示通胀降温进展令人失望、可能得延长利率维持在高档的时间。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日并宣布,将放慢缩减资产负债表(又称量化紧缩货币政策、QT)的速度,每个月让公债到期后不再投入本金的金额上限,将从原本的600亿美元大幅下修至250亿美元,以免对金融市场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不动产贷款抵押证券(MBS)到期后不再投入本金的上限则维持350亿美元不变。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逾4%
港股5月首个交易日实现开门红,三大指数全部飘红,涨幅可观。恒生指数收涨2.5%报18207.13点,为8连涨,恒生科技指数涨4.45%报3865.48点,恒生国企指数涨2.6%报6437.09点。成交金额超过1100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进32.49亿港元。
个股方面,商汤大涨36%,蔚来涨逾20%,金蝶国际、阿里健康以及京东健康涨幅超过10%。
从盘面来看,Wind概念指数多数上涨。网络医疗指数涨9.8%,汽车经销商指数涨8.53%,SaaS指数涨8.05%。产业方面,包括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零售业、汽车与汽车零件、软件与服务和房地产涨幅居前。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考虑到资金面与情绪面均出现正面改善,港股有望从前期的16500点上移至17200点左右,策略上可逢低布局。
受境外资金涌入港股AI大模型类股,以及外资观察中国五一期间经济复苏情况的乐观判断,香港恒生科技指数飙升逾4%,带动AI核心全线起飞。
虽然 AI 大模型在 A 股和美股的炒作时间已持续一年,但港股的 AI 大模型类股过去一年间却让许多公募基金经理人避之惟恐不及。在A股和美股AI大模型热火的炒作时期,不少错过行情的基金经理人南下港股挖掘「更便宜、更正宗的人工智能」。但与预期相反,港股不仅对AI大模型在全球的火热无动于衷,更反向出现深度暴跌的罕见景象,导致许多南下挖掘正宗标的的公募基金在2023年以及2024年1季度备受打击。
而今,当A股和美股的AI大模型炒作告一段落之际,包括A股基金、QDII基金以及境外主权基金等全球资本开始加速流入港股、尤其是科技类股。前期被公募基金大量减持低配的港股上市科技股周四全线拉升,证明机构资金正在强力回补。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